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做得更好——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试上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进一步促进教学教研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积极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鼓励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身到课堂,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堂“提质增效”上做足文章,推动“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做到“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质量”,景德镇市中小学教研所自2022年春学期以来,每学期都组织了“课堂开放月”活动。

本学期3月份“课堂开放月”,我校有李小玲、杨亚琴、蒋铭国三位老师分别执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趣的眼镜》《听话的小鱼》。为了能够呈现更加优质的课堂,3月9月上午第三节课在学校科学实验室,李小玲的科学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了试上。我参加了这节课的观课,为了能尝试把这节课上得更好,现就个人体验与思考赘述如下。希望能对执教教师有所启发。

一、课堂结构应设计合理

李小玲老师的这堂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总体来说非常不错。首先是课堂导入环节视频的使用,既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恬静而真实的美好的生活情境之中,享受到一种生活之美,又能够为课堂对声音的研究与探索提供鲜活的实例。其次是真正体现了科学课的特点,整堂课主体是探索活动。包括橡皮筋、钢尺、鼓、音叉等物体产生声音的实验与探索。再次在科学研讨环节,以先声夺人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声音判断被敲击的物体,并且引导学生如何快速停止声音。此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但需要商榷的是,课堂小结被安排在了最后,作业练习却在课堂小结之前。按照常规做法,这两个环节需要调换。纵观整堂课,课堂结构优化后,依次为:课堂导入,科学探索,科学研讨,拓展提高,课堂小结,作业练习。

二、课堂展示应突出直观

直观向来是小学生接受事物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直观是教师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堂课中,主体环节是科学探索,包括对橡皮筋、钢尺、鼓、音叉等物体发声的实验与探索。为了弥补部分小组和同学对实验理解的不足,邀请学生代表上台进行全班演示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客观原因,不少同学无法看清台上学生的演示实验。尤其是通过击鼓观察鼓面上的沙子滚动,与打击音叉放入水槽观察水波的运动更需要直接视觉体验。为了弥补观察的不便,李老师事先录制了短视频。在这里我建议可以尝试通过希沃助手,利用手机直播功能,可以将现场实验演示同步投屏到一体机上,实现实时观察的效果。已经成熟的信息技术是可以充分利用在课堂教学中的。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髓,因此一个设计简便又主题突出的板书是很有必要的。本课堂板书只有三个内容:标题、结论以及探索过程中用到的四张物体图片。我建议物体图片尽可能大一些,让后面的同学也能清晰的看见。标题与结论的呈现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而有必要的设计。总的来说就是让学生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强烈印记,一看就能记住关键信息。

三、课堂生成应顺其自然

一堂课,结构合理,重点内容突出,呈现方式适宜,再加上注重学生动手与实践,教学效果定然不菲。但在细节方面,往往会有临时性课堂生成的若干问题,需要执教教师慢慢改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堂课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是本堂课的核心词。在老师的预设中,学生应该先说物体的运动,经过橡皮筋和钢尺两轮探索后,再通过描述物体如何运动,从而引导出“振动”一词。但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却早早地说出了“振动”一词。于是出乎老师的预设,老师下意识说到:“振动是科学名词,没想到这位同学一下就说出来了”。此处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预设,属于课堂临时性生成问题,作为教师如何驾驭课堂,从容应对是有必要琢磨与改进的。

另外,在探索一“用橡皮筋做发声实验”与探索二“用钢尺做发声实验”过渡环节,教师说到:“我们通过橡皮筋发声实验,知道了橡皮筋是通过运动发声的,那么通过对一个物体实验能不能就得出结论呢?”本堂课探索准备了四个物体,因此在探索了第一个物体之后就如此发问,并通过发问引出第二个探索,个人以为有点过早,有些不够自然。不防如此设问:通过刚刚的探索,我们发现橡皮筋运动时会发出声音,那么别的物体是怎样发声的呢?接下来我们进行探索二——钢尺怎样发出声音?

课堂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以及临时性生成,需要教师从容以待,既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要顺其自然,既符合前后逻辑,又要将智慧融于其中。将课堂生成演绎成左右逢源,不露痕迹则是驾驭课堂最高境界了。

四、课堂资源应恰当利用

本课在对橡皮筋、钢尺、鼓、音叉四件物体怎样发声做了探索之后,安排了“科学研讨”——怎样让声音快递停止?

执教教师在讲桌的掩护下,敲击了一下,教室里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随即问到:“大家猜猜这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少同学猜是脸盆。当老师拿出来之后,原来是一面锣。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如何让声音停止。学生的确聪明,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是锣面不停地振动。因此要停止声音,就需要让锣面停止振动。于是学生上前双手捂住锣面,清脆的锣声随即消失。

此环节设计恰当,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顺利地引导学生探寻到了停止声音的途径,再次验证了“振动”产生声音的道理。

此刻,在立德树人的大环境下,在大力宣扬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背景下,既然“锣”声清脆,不免让人想起端午节赛龙舟,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情景。因此趁机结合“锣”与“鼓”简单介绍一下端午节文化与习俗,似乎也有些必要,毕竟立德树人是课堂最终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利用应有资源,进行一些看似无关课堂,但确实可以给予学生文化滋养的内容,是课堂实现立德树人所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

观课议课,是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大伟教授所热衷的。个人以为,观课议课是提升观课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帮助执教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路径与方式。专注观课,认真理解,尝试努力,课堂呈现将会越来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