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之誤

春有煙花三月、秋有二分明月的揚州,是很讓人嚮往的地方。二分明月出自唐人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煙花三月則做足了詩仙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文章。李白的這兩句詩,化用的是梁朝殷芸寫的孫吳故事:“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爲揚州刺史,或願多資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也許人生理想不外乎當官、發財、成仙吧,“欲兼三者”就是奢望了,不過唐時揚州真的彷彿天堂,乃至有“揚(揚州)一益(成都)二”之說。

問題在於,殷芸筆下的揚州,說的是六朝首都所在的南京;李白的廣陵揚州,當然指的就是今天揚州。李白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裝糊塗,不得而知。而今天的揚州若要大做“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形象宣傳,則是將錯就錯的“揚虛子”商人功利行爲了,知根知底的南京文化人心理肯定會不平衡。

此段文字有些繞來繞去,不太熟悉地名變化的朋友,可能會犯糊塗。這裏問題的關鍵在於:殷芸故事裏三國孫吳時代的揚州,與李白詩中唐代的揚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雖然同爲“揚州”,卻是異地同名。孫吳的揚州,治所在今南京市,級別相當於現在的省,而且範圍很大;唐代的揚州,治所就在今揚州市,級別也只相當現在的地級市,範圍很小。如此,“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這樣的形象宣傳、旅遊資源、雕塑題材,南京人當然不肯出讓給揚州。而且,李白說的“下揚州”,也與殷芸說的“上揚州”不是一回事,“上揚州”的“揚州”,是孫吳以至六朝的首都所在,就是今天的南京市,這就如同我們今天說的“上北京”,到首都去,習慣稱“上”;李白說的“下揚州”的“揚州”,只是唐朝的一個普通政區,就是今天的揚州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