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351篇】《爱的觉醒》拆解及补充

1.4不是孩子太黏人,是你给后陪与自由还够

场景:

很多孩子两三岁了,玩游戏时还必须有妈妈陪;与小朋友发生冲突,第一时间就是向家长求救;孩子七八岁了,还从妈妈的被窝里推不走…

悦静拆解及补充:

孩子一岁之后,如果母婴关系建立非常好,充满爱的妈妈形象已深入孩子心里,孩子极具安全感。那就能更好去自由探索,适应暂时与妈妈的分离。

*这个时期,妈妈就是孩子的充电器,不能没有,但并不是时时需要陪在身边。

*孩子来到了新的成长阶段——分离个体化的实践期。

没有良好的母子依恋,就没有高质量的陪伴,因此本该早早独立的孩子到了三四岁甚至十几岁仍然离不开妈妈的怀抱。这又容易给父母带来比较和评判,这是最可悲的家教模式。

这之中关键原因有三

①审视自己是否给出高质量陪伴〈时间上得不到保证,质量就必须保证。父母对孩子的感受性共情,尊重,好奇,鼓励等支持性给予)

②如果孩子表现出黏人,是否硬生生的把孩子推向独立?

③是否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如“我家孩子就是胆小”,“没出息”,“让人着急”,表情上埋怨。

孩子不能自由探索外界,再加上生活在长期缺乏共情能力的家长身边,获得的养分还不充分,心理能量自然不足,表现自然怯懦,对父母就越是依赖。

而通常心理能量充足的孩子更加活跃,勇敢,自信,好奇爱思考。

这一部分,给我的感触还蛮多,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在养育中让孩子日渐感觉依赖和软弱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