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化時代

希臘化時代實際始於一個“男孩”,終於一個“女孩”,那就是始於亞歷山大,終於克列奧帕特拉。他們都是有過轟轟烈烈人生經歷的青年國王和女王。亞歷山大20歲登上王位,22歲開始東征,33歲英年早逝,留下的是一個西起地中海,東到印度河,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他死之後,帝國雖然迅即崩潰,被他的部將瓜分,但他開創的希臘化時代卻延續了三個世紀之久。克列奧帕特拉女王公元前30年的自殺、托勒密王國的滅亡、公元前後遠東印度—希臘人王國的消失可以說是希臘化王國時代的終結,但並非希臘化文化影響的結束。它通過羅馬帝國、基督教對西歐的影響,通過絲綢之路對遠東的影響都是源遠流長,有跡可尋。

在亞歷山大之前,這種交流只是局部的,有些地方甚至是相互隔絕的。埃及和兩河流域的文化出現得最早,且爲近鄰,但它們之間的真正接觸要到埃及新王國之時。波斯帝國的建立,大大便利了帝國境內各地文化的交流,但由於它是靠武力維持的軍事聯合體,沒有統一的、牢固的政治經濟基礎,波斯人自身又沒有帶來較高的文化,所以各地的文化恪守傳統。除瑣羅亞斯德教外,帝國之內的文化並未出現統一的跡象。雖然波斯帝國與文化傳統截然不同的希臘爲鄰,而且曾兵臨希臘,但西侵的慘敗決定了它不可能在文化上給希臘留下什麼痕跡,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燒掉了幾座神廟。不少的希臘人訪問過巴比倫、埃及,也向它們學了不少寶貴的知識;有的希臘人謀食於大王的宮廷,可能也帶去了希臘的思想,但這些局部的接觸難以溝通東西方兩大文化的巨流。遠東的中國,希羅多德對之一無所知。在亞歷山大跨越赫勒斯滂(Hellespont)海峽之際,這裏的羣雄各國還在爭霸中原。它們既無力,也無意,更無暇西向。以後的秦漢帝國開邊拓土,疆域龐大,但只是在漢武帝時才西達蔥嶺。他的使者也只是在此時才越過帕米爾高原。漢文化在發展,在蔓延,不過要與其他幾個古代文化相會,還得等待一段時間。印度文化自成一統,百家之中,佛教流行。但佛教的大倡和弘揚於印度西北部要到孔雀帝國阿育王之時,向東亞、東南亞的傳播要到貴霜帝國之時。單就文化的接觸而言,東方的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埃及和巴比倫與希臘有過局部的交流,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的希臘文化與東方文化的交流並未進行。羅馬是後起之輩,在文化上遠遜於它的希臘鄰居。當它爲統一意大利而征戰時,希臘人已創出了他們將要欽羨之至的文化,但他們的羽毛還未豐滿,無力東向。其它地區如中亞、阿拉伯、中非在希羅多德時代,甚至在亞歷山大東征之時,大都還籠罩在傳說的迷霧之中。

這一切都說明亞歷山大之前歐亞非大陸各古老文化地區的相對閉塞。造成這種格局的根本原因固然只應歸於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落後,但以政治經濟爲動力的軍事征服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各地的阻隔,使其成爲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整體。帝國的建立,有利於帝國之內各地的文化交流。如果統治民族具有較高或相等程度的文化,在文化傳統上又與各被統治地區有很大的不同,最後還能堅持自己文化傳統的主導地位,那這個帝國之內的文化交流就更爲豐富多彩,就會存在兩種渠道的文化交流,一種是帝國境內被統治民族之間的交流,一種是統治民族與當地民族之間的交流。這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交織在一起的。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文化的大交流、大匯合才能出現。希臘化文化就是這樣。所謂“第一次大交流、大匯合”是從文化交流匯合的雙方,交流的方式,交流的程度,交流的結果而言。交流的雙方即希臘文化與以埃及、西亞、印度爲主的當地文化;交流的方式是在希臘人政治統治之下,以希臘文化爲主導;交流的廣度(從地中海到印度河)和深度(幾乎各個文化分支都能看出匯合的跡象)都是前所未有的;交流的結果即不僅繼承和保存了希臘古典文化,而且在與其他文化匯合的基礎上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希臘化文化。

希臘化文化標誌着歐亞非文化交流新時代的開始。連接東西地中海的羅馬帝國,由南而向東西的阿拉伯帝國,由東而西的蒙古帝國,由小亞崛起的奧斯曼帝國,還有由西而東的十字軍遠征,都或多或少地推動了文化交流的浪潮。無庸諱言,它們中有的還毀滅過一些地區的文化,但總的說來,它們都屬於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直到哥倫布時才結束,但是啓迪了這位葡萄牙水手宏大心靈的不就是希臘化時代的科學天才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