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總是討好別人?

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老好人”,對別人的要求從不拒絕,即使心裏已經滿心不願,但是還是不會拒絕。

這種人到底有什麼心理狀態呢?

第一:作怪的“好人情節”。

在人童年時候,如果行爲叛逆,就會被家長老師教育批評,認爲是壞孩子;而當表現出服從,就會得到讚美:這真是個好孩子。

而在孩子內心,要做一個好孩子成了一種情結。當在受教育過程中,又被教導要做好人,這樣纔會被周圍的人認可。

如此這般,在不斷的教育和引導下,做好人逐漸成爲一種信念,成了人性格的一部分。

第二,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

身材有點肥胖的小A總是喜歡和高高瘦瘦的小B在一起,即使在一起玩樂時,小B對她頤指氣使,各種看不順眼。但是小A依然樂此不疲。究其原因,小B是唯一一個沒有當面嘲笑過小A身材的人。而且把她當朋友。而小A這種通過討好別人。取悅別人的方式來建立自己的信心和尊嚴的行爲。就在於她的自卑心理。

通常,每個人都會有點自卑心理,這種自卑來源是多角度的。而最普遍的來源於自身的一些缺陷和不足。生理上的缺陷如個頭矮,肥胖等,心理缺陷則比如知識貧乏、沒錢等等。

其實,真正的缺陷並不在於這些,而在於採取的對應策略。不要通過討好人來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要知道“面子是自己掙的,不是別人給的”。

第三,付出成了習慣

有些大師告訴世人,要學會接受,付出。但是接受太多,付出太多,並不見得是好事。

生活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幫同事帶早餐,一次兩次沒問題,三次四次五次以後,當有一天你沒有幫他帶時,這就成了你的問題。習慣這個東西,就和時間一樣,具有改變一個人的力量。所以,要學會拒絕。

第四,認爲苦勞就是功高

這個事情在公司也是很常見。爲了證明自己的價值,獲得更多的收益,我們都有加班的習慣。

事實上,做得多不等於價值大。做得多有時還可能會壞事。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雖然在辦公室不可取,但不可否認的是,做得太多,壓力會更大。

而當做得一切得不到認可時,有時候會有這樣的感慨:“做了這麼多,勤勤懇懇,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不說功而歷數自己的苦勞,這實際上就是:“做得多等於價值大”的體現。而這恰恰是一種錯誤的認知。而我們需要修正這種“苦勞”情節。拒接這些損害身心健康的壓力。

第五:內心不夠強大的人

同事小A要結婚了,小B是新進員工,和小A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當小A將請帖給小B時,她雖然百般不願,但是還是參加了A的婚禮。

而B恰恰是內心不夠強大的人。如果直接當面拒絕又怎麼樣呢,因爲內心信心不足,抹不開面子導致她現在這個樣子。

其實,“老好人”是種“病”,需要及時治療。人不是聖人,需要有一定的原則,忍耐也需要有一定的限度。要知道顧慮太多也是一種煩惱。

所以,請放下內心糾結的那些小九九,遵從本心,活出自我。不要事事“老好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