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尊重、陪伴

      孩子的教育,除了学校的教育外,家庭的教育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小学阶段是走读的,在家的时间比学校还长,所以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家庭教育如此重要,那接下来就谈谈个人对此的一点感想。

      由于工作经常要出差,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就相对较少,所以感觉有愧于孩子,偶尔早上也会送孩子去校园,提着那沉甸甸的书包,想起自己那时小学,基本就是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加上作业本,书包重量估计现在三分之一都没有,由此可见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要比父母辈重了不少,想必每个孩子的父母都有相同的感受。

      以上提到书包沉,那放学后的作业也相应地比我们那时要多,网上时不时看到父母辅导作业而大发雷霆的,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一定要有耐心,注重言传身教,要严格要求自已。不能自己玩游戏刷视频,却要求孩子努力预习复习,孩子的天性是贪玩的,看到父母在玩,他那幼小的心灵肯定会萌动,这个就是父母的原因而不能责怪孩子,而更应该自我反省,身教远远重于言传,所谓行动远胜于言语。

      想起自己小学那会,周末早上出去抓鱼抓知了抓松鼠拍花纸玩弹珠等,一玩就是一天,真可谓无忧无虑的童年。小学5年级买了小霸王学习机,没有用来学习却买了好多游戏卡,和小伙伴们玩的不亦乐乎。童年的回忆应该是无忧无虑简单快乐的,因为那个童年最终会长大而肩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有个美好童年的回忆是如此重要,因为他们长大后也会遇到困难会难过会悲伤,有个美好的回忆能更快地走出悲伤而更加勇敢坚强地面对未来迎接挑战。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人口不断地聚集到城市中。很多孩子都没有亲自体验播种、插秧、收割,但我们可以带孩子去爬山涉水亲近大自然,去认识不同的农作物,不同的植物、动物,继而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信仰。


        生活在城市中,可能同一小区同一幢楼同一层的邻居都没有怎么沟通,小孩基本就和父母家人沟通,当然同班同学关系好的会一起约了玩,由于没有很多玩伴引发孩子无聊而把好多时间花在手机电视上,这个是另外一个需要父母关注的问题,父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陪伴的时候不要老看手机,最好自己也是捧着纸质书本陪伴,孩子看着父母在学习,那么孩子当然也会模仿父母的样子沉下心来学习。

        接下来谈下孩子偏科的问题,他可能不喜欢语文或者数学甚至不喜欢所有主课而是喜欢画画音乐或者运动,想必这个结果很多父母都会很苦恼,对于这样的情况,不能放弃主课的学习,也不能强求他学的多好,适当的关注孩子的兴趣。教育不光是文化科学,所谓德智体美劳,德育是灵魂,品德过关,人生不会太差;体育是根本,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有精力去做事;美育是精神层面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地充盈;劳育更加偏向于社会分工,学习后最终都会踏入社会,而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而创造价值。

      最后讲个音乐人朴树的故事,朴树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他的平凡之路、生如夏花、那些花儿等都被人们广为传唱。而他的音乐之路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爸爸濮祖荫是“外太空”泰斗,母亲也是北大教授,他们没有要求朴树一定要走学术这条路,在大二退学搞音乐的前提下,依旧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且付诸行动去支持。濮祖荫在全力支持儿子的梦想时,他利用去德国学术交流的机会,花掉几个月的工资为朴树买了把不错的吉他。

      朴树成名后,曾有人问濮教授:“儿子没有走您的路,您没有阻挡吗?”濮教授回说:“我自己不懂音乐,但我尊重孩子的兴趣。音乐是他的生命,正如学术是我的生命。”

      如此文化水平的父亲,没有因为儿子选择大学退学而痛斥,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此的心胸,这才是父母该有的姿态。

      对于孩子的缺点要去包容去开导而不是责怪,对于他的爱好,主动地去接触去学习从而更好地陪伴孩子,就像朴树的爸爸,知道朴树喜欢音乐,就主动去学习小提琴来增加共同话题。如此忙碌却不忘陪伴,而我们也需要向朴树爸爸学习。

      孩子是我们的宝贝,是祖国的花朵,我们需要给与孩子多一份的理解,多一份的尊重,和多一份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家的温馨和包容。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尽力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人输送给社会。


      后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搞学术科研,社会需要分工,需要农民种出可口的粮食,需要工人制作舒适的衣物,需要音乐人创作动听的音乐,需要画家描摹美妙的画卷,如此社会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美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