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即將離開廚房

我從小到大沒有學過做飯,小時候是奶奶做,上學後、工作時都是喫食堂,結婚後婆婆承包了做飯,她爲了家裏的一日三餐,每天忙不停,早上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後揀菜洗菜,中午在廚房忙着做菜,晚飯又要做新鮮的菜餚,一天有三個小時在廚房裏忙。婆婆去死後,小琴自願幫我做飯,不用我操心,如今小琴病了,做飯的事一下子落到我的肩上,我才真正體會到做飯是最費時費心的家務活。爲了喫好飯,我早上想着去買什麼菜,中午想着是紅燒還是白煮,晚上想着如何營養搭配?腦子裏一直盤算着做飯、做飯,書都看不進去,整個人似乎被做飯綁架了。

今天和幾個年輕人聊到做飯,他們說現在流行離開廚房,許多人家裝修已經沒有廚房了,即使有也是敝開式廚房,擺放一些很有設計感的廚具,比如,微波爐、蒸箱、烤箱。解決喫飯問題根本不用那麼辛苦,可以叫外賣,喫完就扔,不用洗;可以買預製菜,微波爐熱一下就好,味美又營養。我知道有淨菜,但不知道什麼預製菜?小龍說:“阿姨,預製菜就是把千百種菜餚做成一加熱就可食用的半成品。這種半成品已經是準成品了,放在微波爐一轉就可食用。”

我第一次聽到預製菜,便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發現廣東已經開始了廚房革命,要把婦女從廚房裏解放出來。人們對點外賣有質量方面的擔憂,怕地溝油、垃圾食品,只能不得已而爲之。預製菜按照國家標準的配方做成菜品,不像各個家庭口味非鹹即淡,而是按照國宴標準去烹調下料,比如可以喫北京飯店的“佛跳牆”,得月樓的“松鼠鱖魚”,樓外樓的“龍井蝦仁”,各種配料都是標準的。老百姓不用動廚,便可盡享天下美食。而且預製菜的每一種食材,都要可以根據二維碼溯源,讓人們喫得安全。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務勞動的科技化、社會化,廚房革命和服裝革命一樣,會成爲人們新的日常生活。我記得七、八十年代,家家戶戶幾都有縫紉機,我結婚的時候,我媽說洗衣機可以不買,縫紉機必須有,縫衣補褲一天也缺不了。那時女人逛百貨公司,關心最多的是花花綠綠、厚厚薄薄的布料,一家人從冬到夏的衣服褲子都需要買了布自己做,或者送裁縫鋪做。大街上的成衣很少,買的人更少,大家都認爲,量體裁衣纔是正道,才能合身,固定尺寸的成衣怎麼能滿足不同體型的需求?

幾十年過去了,現在各大商場已經看不到賣布的櫃檯,大家都接受了買成衣,爲什麼固定盡寸的成衣能夠滿足各式人的需求的呢?因爲科技發達了,它可以精確地計算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然後根據腰圍、臀圍、身高等一系列數據的平均值,然後算出不同人體的準確數字,做出最可體的服裝,供人們任意選擇,這是自家縫紉機達不到的。從此人們再也不需要自己做衣服了。

家庭主婦做家務活的時間僅次於一輩子睡覺所用的時間,把女人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是家庭幸福的體現。現在掃地機器人可以替代人工搞衛生,它集拖地、擦地、吸塵於一體比人工清潔得乾淨;洗碗機節省了女人們洗衣鍋抹竈的時間,它清洗、消毒、烘乾順序完成;預製菜的普及,也許我們真的可以遠離廚房,把更多的時間用天學習、成長、享受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