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遇见

一、与教学勇气的缘起

2017年,因为带领学生拍摄微电影认识了南京的陈斌老师,通过陈斌老师的朋友圈我看到了吴国珍教授和王丽琴博士发起的第四届“前行者----教学勇气更新公益活动”的招募活动。对于一直走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路上的我而言,这是一个让我怦然心动的活动。看到后对这样的活动我的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在这种渴望的驱动下,虽然心中带着极其不确定的感觉,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报了名,对于结果心中也没有太多的期待。当时的我,连去省城学习的经历几乎都没有,何况跨省去山东参加那样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云集的活动呢?但是心中禁不住内心的真实声音不断地召唤着我。我想如果不报名一点机会没有,即使报名去不上也不留遗憾。于是就认认真真地在网络上填写了报名表,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居然收到了组委会的回复,我通过了申请,竟然可以参加去活动了!在收到回复的那一刻,我有一种恍惚的感觉,这是真的吗?确认是事实后,我激动得手舞足蹈,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2017年的暑假,我做好了一切准备,带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出发了。那是我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出发的跨省之行。在那之前,每次出门总是和家人或者是同事、朋友一起的,自己出门的时候也很少。生活圈子一直就是在我所在的偏僻乡镇,生活的基本保障没有问题,外面的世界基本都是从书本上、电视上、电脑上看到的,那是天生路痴的我接近五十年的生活常态。我一个人拉着行李箱,带着一颗澎湃的心出发了。从自己家里所在的乡镇坐小客车到市里,换乘火车,中间又经历两次换车,每次换乘我都会不断的打听,确认我的路线,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走错方向的插曲。

一路辗转,最后终于达到了山东曹县的活动现场。达到现场后就被当地的志愿者老师们的热情、周到和体贴深深感动。虽然我和现场的任何人都不认识,但是却完全没有陌生感,我第一次就感觉到原来还有这么样的神奇的一个场域,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到了那里,你就会自动融入到那个场域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好像你和大家认识了很久一样!

当天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在活动现场开启了我们的“勇气更新”的启动仪式,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很快沉浸在当时的活动氛围中,我们和身边的人很快建立起连接,组成团队,共同活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作出自己的努力。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是一个激动的夜晚,也是一个始终充满着温度让人心里感到温暖的夜晚,很晚了,大家还在互相交流着,不舍得离开。

回到我入住的房间,有趣的是和我同住的另外两位老师也都是第一次自己出这么远的门。一位是来自浙江省的王凤仙老师,另一位是来自江西省的王香铃老师,她们几经家人和朋友的帮助来到这里。我们年龄很接近,都是五十岁上下的年纪,都是班主任,都喜欢学习、渴望成长,我们三人越聊越觉得我们彼此好像,就像很久很久之前就约好了一样来赴这次聚会,一种似曾相识和久别重逢的亲切感让我们很快成为一个幸福的小团队。

就是在那次活动中,我第一次零距离地接触到了吴国珍教授,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坐在台下,听她带着她特有的乡音用温柔又充满慈爱的声音给我们做讲座。那时候听吴教授的讲座对于我而言,在感觉到她所讲内容高度的同时也感觉到难度,自己就是个小学生,带着好奇,懵懵懂懂的,却莫名地充满喜悦,心中是满满的幸福感,是满到会自动溢出来的那样一种状态。当时我坐在座位上内心澎湃不已,但是在行动上还是缺少勇气的。

我是幸运的,我们的小团队成员都有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我跟着我们的小团队,自从开始接触到勇气更新,就互相鼓励着参加各种活动,每次在各自的小组分头活动后见面都会互相分享自己当天的收获和下一步的行动。在参加王丽琴博士的沙龙活动中,我抢到机会发言,获得了一本王丽琴博士主编的杂志,感觉特别开心。

一天晚饭后,在举办活动的学校操场上散步时,我们遇到了吴国珍教授和李虹霞老师。我们激动地邀请她们合影,于是便留下了一张特别珍贵的纪念照。照片中的吴国珍教授穿着长裙,脸上带着亲切的微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头脑中都会浮现出我们在活动现场的那种热烈气氛,一股温暖的感觉就会萦绕在心间。

这就是我和教学勇气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是我教学勇气的出发点。

二、与《教学勇气》结缘

在参加教学勇气更新公益活动时,幸运地认识了给我们做分享的嘉宾王旺老师,他的成长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也有幸和他成为微信好友。

参加完活动后不久,他发起了线上共读吴国珍教授翻译的帕尔默十周年版《教学勇气》的活动。我报名参加了共读活动。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帕尔默的《教学勇气》这本书。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共读活动没有如期进行,我自己在翻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到理解起来特别困难,当时也缺少一种持续“啃”读的劲头,就这样这本书的阅读就被搁浅了。

神奇的是,因为参加勇气更新活动认识的老师,我接触到了教育行走,又因为教育行走认识的老师接触了吴虹校长组织的公益教师培训N师学院。在N师学院的学习中,我再次走进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名师在勇气更新的线上活动中分享自己勇气故事的场域中。

当我经由吴校组织的活动场域再次看到吴国珍教授的时候,我当时有一种难以抑制的久别重逢的激动。这个世界真的充满了神奇的相遇,斗转星移,我们在不同的方向上行走着,但是奇妙的是,在某一个点上,我又遇见了亲切又带给无数老师心灵力量的吴国珍教授。

听过多场让我非常感动的勇气更新的分享后,我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把《教学勇气》啃下来,于是我再次拿起自己珍藏已经的这本书,重头开始一点点读起。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理解这本经典的教育巨作,我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和读书体会。有时候读起来感觉自己像走进了一片充满未知力量的自然奇观之中,除了惊叹自然的神奇之外,自己却茫然若失,不知身处何处。我驻足在那里,不想前行,也不想后退,就呆呆地伫立在原地久久不动。有时候,我一天只能阅读一段文字,反反复复地阅读,还是感觉自己无法理清其中的要义。但是不管怎样,不管自己是否能理解,也不管自己是否能领悟,我就在自己粗浅的字面阅读基础上坚持写读书笔记。我用了三个多月时间第一次完完整整地把这本书读完,书写的读书笔记累计字数达到八万六千多字。但是即使这样读下来,自己还是感觉没有读懂这本书。

幸运的是跟着吴校一路走来,总会得到一些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2022年十月我跟着吴校参加了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创办人段艳霞老师带领的团队通过中国教育报的平台组织的21天共读《教学勇气》的活动。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到这样专业的共读活动之中,在这次共读活动中,我被无数次的触动和打开,也在这次活动中有机会进一步深入阅读《教学勇气》。每次参加共读活动我都会认真书写自己的共读体会和感悟,完成打卡,21天共读结束之后我的打卡文字达到了三万九千多字,后期又写了一篇三千三百多字的共读总结。这次共读活动通过沉浸式和体验式等多元的阅读方式让我从文字中走进了生活里,走进了生命里。也被段艳霞老师对这本书超过十次阅读经历深深震撼到了,原来书是可以这样读的,原来有的书是需要终身阅读、体验和实践的。《教学勇气》就是这样的书。

吴校说《教学勇气》不是用来读的,是需要做出来的。是的,这本书没有教给我任何教学技术方面的指导,却不断地召唤着我们,让我们在书中走入到自己的内心,从内心获得勇气和力量,从自身认同和完整开始去认识外部的世界,连接外部的世界。

今年兰儿老师组织我们再一次开始共读《教学勇气》,每次翻开这本书,它都会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光一般的温暖和力量,它像一个发光的小太阳一样,它形成的场域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老师走进这个场域 ,我就浸泡在这个场域之中。

三、走进勇气更新的场域中心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我最初的阅读是从阅读每年过年糊墙的报纸开始的。后来接触到了一些小人书,那是有限却让我痴迷的阅读资源,不管在谁家看到小人书,我一定要一口气读完才肯离开。断断续续的阅读让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随心所欲地书写,我上学的本子背面总是有随意写下的一些文字,常常是有感而发,年轻人的多愁善感和触景生情类的内容。

后来我在语文老师的要求下开始写日记,一本一本的流水账式日记我坚持了很多年。上大学后也曾经尝试写过诗歌。参加工作之后,几乎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坚持书写的习惯一点点被搁置下来。

但是总是有些东西是你生活中割舍不了一部分。因为参加勇气更新活动,我的勇气在内心缓慢地生长起来,带着这份勇气我走进了张文质和谢云老师创办的教育行走公益活动,也带着这份勇气在参加教育行走的活动中报名做了志愿者。张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一直坚持并鼓励我们进行书写,他们的鼓励让我原本热爱书写的热情再次燃起。于是我下载了简书开始了在简书平台上进行写作。

教育行走的资深志愿者----福建的小尘老师在第六届线上教育行走全国教师公益研修活动后发起了“挑战300天,一起写吧”活动。我是第一批报名参加并且已经挑战成功两期的参与者之一。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期的挑战日更活动。自从参加挑战一起写吧的日更活动,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坚持连续打卡九百二十多天,累计书写文字一百一十多万多字。也是因为这份坚持书写的积累,我从一个一直坐着角落里倾听其他优秀同行分享自己的教学勇气故事的观众走到了勇气更新的场域中间,开始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四、坚持书写成长自己

自从开始在简书上开始日更,我开始用文字记录我的生活、学习、工作、读书、培训、给学生和家长写信,记录我生活中的不同体验,不同的感受,学习的收获,读书的思考,培训的感悟。写作让我发现了生活中更多的感人瞬间,促进我深入思考,留下了生活中的美好。

虽然每天的工作常常是忙忙碌碌的,特别是最近两年一直教高三毕业班,每天的时间真的很紧张。但是不管生活中或工作中有多少必须要完成的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完成这些任务之后书写生活就是我自己的内心最渴望被听到的声音。我享受自己坐在电脑前敲打着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美好那种感觉,那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一段时间。书写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我越来越爱的一部分。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一些原本被自己忽略的事情,也能更理智地去思考和反思,关于我的工作,关于我的生活,关于我每天做的事情,关于我接触的各个方面,关于我觉察到的不同事物。我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和方式去思考它们,也从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认知,让自己受益。

自从开始坚持书写,学生成为我写作中常常出现的主角。我给他们写信,和他们聊心里话,聊我看见的他们带给我的感动,聊我对他们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这样的方式让我和他们更近了。当学生们把收到信之后的心情反馈给我的时候,当学生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回复我的时候,当学生从告诉我他们从我的信中获得了力量的时候,我知道我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已经给学生写信五十多封,累计字数超过10万字。

我记录自己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记录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经历的酸甜苦辣,我们的成长和收获。我们课堂上的乐趣、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语言中的智慧与幽默、困难时的迷茫、挑战后的喜悦。我的文字中有我们打雪仗时的疯狂,唱歌时的陶醉,劳动时的汗水,读书时的快乐、辩论时的激烈、讨论时的热烈、运动时的酣畅、训练时的投入、游戏时的雀跃、学习时的安静。我们的日子总是会一点点往前走,学生也会最终从我这里毕业,但是我们曾经走过的岁月留在了我的文字里,我们在一起快乐的和难忘的时光珍藏在我的记录中。不管什么时候回首,它都在那静候我们随时翻阅,或许再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他们的理解和感受也会不同,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会从中读到成长,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为学生写连载,我把自己和他们憧憬的未来写进我的文章里,我们一起在文字中畅游天下,放飞梦想,展望未来,创造辉煌,造福世界。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成为我们想要和喜欢的模样,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期待。

当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告诉我说,“老师,我每天都读你给我们写的连载,它变成了我每天的睡前故事,每天盼着你的更新。”当一个顽皮的少年开心而骄傲告诉我,“老师,我特别喜欢你在连载中给我打造的形象!”当一个内向的女生告诉我,“老师,我要努力去过上你在连载中给我描绘出来的那种未来生活。”我知道我已经悄悄把一颗希望的种子种到了年轻人的心里,我期待着它能在他日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甜甜的硕果。我知道我在做一件播撒希望的有意义的事情。

我记录反思我听过的每一节课,我把我的思考整理出来分享给讲课的年轻人。他们惊讶于我对他们的课会听得如此认真详细并且能用文字的形式整理出来。这样的记录保存下来,不管他们什么时候再去回顾自己的课堂,他们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思考,这对于我和授课的人都是一种收获,我觉得我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有一个学期我们学校的新老师有点多,为了观察他们的成长,我连续听他们的课,和他们互动,每位老师我至少听过他们五节课。我把听过的每位教师的课都记录下来,累计文字有五万多字。

我记录我读过的书,领会作者在书中表达的思想,记录在书中看到的金句,写下读书过程中的困惑,我也记录下来我在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当我把读过的书这样整理下来的时候,我觉得我和作者的交流又近了一步,我用我的文字和他们对话,我对书的理解加深了,我觉得这是一件享受阅读、分享思考的有意义的事情。

我记录我参加学习活动时的思考和收获。每次有各种学习的时候,我都会利用学习后的闲暇时间把自己对学习的思考和感受写出来。虽然这样做会少了一些轻松娱乐的时光,但是当我看到自己在学习时那一刻的感悟被留存了下来,我觉得我的学习更有价值,我认为这是一件促进深度学习和反馈学习效果的有意义的事情。

我把自己对教育的希望和梦想写成故事。当我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看到,我多么希望有一些人会因此思考自己作为不同的角色应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当我文章被更多的人阅读的时候,我觉得我在做一件传播爱的梦想的有意义的事情。

我对文字一直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但是我也知道我目前只是一个单纯的感性的记录者,在书写的路上我只是在前行,还缺少深耕。我的写作还停留在只是从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出发,书写自己的生活,书写自己希望看到的未来,书写心中的热爱,书写心中的理想,我不知道我能写到什么程度,不过我知道我愿意坚持写下去,它是我的爱,是自己不断前行的路上重新拾起的一份力量,也是不断生长的勇气中的一份执着。

我们都行走在不同的路上,在不同的路上遇见自己。幸运的是因为自己不断的前行,我在自己前行的路上遇到了教学勇气,遇到了吴国珍教授,遇到了教育行走,遇到了吴校,遇到了兰儿老师,遇到了自己的热爱,遇到了在这份热爱中坚持书写、不断成长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