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长衫

“如果没有上大学,好我一定会心安理得的去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这是最近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高学历仿佛成了孔乙己的长衫。经历过高等教育,但是在现实工作中,难以实现抱负的我们自己,仿佛成了孔乙己本人。长大了发现书中人物可能映射出自己的影子,是很悲伤的一件事吧。说实话,对于这种观点,我真的难以赞同。

我其实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情。年少时的凌云壮志不再,生活的一地鸡毛成为常态。但是如果因此去否认读书的意义,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彼时孔乙己是一名落魄的书生,但他面对生活的窘境,宁愿行窃,也没有想过依靠双手去改变局面。他选择去丁举人家里偷书被抓,双腿被打折,最后彻底消失在人们的嘲笑声中,这样的结果,决定他命运的是学过的知识吗?可能有所关系,但绝对不是因果关系。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悲剧人物——别里科夫。这是我们高中学过的《套中人》的经典角色。他是一个教希腊语的老师。他不仅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古板保守,同时还试图掌控周围的一切,拒绝新事物的发生,最后在惶惶不可终日中走向末路。决定别里科夫命运的是他掌握的知识吗?同样可能有所关系,但绝对不是因果关系。

事实上呢,无论是孔乙己还是别里科夫,他们所谓的脱不掉的长衫、挣不脱的枷锁,是他们所学习的四书五经、希腊语吗?显然不是阿,我们只需要用一个简单的逻辑互换就可以对他进行质疑,并非所有学习过这些技能的人,都成了孔乙己或者是别里科夫。这两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物,注定成为悲剧的一个主观原因,就是他们固步自封,逃避现实,拒绝新事物。从这一点来看,他们的失败,与读书这件事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与他们的价值观和行动力关系更大一些。

当然,我也很理解,每一个热点话题的背后,都有很多的共情和共鸣。这几年大环境的不如意,让人难免低落,但是因此去质疑读书的意义否定学历的价值真的很不明智。

那些自负又自卑的人,无论读书与否都会过得很矛盾。否定知识,否定学历的其实很多都是有知识有学历的人面对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自嘲。如果这真的是长衫,就连你的抱怨和牢骚也发不出现如今这样强的声音吧。

无论是怎样的生活,矛盾都会存在,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是孔乙已吗?或许某个时期、某个时段、某个场合确实是,但是书本的知识亦或是生活的阅历,赋予了我们一些能动性。这些能动性使得我们有能力去及时纠正自己的心态。读书人也不仅仅只有孔乙己,像《平凡的世界》里从农村走出来的读书人孙少平。他年青有朝气,当然他也有过自卑和矛盾,但他走出学校之后没有好高骛远,他脱下长衫走向煤矿一线,历经各种磨难之后,依然做那个勇敢的追梦人。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每每在我困顿的时候,都激励着我。学历和知识不是脱不掉的长衫,对生活的逃避、妥协和无止境的消极才是。话又说回来,风雨之路,道阻且长,有件长衫未必不好,那怕衣衫褴褛,仍可遮风挡雨阿。放下心中的包袱,勇敢热情的去拥抱生活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