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纠结难言(三)

父母亲非常关心已经到了适婚年纪的两个孙辈的终身大事,但每次一问,孙辈的回答都一模一样,不急,走着看。

父母就退而求其次,开始要求我们对自己孩子的终身大事多上心。而我和哥哥的回答也一模一样,没办法,交给他们自己。


父母亲对此非常担忧而生气。他们到现在都接受不了所谓必须情投意合的婚姻观念,就是认为到了年龄了,结婚就是必须,其他一切问题,有足够的时间在婚姻中解决。

对他们来说,婚姻和工作一样重要而不可或缺,成了家才算完整的人生,至于幸不幸福,合不合适,那都是成家以后两个人要面对和努力的事。工作也一样,有了就努力的干,和个人喜好与选择无关。

我们这一代的婚姻,自由恋爱已经开始蔚然成风,更不用说女儿这一代。但父母这一代,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让我对他们婚姻的组合因素始终很困惑。

据父亲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们的婚姻,虽然不存在包办,但因为当年的特殊条件,想要有一个足够长时间的互相接触和了解,基本都不可能。都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同学、同乡、同事介绍,成为最集中的途径。见一面,互相不讨厌不反感,然后再加上中间人的极力推荐和保证,两三面之后,就可以领证了,这是那个年代最大众化的婚姻模式。

父亲说,他和母亲虽然是同一所学校毕业,但只是在全校毕业生统一登上去往新疆的火车后,才算认识。几天的火车到了乌鲁木齐,然后集体分配,又是几天解放大卡车的路程,到了阿克苏,多多少少说了些话,一分配,又分道扬镳,各自到了一个地区的不同县城。

有多远呢?父亲说,三百公里。父亲说,现在三百公里不算远,但那时候,没飞机没火车没高速没等级公路没班车,想要抵达,只有等待一段路一段路的顺风车,有时候一个星期也未必能到。在一个县城见到另一个县城的人,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见到的外国人。

至于父亲和母亲怎么在一起的,我梳理了一下,大概是父亲到了年龄了,看看身边,没合适的,想起了母亲,觉得不错,于是写了一封信询问母亲的意见,而母亲呢,到了年纪,身边人也有给介绍的,但都不满意,其实也是没多少选择的余地,正好父亲的信在路上走了十天到达,然后同乡同学一拍即合。

父母亲分配到新疆各自所在的地方工作之后见的第一面,就是母亲奔波到父亲的县举行婚礼。有多简陋?据母亲说,那时县城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尘土没过脚面,未完工的集体宿舍临时安了个窗户,一张拼起来的床和一个刚刚打好的木箱。

父亲第一次去到母亲的县城,是因为哥哥的出生。母亲大出血一个人躺在医院幸亏被前来看望的同事挽救时,父亲正在一站一站的拼命联系顺风车往那里赶。父亲说,为了给母亲买一点鸡蛋,他把县城里唯一的一条街走了好几遍,最后还是在母亲同事的担保和介绍下,才买到了十几颗。

等母亲到父亲的县城生我的时候,调动到一起才提上日程。等真的调到一起了,母亲说,那时父亲在乡下工作,负责农机维护和培训推广,一两个星期回家一次呆一个晚上就又走了,等我上小学了有大概记忆了,父亲还是继续着这样的工作生活状态。

也许到我上了高中吧?那时父亲回了县城,担任不大不小的领导,母亲以为总算可以正常了,结果,一直到我大学毕业回故乡干了一年多的记者,工作内容竟然起码有十分之一的比例,是跟着父亲到各乡镇场矿检查安排工作。在任何一个极端天气的夜晚,我成了第一个被父亲安排工作的人。

之后,我离开家乡,而父亲被调往几百公里外的石油基地,为石油开发做配套工作,一去数年,两三个月回一次家,又成了日常。再之后,又被调往市里的国企,和家里又离了两百多公里,两三个月一次的回家,又被无休止的维持下去。

直到父亲退休,父母亲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在一起。


我曾大概算过,在他们四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两个人一起在家里共度的时间,有可能不超过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七分之一。

对此,父母亲曾经说过,那时候工作就是这样啊,每个人就是这样啊,在工作中,家成为一个断断续续的落脚地,是大部分他们那一代人都经历过的日常。

所以,我根本无法想象那时候的父母们,对于奋斗和奉献,有着怎样的热情和执着。就像母亲说的,孩子孩子没管过,老人老人没照顾过,全是她一个人承担。但母亲又不孤单,因为她不是那个时代的特例和典型,而是普遍和日常。

等我能多少理解父母的不易时,父母亲都已经退休了。等我能理解他们婚姻的艰难时,父母亲又已经失去了最好的婚姻磨合时间,从退休到衰老,不是因为理解而互相支撑,而是因为婚姻的必须而支撑。

但,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因为我从来不敢单独问父亲或母亲,问他们这一生的婚姻幸不幸福。我不敢。我知道我一旦问出来了,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不敬,不尊重,甚至是子女对于父母的一种伤害和背叛。

因为,他们幸不幸福,不由我评判,也不由我审视。

但父母那一代人,用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一生,对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婚姻,一定是需要和最爱的人一起成就,任何工作和事业,都不能以彼此之间不同程度的牺牲来成就。

至今,我还是相信,就算父母生活中有各种磕绊,但他们一定都没错,他们一定心里不论多少,都有各自的幸福,因为他们已经走过了一生。

我也相信,我们的选择也没错,因为不论如何,我们都把爱放在前面过。

至于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的时代里,那就按他们的思维去过就好,因为这是他们的权利。

每个时代,都有不可能被打扰的那个时代的特质,那个时代的爱情,那个时代的婚姻。只要是放在生活里,都没关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