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之路随笔

爱因斯坦独行之路常与别人的道路发生交错。他有自己的朋友圈:上大学时,他有位好朋友格罗斯曼,备考时会把笔记本借给时常翘课的爱因斯坦,后来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相关论文,前言中有这么一句:感谢我的朋友、数学家格罗斯曼博士。爱因斯坦30岁时,还没有固定职业,好友居里夫人写了推荐信帮爱因斯坦在大学谋得教职。后来,居里夫人因情感问题遭到法国媒体的“讨伐”甚至众叛亲离时,爱因斯坦与她通信,提供支持。

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比我们想象的关系要紧密,他们个个都是天才,个个光彩夺目。这并不是历史的偶然:爱因斯坦的身边有居里夫人和罗曼·罗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都毕业于意大利的美第奇学院;盛唐的诗人彼此之间常有来往。历史上的天才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他们的出现更像是井喷。

天才聚集如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月光社成员,是一个具备一定场域的圈层结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而常人仅凭道听途说的一鳞半爪脑补成刻板印象以讹传讹。

天才成群地来,这个现象会引发我们思考,怎么才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好的学术环境到底什么样的?构成良好学术环境的因素有很多:有历史的思想资源、时代的环境,还有群聚效应,领跑者以及同侪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