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羽絨被

舊羽絨服淘汰了,裏面的羽絨可都是上好的羽絨,扔了可惜,留着又佔地兒。

裁縫店裏舊衣改造的款式又不令人滿意,手工費也不便宜。

此物成了雞肋,一直想找到更好的利用舊羽絨服的方法。

最終在權衡下,決定把舊羽絨做成羽絨被這是最簡單又實用的好辦法了。

家裏的被子都是結婚時用棉花做的棉被。

那時候的人都興買上幾斤上好的棉花,自己絮上幾牀又厚又大的被子,越厚越彰顯家裏殷實。

上好的棉花也要託關係才能買得到。

記得那時我在棉紡廠上班,正好有近水樓臺的條件。

託了廠裏的熟人,買了幾斤棉花捎回老家 ,大伯子嫂熬了幾個通宵做成結婚的新被。

一蓋就是二三十年。

現在冬天家裏都有暖氣,屋裏溫度高,厚重的棉被又捂又悶,不太合適在暖氣房裏用。

如今基本上常年閒置在櫃子裏,現在成了壓箱底的存貨了。

如今不興棉花被子了,更不用自己手工縫製。

只要肯花錢,網上什麼材質的被子都有,既輕便又保暖。

一件上好的羽絨被價格也是不菲。

穿舊的羽絨服裏面都是很好的羽絨,衣服不能穿了,羽絨還有再利用價值的。

做個羽絨被一定不錯。

有了想法就開始翻箱倒櫃蒐集不穿的羽絨服裝。

找到一個過膝羽絨服,一條三十年前的羽絨褲,還有一個小羽絨服。

這三個羽絨服的羽絨量應該能做個單人羽絨被。

然後在網上購得一條兩米長一米五寬的專做羽絨被的被殼。

首先要把羽絨從羽絨服裏取出收集在起來。

剛開始沒經驗,看過別人自制羽絨被的視頻,也有模學樣的操作。

要先把羽絨服打溼,這樣羽絨在溼的狀態下不會到處亂飛。

把幾個羽絨服一股腦兒的扔到洗衣機裏,打開甩幹程序,先過一遍水然後直接甩幹。

剛剪開羽絨服的內膽就覺得後悔,因爲發現羽絨竟不是很溼,看是蓬蓬的,不知道是沒徹底浸溼還是甩的太徹底。

手一抓,羽絨太輕,動作略微大了點兒絨絮直接起飛。

最要命的手還溼着,一抓粘得滿手,拿不下來又不敢使勁兒甩。

一時間,羽絮亂飛收拾不及,一度到了失控的狀態。



不能慌亂,平靜如我,動作輕,一定要輕,心裏不停地告誡自己,稍有不慎羽絨就會飛得到處都是。

好在經過一頓忙乎,滿手的羽絨總是收拾到盆裏。

這樣不行,羽絨不夠溼,還得浸泡。

這回又放到盆裏,加水,擠壓出衣服裏的空氣,讓水完全吸收到羽絨裏。

這回再剪開,羽絨已經全部溼透,聚成了一小坨一小坨的,這回羽絨老實多了。

稍後的收集工作變得也越來越順利。

這三款羽絨服是不同時期不同價格買的,羽絨的質量也是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先收集的是過膝長款羽絨服。

裏面的羽絨顏色雪白,絨毛細小均勻,根本沒有一點雜色。這個羽絨服當時買的時候花了一千多塊錢。

第二個拆開的是大集上花了六十塊錢買的小羽絨服。

這個一打開,羽絨顏色真可以說是五顏六色的混合,羽絨還少的可憐。收集完一件衣服只有一小把兒的絨量。

最後是一件三十年前的羽絨褲。

這件羽絨褲還是當時弟弟剛參加工作在羽絨廠上班時買的。

這可不能叫羽絨服,應該叫羽毛服更準確些,裏面的羽絨明明是根根羽毛分明 ,羽毛的完整形態還健在,不像鴨毛到更像雞毛,顏色更是雜七雜八的。那場面如同殺雞時禿嚕毛兒的現場。

這畢竟是三十年前的工藝,在當時也是一件價格昂貴的好衣服。

只能說,隨着時代的進步技術也在不斷的革新發展。我們的生活也在不斷創新的技術裏享受着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

收集完成後,把羽絨分成重量相等的三十份。

用賣家給的一截PVC管,順着每格留有的小孔,插入底部,一格一格的裝進去就行了。

羽絨塞進去不能自動落進入,還缺個長棍捅一捅才能下去。

看看家裏也沒有這麼長的東西,用什麼能代替呢?

環顧四周,發現一個帶把兒的打掃高空的工具是一節一節的鋼管組合的。

這個東西正好,擰下一截,粗細長短都剛剛好。有了這東西幹活的速度也大大挺高了。

真是攻其事,必先利其器太有道理了。

家務勞動也有一定的好處,不僅培養動手能力還需要不斷的用腦,現在我都有些佩服自己的就地取材的能力了。

就等着拿到陽臺晾乾,期待完成的成品怎麼樣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