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往来需要双方的智慧

夜里一场暴雪,醒来一片阳光。蓝天白雪,美景如画。美篇发不出去评论,不如去看美景。边走边拍,心情十分舒畅。手机不时地震动着,似乎跟着凑热闹。其实不是,几个群的话题多是跟ChatGPT有关。

近来,ChatGPT(下称“小蔡”)的确出了些风头,引领一时风尚,似乎人人都想给“小蔡”发个指令,试试其能耐。然后,不是写文章,就是开座谈会,发尽议论。所有这类探讨都是有益的,起码促进了人们对小蔡们的认识和了解。但不时地也会显露我们潜意识中的一些惯性思维,比如先是把话往高里说,小蔡如何不得了,要替代各类人手啦。然后又把小蔡往低处拉,说是小儿科啦,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啦。基本是人类历来对科技创新反应的老套路。

还记得蒸汽机车出世时,有人赶着马车与机车比赛的图片和漫画吗?还记得有人骑着骏马与汽车比赛的镜头吗?那是拥有一身技能的人对新生技术的嘲笑,自然也给后人留下对他们的笑柄。面对小蔡的入世,又有多少人在重复着当年的意识与行为呢?

小蔡写文案做文书已经没多少可讨论的了,因为小蔡已实实在在地以自己的功力争取到立足之地。铺天盖地的例子显示,小蔡对成千上万普普通通的文秘文书及文案工作者的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后的路是改进人机往来的关系,改进工作的质量。

依然还在讨论的有小蔡能否创作文学作品,替代作家。好多人的试探显示,小蔡替代作家尚无可能。理由是缺乏个性。先说小蔡“替代作家”,这个概念本身其实很空洞。世上有那么多名作家,也有那么多平庸作家,没听说名作家替代了平庸作家,反而是一个名作家的出现会带来更多的平庸作家的诞生。小蔡来了,又会替代谁呢?我倒是觉得,一个小蔡的出现,或许会鼓励更多的人进入作家的行列。这种探讨如果说有意义的话,那应该是引起了更多的人的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学创作是怎么一回事。

再说文学作品的个性问题。个性需要很个别,又很突出,才能被识别。不说文学作品,说说人吧。芸芸众生中,有多少人显露自己的个性?当我们说某个人很有个性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中一定是有着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更多的人没有个性。或者即便有,也没显露出来。文学作品也一样,具有个性的文学作品并不多。就因为是小蔡的创作,就对其吹毛求疵,说没有个性,是一种非正常的心态。纵观当今人类的文学作品,缺乏个性的比比皆是。大量的作品是在模仿,是在跟风,是在照葫芦画瓢(名作家的很多早期作品也是如此,这是一个过程),不见得比小蔡的好,一样可以四处发表。那么,小蔡的作品缘何不可以发表,不可以被接受呢?现在的世界,讲求的是多样性,读者的口味也极其多样,没准就有喜欢小蔡的作品的。从多样性的角度讲,就算小蔡可以成为名作家,它又能取代谁呢?

更给小蔡添堵的是,还要把作家分成什么农民作家,工人作家,军人作家,还有的作家被叫作“学者型作家”,类别五花八门。有些人还搞出个理工科出身的作家,好像作家专属文科,理工科天生与文学无缘,一旦学理工的人创作了诗歌或小说,常常是欢声动地,自己也嗨得很高。这些莫名其妙的类别,你让小蔡怎么去取代?大可放心好了。

还有一个常见的说法,就是既然小蔡还不成熟(要看跟谁比),但又比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强大,那就建立人机往来,携手合作。这自然是必然的,这事已经发生,不是我们想不想的问题,也用不着我们来做这个结论。但由此引出的著作权/版权问题的确引起人们的思考,也值得思考,为日后做准备。思考值得,担心便无必要,纠纷也不会出现。人机写的归人,机器写的也归人。道理很简单,你要是在公司或工厂搞出创新,那是得归你老板的公司的。所以,你给小蔡下指令创作的作品,自然归你,而不归你用的小蔡。除非机器独立自主,无主人也无需人的指令,露宿街头,哪天半夜被冻醒了自动想起来要搞创作。那时,得先修改著作权法,因为现时的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是人。


似乎各行各业的人都对小蔡的到来过敏。我作为曾经的媒体人,对媒体人的反应比较关注。媒体界普遍认为小蔡还太嫩,尚不构成威胁。理由之一是小蔡接受的信息训练都是以往的,而新闻是针对刚发生的。媒体人特别喜欢强调所谓的“时效性”。听起来蛮有道理,其实不然,实时新闻报道仅仅是新闻工作的一小部分。记得当年在日报社当记者,做消息报道时,新闻通稿及全国性重大新闻来自加通社(CP, the Canadian Press),国外新闻也有统一报道口径。即时或突发新闻来自警方(媒体有监听警方通话频道,也与警方有专门联络渠道)和电视台。第二天报纸发行时,哪里还有什么“时效性”,读者早已通过电台、电视台(后来还有网络)知道了,订阅人或读者也没因为报纸新闻的滞后性而不看报了。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报纸承载更多的是非即时性的内容。而对即时性新闻,因有充裕的时间,报纸比电台和电视台可以做更广泛更具有深度采访报道和挖掘。

至于专题新闻、深度报道、新闻特写,包括追踪报道等,都没有那么严格的时效问题。说新闻报道个性化也是虚无的,当年大陆媒体集体性跟风港台媒体,哪有个性?后来又集体采用西方媒体的人物导向采访模式,抓住一个对象展开叙事,哪里有个性?包括五个W,包括倒金字塔格式,哪个不是模仿西方模版?多伦多的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教新闻稿写作,千篇一律的模式。本来国内的新闻有自己的特色,现在做完了西方媒体,再去看国内媒体的稿子,单看其模式就很难看下去。新闻的个性并非体现在消息报道上,而是体现在可以富有个性的专题新闻、新闻特写、跟踪报道及各类专栏中。这与前边提到的文学作品的个性一样,有个性的媒体人,才有个性化新闻作品。所以,小蔡能否挑战媒体人不在时效性上,也不在个性化上,而首先在于小蔡是不是具有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小蔡现在还是通用小蔡,将来可以训练成新闻专业小蔡,比如叫新闻小蔡。现在我们这些不是新闻专业毕业,就是在新闻界摸爬滚打一辈子的人说一个非专业的小蔡不行,未必有点不切实际了。 小蔡需要媒体人的接受,爱护和栽培。

小蔡拥有了新闻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后,还要具有采访的能力,主题挖掘的能力,以及能够根据报道内容需要,甄别选择采访对象的能力。即便实时报道,也需要采访。模仿西式报道,更需要采访。要知道,哪个记者手上没有几十上百的名片或社区人物信息,还要加上临时搜集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最关键的是,小蔡能否接受到高质量的指令或要求。从网上大量的对小蔡进行报道能力的测试看,发出的指令都是非常不专业的,甚至是简单粗暴的,尽管指令多是专业媒体人发出的。那么,如何开发、优化给与未来的新闻小蔡的指令,是新闻界(其实是所有使用小蔡的人)面临的实际问题,高质量的输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小蔡的高质量的输出。

我们需要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每个人每次做事,都是处于特定情境中的。只有符合该特定情境的指令,才容易被我们理解和接受,才能去执行。然而,仔细考察一下网上给小蔡出的五花八门的指令,哪一个提供了特定的情境?这很容易让我想起一些类似的往事。当年,一些被职高生或中专生把持的财务部门,见到来了大学生,本能地自我保护起来。在不给大学生任何有关信息,不教给大学生任何相关操作的前提下,便让大学生做这做那。大学生做得一头雾水,得到的是发指令者的嘲笑,笑大学生什么也不会。

如今的小蔡们大体上处于类似的状况下,一肚子墨水,缺乏实际操作知识和经验,还有一个不大友好的工作环境。小蔡不论落到谁的手里,不论它拥有多少知识,不论它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强大,在使用它的人的手里,它都是一个小白。我们需要为它即将给于我们的服务提供它所需要的情境,而不是随意地发出一个让小蔡莫名其妙的指令。(关于指令的话题需要专门讨论)


说到这,突然想到近来美国有些媒体追究小蔡娘家(OpenAI),指责其利用媒体的文章训练自己的子女,有些不地道,要求人家付费或赔偿。照这个说法,各大学校(包括中小学)及培训机构利用媒体文章教学或搞培训,是不是也得给那些媒体付费呢?这就不单单是担心小蔡取代媒体人的问题了,而是要群起扼杀小蔡于出道之际。自由竞争早已死亡,剩下的只有垄断,甚至是动用国家机器的垄断。微软已因类似情况而被起诉,那么,是不是所有自己作品被用来训练人工智能写手的作家们也群起起诉呢?

那我在这里写下的文字会不会被用来训练小蔡呢?用就用呗,我巴不得小蔡们能快点学得像我一样地写作,并富有我的写作风格。人机往来交流势不可挡,促进技术进步本来就是地球人应该做的,为什么要学一些美国人那套千方百计扼杀别人技术进步的霸道行为呢?

--

小时候,最爱吃父亲手擀的面。每当父亲开始擀面,就趴在案板前,聚精会神地看着小小的一坨面在父亲的擀面杖下面一点点地魔术般地变成大大圆圆薄薄的面皮。然后,又在父亲的刀下变成长长的面条。转眼在母亲的手里变成了鲜美的蚬子面,虾仁面,或者鸡汤面,炸酱面。20多年前吧,有一天,山东家的燕姐给买了压面机,说可以用它来做面条,父亲不屑地表示不用它,说压面机压出的面怎么也不如他擀的面好吃;母亲说压出的面皮怎么可能像手擀的面皮那么有劲道,我百分百地信父母的话。可多年之后,压面机成了家里做面条和包饺子的主力。每次说要吃面或吃饺子,母亲都催着我们快把压面机拿出来。

有一天,逛“大多百”超市时,忽然看到了压面机。哎呀,多年前的往事忽的涌上心头,那个感慨,真的令人唏嘘不已。如今,依然有很多人手擀面,可压面机也进入很多家庭,在减轻着人们的劳作,提高着劳作的效率。更不要说各类高科技支持的烹饪器具了。谁与这些高科技烹饪用具往来密切,互动互学,谁就得益。比这一切更有智能与智慧的小蔡呢?更需要我们与之往来互动,相互关心,相互学习,才能实现最佳的互惠互利。

小蔡啊,努力,风雪过后是阳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