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鷹的重新定義之五十二

我們爲什麼要重新定義呢?在生存與夢想之間該如何取捨?有着太多的人正如那首歌中所唱,“我把我的夢想賣了三兩三,換成了竈臺間的一日三餐。”但也有人不一樣,既獲得了生存,又求得了夢想。這個“只有在貧苦和不幸的環境中,才能使人活得更加堅強”的人是誰呢?他叫範特霍夫。他從小在農村長大,他當過送奶工,大學畢業時無職可求,只能落拓於烏得勒支獸醫學院。當時他的夢想是化學家,一個連自己都養活不了的神聖職業。但是他成功了,一個榮獲了第一屆諾貝爾化學獎的送奶工。在這之前,在1875年,他發表了《空間化學》,宣告了立體化學的誕生。但德國有機化學家柯爾比,一位不思進取、倚老賣老的長輩,對他進行了惡毒地人身攻擊。“有一位烏得勒支獸醫學院的範特霍夫博士,對精確的化學研究不感興趣。在他的《空間化學》宣告說,他認爲最方便的是乘上他從獸醫學院租來的飛馬,當他勇敢地飛向化學的帕納薩斯山的頂峯時,他發現,原子是如何自行地在宇宙空間中組合起來的。”這還不夠,他還親自登門辱罵。如果我們遭遇了這些,我們會怎樣呢?一蹶不振還是歇斯底里?不,活得更加堅強的範特霍夫都沒有。在老柯爾比怒火稍息的時候,他侃侃而談詳細耐心地講解了他的理論,最終奇蹟發生了,老柯爾比不但道了歉,而且還邀請他去德國科學院。成名之後的範特霍夫一如既往樸實寬廣,並沒有像瓦特與道爾頓那樣睥睨得志打擊後輩。一個叫阿倫尼烏斯的年輕人推翻了法拉第的權威創立了關於溶液的電離假說,在大多數人拍磚的情況下,只有他和另外一個化學家熱烈歡迎。後來他們三人共同開創了一門新學科,名爲物理化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