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信息化和信息系統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信息的特徵(掌握)

1、客觀性
2、普遍性
3、無限性
4、動態性:信息是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5、相對性
6、依附性:
1)信息是客觀世界的反映,任何信息必然由客觀事物所產生,不存在無源的信息。
2)任何信息都要依附於一定的載體而存在,需要有物質的承擔者,信息不能完全脫離無知而獨立存在。
7、變換性
8、傳遞性:信息在時間上的傳遞就是存儲,在空間上的傳遞就是轉移或擴散。
9、層次性
10、系統性
11、轉化性

信息質量屬性(掌握)

1、精確性:對事物狀態描述的精準程度。
2、完整性:對事物狀態描述的全面程度,完整信息應包括所有重要事實。
3、可靠性:指信息的來源、採集方法、傳輸過程是可信任的,符合預期。
4、及時性:指獲得信息的時刻與事件發生時刻的間隔長短。
5、經濟性:指信息獲取、傳輸帶來的成本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6、可驗證性:指信息的主要質量屬性可以被證實或證僞的程度。
7、安全性:指在信息的生命週期中,信息可以被非授權訪問的可能性,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

信息的傳輸模型(掌握)

信息的傳輸技術(通信、網絡等)是信息技術的核心
1、信源
2、信宿
3、信道:傳送信息的通道,如TCP/IP網絡
4、編碼器:對編碼信息進行加密再編碼,如量化器、壓縮編碼器、調製器等。
5、譯碼器:把信道上送來的信號(原始信息與噪聲的疊加)轉換成信宿能接受的信號,可包括解調器、譯碼器、數模轉換器等。
6、噪聲

信息化的五個層次(掌握)

從小到大的5個層次
1、產品信息化
2、企業信息化:生產製造系統、ERP、CRM、SRM
3、產業信息化
4、國民經濟信息化
5、社會生活信息化:智慧城市、互聯網金融。

信息化(瞭解)

1、主體:全體社會成員,包括政府、企業、事業、團體和個人。
2、手段: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先進社會生產工具
3、途徑:創建信息時代的社會生產力,推動社會生產關係及社會上層建築的改革。
4、目標:使國家的綜合實力,社會的文明素質和人民的生活質量全面提升。

信息化體系六要素(掌握)

1、信息資源:核心任務
2、信息網絡:基礎設施
3、信息技術應用:龍頭、主陣地
4、信息技術與產業:物質基礎
5、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
6、信息化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保障

信息系統的生命週期(掌握)

4大階段:立項(系統規劃)、開發(系統分析、設計、實施、驗收)、運維(系統運行和維護)、消亡
5小階段: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維、運行維護
1、立項:系統規劃,確定信息系統的發展戰略,對建設新系統的要求做出分析和預測,寫成可行性報告。
2、開發:系統分析、設計、實施、驗收 —系統分析:邏輯模型,做什麼?—系統設計:物理模型,怎麼做?實現邏輯模型的技術方案。

信息化系統的開發方法(掌握)

1、結構化開發方法:精髓是自頂而下,逐步求精和模塊法設計。
2、面向對象方法
3、原型化方法
4、面向服務的開發方法

結構化開發方法

1、又稱生命週期法,由結構化分析、設計和程序組成。
2、主要特點:開發目標清晰化、開發工作階段化、開發文檔規範化、設計方法結構化
3、目前最成熟、應用較廣泛的一種工程化方法,適用於數據處理領域的問題。但不適應於規模較大、比較複雜的系統開發。
4、侷限性:開發週期較長、難以適應需求變化、很少考慮數據結構。

面相對象方法

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
1、首先,使用結構化方法進行自頂向下的整體劃分;
2、然後,自底向上地採用面向對象oo方法進行開發。

原型化方法

1、又稱快速原型法,用戶無法明確該系統的全部功能要求,只能試用迭代。
2、原型法使系統開啊的週期縮短、成本和風險降低,速度加快,獲得較高的綜合開發效益。
3、以用戶爲中心來開發系統。用戶參與系統開發的全過程。
4、不足:開發環境要求高、管理水平要求高。

面向服務的開發方法

1、進一步將接口的定義與實現進行解耦。so,service-oriented。
2、優點:提高系統可複用性、信息資源共享和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
3、oo的應用構建在類和對象至上,隨後發展起來的建模技術將相關對象按照業務功能進行分組,就形成了構件。

數據倉庫(掌握)

數據倉庫是一個面向主題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且隨時間的數據集合,用於支持管理決策。
1、數據源:數倉的基礎,整個系統數據源泉。
2、數據的存儲與管理:核心。
3、OLAP(聯機分析處理)服務器:對分析需要的數據進行有效集成,按多維模型予以組織。
4、前端工具:各種查詢、報表、分析、數據挖掘工作以及各種基於數倉或數據集的應用開發工具。數據分析工作針對OLAP,報表工具和數據挖掘工具針對數倉。

中間件

定義

1、一個分佈式系統環境中處於操作系統域應用之間的軟件。
2、中間件是一個獨立的系統軟件或服務程序,位於客戶機服務的操作系統之上,管理計算機資源和網絡通信。

分類

從底向上分類:底層型中間件、通用型中間件和集成型中間件。
1、底層型中間件:JVM(Java虛擬機)、CLR(公共語言運行庫)、ACE(自適配通信環境)、JDBC(Java數據庫連接)和ODBC(開發數據庫互連)。代表有:SUN JVM和Microsoft CLR等。
2、通用型中間件:CORBA(公共對象請求代理體系結構)、J2EE、MOM(面向消息的中間件)和COM等。代表有IONAOrbk、BEA WebLogic和IBM MQSeries等。
3、集成型中間件:WorkFlow和EAI(企業應用集成),代表有BEA WebLogic和IBM WebSphere等。

應用(掌握)

不同層次集成
1、採用CORBA技術,完成系統底層傳輸層集成。
2、採用消息中間件產品,完成不同系統的信息傳遞。
3、採用J2EE中間件產品,完成不同硬件和操作系統的集成。

可用性和可靠性(瞭解)

定義

  1. 可用性:系統能夠正常運行的時間比例,經常用2次故障之間的時間長度或在出現故障時系統能夠恢復正常的速度來表示。
  2. 可靠性:(容錯、健壯性)軟件系統在應用或系統錯誤面前,在意外或錯誤使用的情況下維持軟件系統的功能特性的基本能力。

可用性

可用性度量:無故障時間/(無故障時間+故障恢復時間)*100%
處理:

  1. 錯誤檢測:命令/響應、心跳和異常。
  2. 錯誤恢復:表決、主動冗餘、被動冗餘。
  3. 錯誤預防:可能出錯的組件從服務中刪除,引入進程監控器。

區別

  1. 可用性強調:減少從災難中恢復的時間。
  2. 可靠性強調:減少系統中斷(故障)的時間。

穩定性

是指設備在一定時間內不出故障的概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