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送媽媽項鍊反被嫌棄引熱議,媽媽的嘴,能傷害我千萬次 01 . / 給爸媽買禮物卻被罵 02 . / 孝順背後是愛還是評判 03 . / 最好的愛就是允許接納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女士在微博上吐槽:“給媽媽買禮物變成了給自己添堵。”

原來過年的時候,這位女士想讓媽媽開心開心,就想給很少買首飾的媽媽買條金項鍊。因爲今年是兔年,她特地選了一款兔子吊墜的黃金項鍊,也是討個瑞兔呈祥的好口彩。

沒想到,媽媽收到項鍊後不但沒有開心,反而對這位女士一陣數落。

“不好看,太醜了,我不喜歡。”

“現在都沒人戴黃金了,能退嗎?”

“你這審美觀太差了,低級。”

就過年那幾天,這位女士的媽媽對她窮追不捨,一直要求她退貨。

“能退嗎?趕快拿走,不能退我就還給你。反正我不要。”

“再不退我就扔掉。”

這位女士說自己非常難過,本來大過年的,不就是想哄老媽開心嘛,花點錢自己也願意的,沒想到換來一頓數落,還有很多指責,她說:“感覺跟媽媽是沒辦法好好溝通了。”


01 .

/

給爸媽買禮物卻被罵

我真的太理解這位女士了,因爲我自己也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

記得我工作後拿到的第一個月薪水,是給我外公外婆買衣服,買好喫的,回想起外公外婆還真的很好,我買啥他們都喜歡。

不過後來我給我爸媽買東西,過程就沒那麼友好了。

前段時間我媽還一直說去年我給她優衣庫買的羽絨馬甲,今年真是派上用場了,今年冬天冷她就一直穿在裏面,款式好看,又軟又輕。

我都沒好意思告訴她,去年我剛給她買羽絨馬甲的時候,天天打電話數落我:

“這種馬甲買來幹嘛?我又不穿的。”

“這麼貴啊,誰要你買啊,我自己有馬甲啊。”

“能退嗎?我不穿的,去問問能不能退。”

當時我堅決不退,一來沒時間爲了一件馬甲跑來跑去,二來我之前就聽我媽說晚上起來上廁所很冷,又不願意穿衣服,正好有個羽絨馬甲披一下,我覺得這很方便。

還有去年我給我爸買的茶葉,因爲我爸喜歡喝茶葉,我就告訴他這款是原生態不打農藥,口感也非常香,很好喝,我給他送去兩袋。

結果被他數落半天:

“什麼原生態,你就是被人家騙了。”

“你這種什麼茶葉,就是普通的茶葉。”

“以後不要隨便給我買,我要喝我自己會買的。”

“你買的什麼東西,我都看不上的。”

過年旅遊回來,我給爸媽送了點年貨,隨口說了一句,你們還要不要買羊絨衫,要買的話我來買。

沒想到我爸突然氣的直跺腳,馬上就吼到:“誰讓你給我們亂買東西,誰要你買東西了,再買來我就扔出去!”

當時把我氣的,就告訴自己,不買就不買,以後真是沒法溝通了。

所以,我很理解新聞裏這位女士和媽媽的溝通方式。


02 .

/

孝順背後是愛還是評判

以前我都會覺得,我爸媽太作太難搞,反正我怎麼做他們都不太滿意。後來學了點心理學就知道,其實這裏面有很多是我的自我評判。

因爲從小爸爸就說希望家裏有個兒子,希望我是男生,重男輕女的思想很重,從小我就一直覺得自己不如男孩子,對自己的評判非常多。

爸媽對我的不滿意,其實只是外在的表象。根源其實是我自己對自己的不滿意和評判。不滿意自己因爲是個女孩,在大人面前的表現永遠不如男孩:

成績好時就說是靠刷題的,男孩子一般天生聰明;

成績不好時就說女孩子理科總比男生差;

工作以後,工資少的那幾年,媽媽經常說,女孩子賺錢少很正常,那我自己的潛意識也默認了,所以不管怎麼努力,錢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爲我自己評判自己,女孩子再厲害也賺不過男生的。

而我對他們的孝順,其實就是想讓他們覺得這女兒還挺好的嘛,沒我以前想的那麼糟糕。再多一點就是說我幾句好話吧,不要老是評判我啦!

所以,後來我覺察到,我平時給他們買什麼東西,告訴他們很多新聞,我看到的,我聽到的一些道理,其實本質上還是一種評判。

評判的潛臺詞是,我都工作了這麼多年了,在社會上見識的也多了,我的眼光肯定比你們好啊,你們爲什麼要來質疑我呢?

當我看到這一點的時候,突然感嘆,這哪裏還是孝順,爸媽需要我這樣的孝順嗎?

在《論語》爲政篇中有一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當今社會所謂的孝,只能說是能夠養活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沒有對父母發自內心的尊敬和接納,那贍養父母和飼養犬馬又有何區別呢?

我也知道,過去的條件和現在真的是沒法比的,過去父母一個月的工資才100多塊錢,就能撐起全家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了,而現在自己有點小出息了,當然是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但其實父母眼中的好日子,跟我們現在理解的是不一樣的。

像我爸媽經常說起的,他們意識裏面覺得什麼是好日子?

就是平平安安的,一切太平,無病無災,心裏踏踏實實的,那就是好日子。

至於我以爲的大房子,他們會覺得打掃起來很麻煩,我以爲看起來漂亮的衣服,其實他們穿起來還不如自己的衣服舒服,我以爲好喫的大餐,其實他們老年人的胃根本不舒服……

這樣的孝順全是“我以爲”,哪裏有真正的孝順和尊敬,更別說愛了,想到這裏心生慚愧。


03 .

/

最好的愛就是允許接納

說起清明掃墓的事情,今年我媽決定不再給去世多年的外公外婆掃墓,當時我很不理解,一向被全家人稱爲最孝順的女兒,不是應該第一個主動張羅掃墓的事情嗎?怎麼就這麼沒有意願了?

我媽說:“人活着的時候,好好服侍他們,死了以後就沒有任何愧疚和遺憾了。爸媽活着的時候,你們一個個說忙工作,忙家裏的事情,每一個來的,死了以後燒再多東西也沒用啊!

到現在我才真正理解我媽說的。確實,在外公外婆生前,她全身心的照顧,送走他們最後一程,全是她一個人,那個時候,每週末就回家一次,我正好也從大學回來,平時我去學校的時候,她就住外公外婆家,十年如一日,沒有一句怨言,直到他們去世。

對我媽而已,心中已沒有任何愧疚,也沒有任何的遺憾,所以葬禮上,媽媽沒有任何悲傷,內心十分平靜。

反倒是其他幾個子女,平時很少來看望,連最後進醫院陪夜都不怎麼陪,外公外婆去世之後,內疚的不得了,但爲時已晚,所以,每次掃墓就會買一大堆紙錢燒給他們。

不說他們怎麼樣,我只是覺得我現在是真正理解了我媽的想法。

有句話叫“順者爲孝”,遵從父母的心意,接納他們的想法,不要加入自己的評判,“我覺得”“我以爲”“應該要”……。

記得有一次,利帆老師給我分享了她和媽媽的故事後,講完之後,我突然發現原來這纔是真正的接納。

記得利帆老師講過她和母親的小事。

過去她總覺得母親特別嘮叨,每次回家都對她各種叮囑,她經常覺得母親很煩,也總是以“煩死了,煩死了,不要再講了”對付,然後就走開了。

但後來利帆老師成長以後,就覺察到母親對她的嘮叨背後都是滿滿的愛啊!不管自己長多大,做父母看自己的孩子始終覺得還是孩子,還是會有各種擔心,所以嘮叨是正常的呀。

在看見背後的這份愛之後,有一次利帆老師回去,她母親還是照常跟她嘮叨,但那一刻她一點都不覺得嘮叨了,而是不管母親說什麼,她都覺得好。

利帆老師說,那天晚上母親睡牀的這頭,她睡那頭,母親把她的兩隻腳捂在懷裏暖腳,那一刻她就深深地感受到母親對她的無條件的愛。不管之前自己多麼評判,多麼嫌她煩,但在母親眼裏,對孩子都是愛。

所以說,很多時候,我覺得爸媽老覺得我做的不好,其實歸根到底是我自己的評判在裏面起作用,自己對自己的評判,自己對他們的評判。

當我看見有這些評判,放下這些評判之後,父母也自然而然的開始對我的態度發生轉變。就像我經常說的:“你好好說話行不行。”

學會尊重父母的想法,學會跟他們好好說話,接納他們的選擇,讓他們舒服自洽,纔是最好的孝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