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除了姓名,還喜歡取“字”,古代的皇帝有沒有字呢?

姓名,是人類爲了區別彼此而設定的符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名,而且,對於中國人來說,姓名通常包含了很多寓意,比如白居易的名字就是他祖父所取。

當時正逢亂世,所以祖父借用《禮記》中“故君子居易以俟命”這句話,希望他長大後免遭禍亂,能夠輕鬆地安居樂業。

古人除了姓名,還喜歡取“字”,比如白居易“樂天”號“香山居士”,“樂天”這個“字”,應該是出自《周易》的“樂天知命”,意爲樂觀地面對人生命運。

在之前的節目當中,我們有分享過古人的“字號”,一個出生以後,通常先有乳名,兩三個月以後,由長輩或老師取一個學名,也就是正式的姓名;長大以後二十歲行冠禮的時候,由參加冠禮的人當中有尊崇身份的賓客來根據他的學名取“字”。

這個“字”,通常來說都是由“名”派生而來,關聯緊密,字對名有表述釋義的作用,所以也叫“表字”。

一個人取了字以後,就代表他已經是一個成年人,爲了表示尊重,同輩之間通常都會以字相稱,比如曹操字“孟德”,當時都稱他爲曹孟德,而不會直呼其名。

古人取字的傳統,有着幾千年的歷史,甚至女子也可以取字,比如唐代女詩人薛濤字洪度,這一點倒是男女平等。但奇怪的是,古代的皇帝,卻很少有字。

有人會說不對呀,曹操曹孟德不就有字嗎?但是曹操從嚴格意義來說不算皇帝,雖然他是魏武帝,但卻是他兒子曹丕稱帝之後追封的太祖武皇帝。

那麼古代的皇帝到底有沒有字呢?只能說大部分都沒有字,至少在史書上記載有字的皇帝,是極少數。哪些皇帝有字呢?

舉幾個例子,漢光武帝劉秀,字文叔。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他雖然貴爲劉邦之後,卻因爲推恩令的實施家族沒落,他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所以劉秀的成長,完全是按照普通人的軌跡,出生取乳名然後學名,長大成人後取字,後來通過宛城起兵,31歲登上帝位。

除了劉秀,還有唐高祖李淵字叔德宋太祖趙匡胤字元朗明太祖朱元璋字國瑞,這些皇帝都有字,這麼看來,歷史上有字的皇帝也不少,但是大家發現沒有,以上這些有字的皇帝有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開國之君。

爲什麼他們都有字?是因爲他們在當皇帝之前還是個普通人的時候,就已經取好了“字”,所以這些皇帝有“字”並不奇怪,畢竟他們取字的時候也想不到自己將來會當皇帝。

唐高宗李治,是歷史上爲數不多有字的皇帝之一,他的字叫“爲善”。李治不像劉秀朱元璋這樣的開國君主,他繼承的是唐太宗的皇位,事實上,李治一開始也沒想到自己會繼承帝位,因爲在他之前,還有李承乾和李泰享有優先繼承權,只不過這兩人相繼被廢,才輪到李治。

還有宋朝的十任皇帝趙構,趙構字德基,他原本是一個不具備繼承帝位資格的皇室宗親,由於靖康之變禁軍俘虜了徽欽二宗和他們的直系子嗣,趙構纔在21歲的時候得以被擁立。

從李治和趙構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之所以有“字”,是因爲按照正常情況他們無法繼續帝位的,後來當上皇帝是陰差陽錯機緣巧合,所以在成長過程中,李治和趙構同樣是按部就班,成年取字。

除了開國皇帝和李治趙構這類皇帝以外,其他有字的皇帝就實在不多,當然三國時期和曹魏的很多皇帝都有字,比如劉備字玄德,曹丕字子桓,曹叡字元仲,不過這些都不算大一統王朝的皇位,屬於特殊情況。

那,爲什麼古代皇帝有字的不多呢?這就又要說回到“字”的用處,古人一般用“字”來稱呼某人以示尊重,但是皇帝的身份至高無上,除了他的父母長輩以外,其他任何人都只能尊稱爲皇上、陛下、聖上,這個時候他取個“字”毫無意義,因爲沒有人敢叫他的字。

所以大部分的皇帝,都不會取“字”,即使取了“字”,當時撰寫史書的人也不一定敢毫無忌諱地記錄下來,這才導致今天我們看到的大部分皇帝都沒有“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