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氯氣管理的變遷,看安全生產的重要

我是一名化工生產一線的老員工,這些年來,我耳聞目睹了我們國家在化工安全生產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以及我們身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國家“以人爲本”的人文關懷,更加樹立了安全生產的信心和搞好本職工作的決心。

記得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工廠生產殺蟲雙和乙基氯化物等產品,這些主要產品都要使用到氯氣。那時候,雖然我們也知道氯氣是一種有毒有害的氣體,但對於一些相關的防護措施瞭解得並不多,大家的安全意識普遍淡漠。

那時候工廠裏還沒有使用叉車,每一次加長的卡車將氯氣鋼瓶運來,搬運工們在車尾搭一根枕木,下面再墊一隻輪胎,車上的幾個人一使勁,滿裝氯氣的鋼瓶就沿着枕木滾落下來。現在想來,這種原始的搬運形式其實是很不安全的,一旦瓶嘴損壞,後果不堪設想。卸下的鋼瓶並沒有及時存放在倉庫裏,而是橫七豎八地堆放在空場上,四周用簡單的柵欄圍着,像是一處臨時的牛欄。

通氯的鋼瓶用葫蘆吊裝到秤臺上,開關閥門,完全依賴手工控制。那時候也沒有設計汽化器,一根皮管牽引到鋼瓶上淋水,就算是簡單的安全措施了。在通氯過程中,操作工必須時刻留意鋼瓶的溫度和壓力的變化,夜班來回巡視,很是辛苦。如果疏忽大意,出現原料倒吸緩衝罐的現象,就會引發重大事故。在長年的通氯生產中,大家最擔心的就是發生氯氣泄漏。畢竟,氯氣泄漏的危害不言而喻。

記得有一年秋天,車間裏一隻鋼瓶的瓶嘴受損,突然發生泄漏,大量的氯氣立馬噴湧而出。操作工猝不及防,一時手足無措。刺鼻的氣味瀰漫開去,現場的人員只得緊急撤離。關鍵時刻,生產科長拿一條毛巾捂住口鼻,奮不顧身地衝上前去,憑一己之力奮力將鋼瓶推入了一旁裝有鹼水的應急池中,化解了一次重大險情。事後人們發現,因部分氯氣泄漏,一對從廠區外路過的父子在誤吸入少量氯氣後,出現了輕微嘔吐和頭暈的症狀,一片莊稼的葉子更是全部枯萎,至此氯氣的危害讓大家觸目心驚,心有餘悸。

進入新的世紀,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化工生產也迎來了全面的升級和提升。落後的生產工藝得以淘汰,一些安全措施與制度更加完善。現在氯氣仍然是我們公司的生產原料之一,我們已經有了專門的汽化間,通氯過程實行全自動化控制,現場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大爲減輕。公司建有專用的滿瓶和空瓶倉庫,倉庫裏起重設備、應急池、攝像頭和氯氣探頭一應俱全,大門實行雙人雙鎖管理制度。

爲了加強員工的安全防護意識,公司對員工進行三級教育培訓,各級生產管理人員牢固樹立“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的觀念,安全意識空前加強。公司還不定期進行氯氣泄漏專項應急演練,這些年來,筆者就曾經多次參加過這樣的演練。演練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汽化間一操作工在進行氯氣瓶換裝的工作中,發現一瓶嘴受損,氯氣泄漏嚴重,現場緊急處置未果,他馬上用對講機向當班班長彙報:汽化間1號鋼瓶氯氣泄漏嚴重,閥門無法關閉!

與此同時,自動化中央控制室的值班人員通過攝像頭也發現了汽化間氯氣泄漏的情況,並在對講機裏發出呼救。當班班長和車間主任迅速趕到現場,並馬上將情況向生產副總彙報。生產副總立即宣佈啓動氯氣泄漏應急預案。瞭解到現場無人員中毒,無人員受困,車間主任馬上組織車間人員撤離,撤離方向爲上風向的1號集結地。

因氯氣探頭報警,汽化間的自動門此時已自動關閉,阻止氯氣外泄,大型抽風機隨之工作。現場馬上有人拉起了防護隔離帶,阻止無關人員進入。身穿防化服,身背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的兩名搶險人員馬上進入現場,他們利用鏈條式的堵漏器材,現場進行緊急處置。15分鐘後,他們堵漏成功,撤離現場。

擔任現場總指揮的生產副總馬上通知化驗人員進入現場,對空氣進行採樣化驗。現場空氣經化驗人員檢測合格,險情終於解除,應急演練圓滿結束。

每一次參加這樣的應急演練,我就有一個感觸:如果當年的那位生產科長有我們今天這樣的救援設備,他就不會將自己置於毒氣之中,毫無防護地冒着生命危險完成那樣的壯舉了。現場的操作人員如果經歷了這樣的應急演練,在遇到類似突發事件時就會臨危不亂,有條不紊地完成搶險處置,從而保障集體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我們的事業也在不斷前進。這二三十年來,隨着國家對氯氣使用和其它各種安全制度的不斷規範與完善,它大大增強了我對安全生產工作的信心。作爲一名化工人,我時刻牢記“安全生產,警鐘長鳴”的警示,以實際行動踐行安全生產職責,爲公司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