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趣事——帮生产队插秧苗

少年趣事——帮生产队插秧苗(散文)

文/曹会镇

在以交白卷为荣,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岁月里我升入了高中。开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听负责管理学校的贫下中农代表忆苦思甜。老人讲得很好,他动情地回忆了苦难的过去,同时赞美了今天的幸福。老人是个老革命,是抗日功臣,他在讲话中一直没有忘记交待学生好好读书,说将来进入社会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强盛贡献更大的力量。老人没有说读书无用。

这一幕是发生在一九七六年我上高中的第一天。

那几年教育战线正面临着巨大的形式改革,各大院校,包括各地中小学都全面实行勤工俭学,学生们再不能蹲在教室里死读书,读死书了,必须走进工厂,走进田间地头参加生产劳动,向工人农民学习生产生活技能。我们学校也响应党的号召,制订勤工俭学计划,规定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校学习文化课,三分之一的时间走出校门参加劳动。从此学生想专心读书已经成了奢望。

我记得勤工俭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帮助莫楼大队第二生产队插秧的事。

那是“三夏”农忙假结束回到学校上课的第二天,我们刚结束晨读,班主任老师就走进教室。他告诉我们说,同学们,赶快回寝室换换衣服去吧,我们一会儿就要去莫楼大队帮助插秧苗。

一说插秧苗,很多同学都不停地摇头,因为他们不会插秧,有的同学甚至都没见过插秧。原因是有的同学生活在农村,可他们那里没有水浇条件,从来就没种过水稻;还有就是,有的同学就生活在机关单位,根本没下地参加过生产劳动,更别说插秧了。

班主任老师了解同学们的情况后说,不会插秧不算事,难不住你们,庄稼活简单得很,一看就会,田地里没有三篇文章。你们都看过《朝阳沟》吧?那里面栓宝爹不是有句台词吗?叫什么“庄稼活也好学,人家咋做咱咋做”。不用发愁,咱们走到那里有人教你们怎么干,你们都很聪明,一教就会。

要论插秧,我不犯愁,我们家乡是稻区,年年种水稻,我们都会。

老师说完同学们很快回到寝室换好了装束,然后跟着老师一块走向目的地。

我们来到地头一看,这块地不算大,最多也就二十来亩。班主任老师说,今天咱们班就插这块地,什么时候干完什么时候回校。你们也不用发愁,我们班有五十四名学生,再加生产队给我们派过来的八九名帮手,每个人要插的地不算多,时间不会太晚。好了,你们都快干吧,加把劲,争取五点之前完成任务,回去我们还有两节晚自习呢!

老师讲完话生产队派过来的小组长便开始给我们分工。这位组长并不知道谁会干谁不会干,派活全凭感觉。我没有被安排插秧,也许那人看着我年龄小的缘故,竟然让我和其他几位个子矮的同学一起负责散苗。

散苗比插秧好点,不过也不轻松,尽管不像插秧那样累,但来来回回在泥水里走也挺辛苦。

活路分好了,同学们便各就各位。看吧,同学们坐到地头上也不分男女了,人人都把裤管卷到膝盖,接着又把上衣袖口卷过胳膊肘,最后把鞋子一脱赤着脚走进水田里。

我们几人也把裤腿卷起来,卷得更高,都越过了膝盖。因为我们散苗要去沟渠里取秧苗。那些秧苗都是从秧板田里顺水漂过来的,取它们必须下到水渠里,水渠的水比较深。

我们几人也分了工,每人负责供应十个同学的秧苗。

说起散秧苗,我知道怎么干,因为假期里我干的就是散秧苗的活,有经验了。我们分好工我第一个来到沟渠里,我一手提溜起十几把秧苗,接着转身踩着泥窝走到同学们身后,然后把秧苗按大约间距一把一把布置好。

大约一个多小时,我已经摆好了将近一半的秧苗。这也把我累得够呛,我想走到田埂上歇一歇喘口气。谁知刚来到沟渠边,忽然看到水渠不远处漂来一大堆秧苗,数量足有几十把之多。此时水渠的水流也很大,一旦秧苗堆冲到拦网上拦网肯定挡不住,造成的后果就很麻烦。想到这里我紧走几步一下跳进水渠里,准备用身子拦住秧苗。谁知那么巧,我一脚踩到石头上一下歪倒在水里,还呛了一口水。还好,我的水性好,一折身立刻站了起来。这下可狼狈了,我浑身透湿,头发也不停地向下流着水。我也顾不得许多了,赶紧用身子拦住了秧苗,接着一把一把又把它们扔进稻田里,化解了险情。

真是庆幸,我的“表演”没有被老师和同学们发现,他们都在埋头工作,根本没人注意沟渠里发生的故事,我避免了一次尴尬。

我爬上岸来,迅速脱下上衣拧干了水分,接着继续干我的本行。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五点,我的秧苗已经散完,接下来我想试着去插秧。我们几人一商量便走到稻田的另一端开始干起来。说实话,我们干得并不咋样,插下的秧苗歪歪扭扭,不成行,不按趟,没有一点看相。班主任老师发现了我们便走过来看看情况,他对我们几个人干的活并不满意,然后不停地数落我们,说我们干活不用心,插的秧苗没一点规矩。队长也走过来了,他看了看我们干的活却没有批评我们,只是笑了笑,然后说,成行不成行无所谓,只要稻苗插到地里就行,到秋后一样能结出稻穗来,一样会取得收成。我们知道队长是在宽慰我们,只是低着头没说一句话。

太阳很快偏西,二十多亩稻田我们已经全部插完,同学们开始洗脚上岸。

我站在路上向稻田望去,只见稻田里绿油油一片,虽然说不上整齐划一,但起码我们已把秧苗插进了地里,收成有了指望。

该回校了,我们尽管累得腰酸腿疼,可我们帮助社员完成了一项任务,干了一项有益于老百姓的好事,心里还是蛮高兴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