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每到春暖花开之时,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吟诵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春》。走在河堤上,走在柳树下,走在花海边,散文《春》里面的句子,就会从学生、老师、学者,甚至是各路商贩的口中呼之欲出。

《春》这篇散文出自一代文学大师朱自清的笔下。我们都太熟悉朱自清这个名字了,因为朱自清这三个字似乎早已焊在语文课本上。我们可以在六年级学到散文《匆匆》,在七年级学到散文《春》,在八年级学到散文《背影》,在高一学到散文《荷塘月色》。这些散文都是属于课上要讲,早读要读,考试要考的内容,它们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朱自清的才华,还散发着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

可是,朱自清真的只爱散文吗?他写散文的缘由是什么呢?这些散文背后有他的哪些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人生,探索这位文学大师与散文的不解之缘,洞悉他的人生态度和革命精神。

1898年,朱自清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父亲朱鸿钧给他起名叫朱自华。“自华”取自苏东坡那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父亲对朱自清早就有了望子成龙的期待。

朱家是书香门第,父亲朱鸿钧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长。在朱自清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安排进入私塾读书。传统文化的薰陶,和父亲严厉的规训,让朱自清逐渐养成了温文尔雅、大方得体的文人气质。

1916年,十八岁的朱自清少年得志,考取了北京大学预科。所谓预科就是指知识还达不到上大学的标准,但可以给予一段时间来补习。一年后,朱自清如愿地成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一名新生。

在报考北大的时候,朱自清自作主张地改了名字。他把原来的“自华”改为“自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这句话出自《楚辞 ·卜居》,朱自清明确自己的做人原则,廉洁正直。他希望自己即使处于污浊中,也不与他人同流合污,而是永远地保持清白。

朱自清北大毕业之后,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教,并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朱自清并不是只爱散文这一种体裁,他曾写过近三百行的抒情长诗《毁灭》,还在1924年出版过诗集《踪迹》。

在1925年,朱自清在胡适的推荐下开始在清华大学任教,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30年,朱自清开始为叶圣陶主办的杂志《中学生》供稿。他所写的散文通俗易懂,主要的受众群体就是中学生。渐渐地,朱自清的散文出现在国文课的必修教材里。直至今日,朱自清的多篇散文依旧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曾有人批判说,朱自清的文字过于浅白,没有深度。关于这点朱自清早就做出了回答“能够在作品中充分表现自己的,便是永久的。”朱自清那些直抒胸臆的文字,简单明了的句子,充分地表达了他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是能永久存在于人世间的。

一篇《背影》,与父亲和解

朱自清是散文大家,这已经是现代人公认的事实。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朱自清的散文也遭受到了一些质疑和挑战。网上讨论最多的是散文《背影》里,朱父爬月台的场面。有人认为爬月台这样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建议在课文中删除掉。

这一场面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我们还需要了解《背影》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只有充分地理解了朱自清写文时的心情,才能懂得朱父爬月台这一段,是文章中多么重要的一笔。

散文《背影》里面的故事,发生在1917年,当时的朱自清已经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生。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散文中的开端,就交代了朱家祸不单行的人生转折点,为之后朱父的背影做以铺垫。

父亲朱鸿钧在1915年,升任徐州榷(què)运局长,相当于现在的烟草专卖局局长。朱鸿钧升官之后,悄悄在徐州纳了一房姨太太。但这件事让扬州老家的另一方潘姓姨太知道后,潘姓姨太就跑到徐州去闹,还闹上了当地的报纸头条,成为了一桩丑闻。

因为这件事,朱鸿钧被革了职,这也就是文中所说的“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由于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朱家开始没落,祖母气急攻心去世了。

所以,当朱自清回到徐州,他看到的是满院狼藉。朱自清自小与祖母关系亲近,对于因为父亲姨太之间的纷争,而导致家败人亡这件事,感到十分地气愤。朱自清认为这一切不幸的源头,都来自于父亲纳妾这一举措。为此,朱自清与父亲朱鸿钧产生了巨大的嫌隙。

处理完祖母的丧事,朱自清准备坐北上的火车去北京读书。而父亲也要北上去南京谋生活,两个人便同行。父子二人在浦口火车站分别时,朱父爬月台给朱自清买了些橘子,让他在路上吃。

当时父子俩的关系已经很僵了,所以父亲爬月台为他买橘子的场面,并不能打动还在愤怒中的朱自清。

在接下来的岁月中,父子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僵。作为封建大家长的朱鸿钧,不仅没有体贴儿子赚钱的不易,更是利用人际关系,将朱自清作为老师的全部工资都打在自己的账户中。父亲这一举动,让原本不满的朱自清对父亲产生了厌恶之情。

朱自清作为儿子也曾想主动缓和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他曾带着妻儿回扬州老家看望父亲。可固执的父亲却不肯让他们进门。即使在家里人的劝说下进了门,父亲也不曾和朱自清说过一句话。

朱自清之所以写下《背影》,选择与父亲和解,是因为在八年后,朱自清收到了来自父亲的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此时的朱自清,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他的内心是温和的,是包容的。他选择原谅父亲过去的种种,想到了父亲爬月台,为他买橘的背影。于是,他就提笔写下了这篇散文。父子之间的一切恩怨都在朱自清的笔下,化作成过往云烟。

在西南联大教书,传递抗战力量

朱自清的中年时期,处在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战争总是不断地爆发,人们的生命被随意践踏。有些学生觉得自己看不见希望,朱自清作为老师,一直在精神上引领着迷茫、不知所措的众多学子。

朱自清早已经摒弃宣言,专翀(chōng)实际。他总是跟学生们说:“不要时时活在回顾从前的黄金年代,也不要时时等待将来的奇迹,更不能及时行乐,现在是最可努力的地方。”

这其实也是朱自清对自己说的,在那个黑暗混沌的年代里,他要守住的是讲台,是学生,是自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着清华大学南迁。到了昆明,朱自清成为了清华、北大、南开合并的西南联大国文系主任。

有的学生因为抗战而放弃学业,准备踏入战场。朱自清会激动地给他们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对于抗日战争,朱自清从不悲观。他坚信,没有任何人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战胜一个数千年不死的民族。

文化,是无法被炮火所摧毁的。有些情绪悲观的学生,会问朱自清,“社会这么乱,将来怎么办?”朱自清只回答了一句:“谁让你是中国人呢!”是啊,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无数中华儿女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他们要守住自己的家。而朱自清和这些西南联大的师生们,都躲在深山里研究唐诗宋词,因为他们要守住自己的文化。

朱自清曾在西南联大教书期间,写过一篇叫《蒙自杂记》的散文。文中不仅描写了蒙自当地的民风,更是写出了抗战期间人们的家国情怀。

蒙自的城里最引人注意的是门对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对联。蒙自百姓家门口的很多门对儿的内容都是关于抗战的,这些抗战门对儿多了就造就了一种氛围。“叫在街上走的人不忘记这个时代的这个国家。”百姓们利用这种古老的形式宣传抗战建国,而朱自清把这种情境写在散文中,流传于世。

国难当头,朱自清从未沉浸在与世无争的心境里,他教授国文传承中国文化,他写散文表达百姓抗战的决心。朱自清的一腔爱国之情永远在他的笔下流淌着,而他自己的心也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依。

朱自清的后半生一直都在教书中度过,长期的伏案教学和饮食不规律,让他患有严重的胃疾。朱自清没有治疗的费用,只能寄期望于抗战胜利。他想着只要胜利了,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抗战胜利后,朱自清的背早已驼了,腰也弯了。回到清华校园的朱自清,胃病愈发严重,甚至会在课堂上发生胃痉挛。他本来就很瘦,只有九十斤,后来又瘦到七十八斤,但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工作。他时常自语,“来不及了”,“时间不够了”。

1948年,五十岁身体不足八十斤的朱自清,离开了他热爱的世界。

朱自清用一生的追求与奉献,回答了散文《匆匆》中最后的那一连串追问,“我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朱自清并没有白白走这一遭,他没有辜负时间,没有辜负国家,没有辜负成千上万的学生。他留下的一篇篇优秀散文,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精神旗帜,为众多人提供了友爱又坚定的信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