讀《和教師的談話》

對於一些教育教學方面的書,讀的也不少。卻總覺得有些糾結,閱讀了解了許多新的觀點和認識,也想着能在實踐中應用,實際上卻用之寥寥,  

好的方法好像都是不服水土的幼苗,於是,好久不讀這方面的書籍了。

而現在,打開這本書想尋求的又是什麼呢?書不厚,墨綠色的樹皮,中間是一副作者的半身像。(蘇)贊可夫著。作者沉毅的面容,彷彿就坐在你的面前,和你侃侃而談。

思想因爲有了書籍的承載才穿越了幾十年的光陰,大浪淘沙,沉澱的也需就是最有價值的吧。

就這樣邊讀邊記錄,從第一章,到最後的第十一章,一點一點的走進贊可夫的教育世界。那時一個怎樣豐富多彩的世界呀,在那裏課堂不僅是傳道授業的場所,更是一種和自然社會息息相關的生活。

教師和學生自由的交談討論,教師擁有真實的威信,不是懲罰,不是虛假,是全神貫注的工作,豐富的學識和對職業和學生的熱愛。

讀到這裏,羨慕之餘,心生愧疚。回想自己的工作歷程,無論是帶班還是教學,好像都無法達到如此。非是不想,也做過許多努力,卻都無果而終。也許是能力所限吧,每當工作不順時,都如此安慰自己。

當然,贊可夫說“教師既是學生年長的同志,同時有時他們的導師”要做到這一點確實很難,容易走極端,要麼嚴格管束,要麼放任自流。現實中,如何處理師生的關係,真是歌難題。

教師帶學生,要真正去愛,卻又那麼地難。愛這個詞意義豐富,但教師的愛不僅是用慈祥,關注的態度對待他們,更應該是無私給予學生自己的精神、學識和才能。

第三章的標題是學習的誘因。工作中,發現許多學生不喜歡學習,他們也根本不知道爲何而學。贊可夫認爲學習不是爲分數而學,也不是爲教師的好評和表揚而學,其根本的誘因是對知識的探索,體驗思維後的滿足。

使用兒童形成一種自己去弄懂他所不懂問題的心理需要。是呀,如果學習沒有興趣,沒有了探索思考的樂趣,那有什麼意思呢。老師們上課時,常常發現散亂髮呆的眼神,疲於應付的作業,這一些都說明了一個問題,他不想聽,更不想學習。

對於這些學生,那該怎麼辦呢?你可以嚴厲的批評,可以喊家長,但,這一切又是那麼地無奈,到底有什麼效果,也需只有天知道。顯然,這些措施都沒做到點子上。

因爲所有外部的作用,都隔着學生的內心活動,只要你沒說到學生心裏,一切都是無用功。

說道知識的鞏固時,贊可夫不主張反覆單調的重複複習,對於一篇課文,要能理解的積極複習,或者不需要複習,只要動腦筋思考並和別人交談了,就能到達對知識的掌握。

 在以後的篇章裏,他又介紹了勞動教學、在美的世界裏、教學和發展等。他認爲勞動的特點是腦力活動和手的活動相結合,勞動課分析的是具體實物,可能很大程度上依賴生活經驗,應該利用這種可能性來發展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品質。

而美的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差別之一。藝術影響的是學生的情感,有助於培養信念。

現實中,我們的教育缺少的恰恰是勞動和美的教育。現在和學生五穀不分,四體不勤。平時讓他們做個簡單的掃地勞動,都做不好。或者是根本不願意做。

學生跟着流行走,喜歡的是歌手,欣賞的是新奇,何談美的教育和欣賞呢。

說了這麼多,最根本思想就是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一般發展不僅學生智力的發展,而且是發展情感,意志品質、性格的發展。本書的中心就是圍繞這一觀點而闡述。

無論是第十章掌握知識和學生的發展,還是十一章,教師的勞動及其創造性,都莫不如此。

正如譯者所說“贊可夫是一個大膽,有創意的革新家。但在更的程度上,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修正和補充發展。但是,決不能把他的教學論簡單化地歸結爲重複傳統教學論或者實用教學論。

從開始讀到結束,一週多的時間,走馬觀花的閱讀,留下的好像只有一本薄薄的讀書筆記,記憶也許會有遺忘,筆記讓讀書永存。

清代學者袁枚說“雖師勿師,不取亦取”開卷有益,但千萬不要爲書所累。讀書就如同深陷沼澤時,求一線生機,不是一根根救命稻草,而是卸下滿身的重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