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经典全集》——永不过时,常读常新的冷面热心“嘴替”

除了被戳中内心阴暗私密角落的人,又有谁会不喜欢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呢?


那是现实世界里,真正能用一支笔擎出世间正义的爽文男主,他拖着我们去直面那些自己都不敢窥探的对内心劣根性的批判,酣畅淋漓地把这世间见不得光、说不出口的东西都骂了个遍:由此许多人认定,他确实不是世俗意义上那些情商很高的人,否则他早就可以拿着别人想要让他封口默许他的大笔银元,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富裕生活。


可他偏偏要说,还偏要替更多没有话语权、没有那么好的文笔、明知道理却说不出的底层人说,替我们现今仍然被困在他早就看出的、却还是暂时没有解脱困境中的人来说。


他也自嘲,呐喊这几声有什么用?他也曾在接触到现今的理论后,踟蹰于自己从头学起是否来得及。但他隐藏不了自己一颗火热的心,要痛斥这世间那么深,那么厚的黑暗。他的悲悯穿越了时空,痛恨那些让人们失去自我的现实和无奈。让今天的我们看了之后仍能感觉到自己因他的文字,能够被安慰,被唤醒。让我们暗中积攒着勇气,想着也许有一天,自己能和那些曾明里暗里遇到的不公平争一争。

所以,他笑对雷峰塔的倒掉应对的“求十全十美”的老封建们,伤感于当时的跳梁小丑们“这一种奴才式的破坏,结果也只能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他借“国骂”,笑谈人们仰仗身份地位造成的更多不公,“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他甚至在黄埔军官军校讲话时(实话说,没想到先生还曾有这样的高光时刻),而先生当时的指斥,现在也可以用在那些“悬浮剧”上,“在现在,有人以平民——工人农民——为材料,做小说做诗,我们也称之为平民文学,其实这不是平民文学,因为平民还没有开口。这是另外的人从旁看见平民的生活,假托平民底口吻而说的。”先生看不惯明面上做朋友、暗地里捅刀子的帝国败类时的犀利反讽,现在用来说他们还是痛快至极,“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对于现代人总要立高于自己实际能力的人设,分不清骂杀和捧杀的人,先生也俏皮地说道,“以学者或诗人的招牌,来批评或介绍一个作者,开初是很能够蒙混旁人的,但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


有人恨先生,怪他偏要提出在墙壁开一个窗户,觉得那会让本来已经麻木等死的人们即便清醒了也无从下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在现在的时代里,如果我们的心已经是一堵千疮百孔的破墙,上面开着一个不很分明、但好歹能透进一些光亮和新鲜空气的窗,那这扇窗户终究有一天会被更多努力去拆除窗框,去打破隔膜,直到被开明看待外界的人们开拓成一扇通向未来的门,走出一条先生也盼着我们走出的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