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一世界》:這是才子的世界

《一詩一世界》是一套關於古詩詞的書。一首詩,不僅僅是一首詩,它還是詩人情感的抒發,是詩人過往生活的積累,是詩人面對現實的價值觀。

這套書精選三百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詞,作者們從古詩的背景、歷史、詩人故事等方面出發,全面解析古詩詞的內涵及深意,讓讀者更瞭解浪漫的詩意美學。

一說到詩人,首先想到的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不管路多麼難走,總要堅信風雨過後有彩虹。時運不濟,但要調整心態,今年不行,來年再戰。

李白的心態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李白的豪邁是刻在骨子裏的,李白的才華在他的詩詞裏大放光彩,流芳百世,經久不息。

與之並列的詩聖杜甫,戴建業教授曾說年少時不喜讀杜甫,因爲他所處時代寫的詩比較沉重,年齡大了才知道他的偉大。

其實杜甫也有另一面的詩詞,“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喝酒似乎成了詩人們最喜歡的事情。在酒桌上輾轉推杯,不如意事常八九,在酒裏化作烏有,藉着豪邁的勁兒,寫下的詩詞不再少數。

課本里學過的古詩,認識的詩人,一抓一大把,“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張若虛,“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蘇軾,“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秦觀,“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辛棄疾,真的太多太多了,數不勝數。

觀縱全書,詩人寫的世界,大概包含天地、花草、宴席等生活事物,抒發詩人追求自由、功名、愛情等情感,凡此種種,離不開一個情字。

愛而不得,離別傷痛,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歸隱山林,居無定所,可能這一切都是隨着詩人浪漫的情懷所留下的痕跡,我們只能從文字的點滴去猜測古人的生活。

讀過很多詩後發現一個問題,大多詩人保持着讀書人的清高,卻有一顆“學而優則仕”的想法。不管是家族顯赫,還是寒門子弟,都在拼命走上同一條路。

不過考取功名,並不是一件順利的事兒。如同鯉魚躍龍門,縱有一身才華,可魚兒那麼多,你並不一定是躍過龍門的那一個。

有40多歲才考取進士的孟郊,就是那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孟郊,有一考成名的蘇軾,考取功名只爲大展宏圖爲國效力,可是官場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太多人情世故與勾心鬥角,他們看清朝廷的本質後,大多生出一股歸隱的心思。

有的人是真歸隱,“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的陶淵明,幾經周折,最後“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管他會不會種地,反正“羈鳥念舊林,池魚思故淵”,迴歸自然總是好的。

還有的人是隱一段時間,如果有人找他做官,他感覺自己又有用武之地,還是可以再入俗世拼搏一番。

也有例外,“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唐寅,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本來以爲才情足以施展身手,卻不曾想命運弄人。

十六歲的唐寅一舉考中蘇州府試第一名,不久後父親去世,家道中落,親人接二連三離世,從此一蹶不振,在好友的鼓舞下,好不容易振作起來,參加科舉,考官看到試卷後大爲讚賞,脫口而出“這定是唐寅、徐經的卷子!”,導致唐寅捲入科場舞弊案,獲罪入獄。

哐的一下,砸得唐寅眼冒金花,再也不敢踏足官場。他只願做一個桃花庵裏的桃花仙。

正德九年,寧王親自登門邀請唐寅出山,本來之前他再三拒絕,這次寧王親自出馬,他是無處可躲,只得應承下來。當他發現寧王的行爲不太對勁時,竟裝瘋賣傻,不在乎別人的閒言碎語,求得迴歸故里,保全性命。

個人有個人的命,他們或許追求一樣,但在命運的輪盤裏轉動,經歷的不一樣,就有了不同的感悟,寫出不同的詩篇。

讀着讀着,你會發現,詩裏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在《一詩一世界》這套書裏,讀者不僅可以領略詩詞的趣味,還可以讀懂詩人的情懷。

把書放在牀頭,興來讀上一首,看詩人的故事,品詩詞的意味,興盡晚入眠,祝君有好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