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人生如若初見

剛看了一下上篇文章的發佈時間是四月底,今天已是七月份,儼然兩個多月已經過去,算上考駕駛證的時間已經過去六個多月,這六個多月雖然不好過,但也過去了。賦閒在家已經半年時間,忙着找工作,忙着修正家院......,這些事情只是爲了打發身心疲憊、大腦失控、情緒波動時的無所事事,因爲從2010年初到2022年底,這12年時間做了太多事情,尤其是最後幾年,所以即便大半年時間沒去工作,心裏也並不着急。自上家公司主動離職後,除去考駕照之外,想了很多事情,比如如何做產品、如何做管理、如何做技術,以及前沿技術和新聞事件的訂閱,因此本文包含了近半年時間來個人見解和總結。

 

一、對社會環境的分析與見解

貿易戰、科技戰和疫情防控對黎民百姓的影響不可謂不嚴峻,失業比率持續攀升,現今整個社會環境的運行狀態並不意外,也可以說都在計劃之中,問題根源非常清楚和明白,接下來的發展與治理也十分清楚。內部地方債+房貸鎖住了消費市場,貿易戰鎖住了出口和投資,拉車的馬已經拉不動負荷滿載或超載的車,城市裏高樓林立甚是繁華,卻也難掩百姓掏空幾代人錢包揹負鉅額貸款的辛酸苦楚。許多人罵漂亮國發起的貿易戰損人不利己,其實個人並不這麼認爲,看待某些事件和問題倘若僅站在自己的角度是不正確的,更加會被人或組織有意誤導掩蓋事實真相,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如何看待日本-中國-印度三國民衆的思想言論,換位思考許多事情就沒那麼複雜了。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會經歷各種各樣的階段,任何國人都不應該抱怨社會和制度的不公平,換句話說你真正抱怨的是爲什麼成功的那個人不是你自己。一場層次深度疊加的貿易戰,使中央徹底從房地產經濟中醒悟,芯片卡脖子到窒息,懂得鼓吹原理的專家學者們都選擇了安靜下來,西方源碼一開放我們馬上自主的把戲也玩不轉了,在整個社會進入到數字化&信息化後,發現我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裏,毫不客氣的說很被動也很滑稽,雖然不願使用滑稽這個詞語。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然而計算機軟硬件問題並不能被量化,某企業管理高層說過計算機軟硬件問題的難度十倍百倍於原子彈,社會大環境使得民衆習慣了領導型、服從型、功利型的思維和思想,我們的制度無法提供任憑個人智慧自由發揮的空間、時間、市場和資源,不切實際的妄想更改制度,除非偉人重生,還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就是階級已經形成且在加速固化中。雖然知道中央已經舉國力解決芯片卡脖子,也明白短時間內(10年內)根本解決不了,但還是很欣慰中央做出的行動與表明的態度,希望整個社會進入全新階段,即尊重科學技術研發人才,清除基礎科學研究道路和兩側的障礙物與妖魔鬼怪。從貿易戰到美日中三國曆史分析,我們走的路確實很像日本走過的路,但這條路又非常不一樣,因爲漂亮國給中日的劇本本來就不一樣,說句心裏話,我並不反感這次貿易戰中的核心戰:科技戰,因爲這次戰爭真正使高層清醒了,相反還因這次戰爭有點開心,因爲制度到了必須革新升級的時候,否則就只能做世界工廠,只能任人卡脖子宰割,革新,那麼滲入到基礎科學領域中的領導型、服從型、功利型、逐利型的思維和思想就首當其衝,整個社會的節奏必然要慢下來,因爲基礎科學研究本身就是一個很高几率不出成果的事實,儘管如此,卻誕生了出成果的土壤。此刻,你會不會想到爲什麼西方發達國家的商品比較昂貴的問題,爲什麼西方總將我們定義爲規則的破壞者,我想你應該能想明白了。又一個新階段開啓,堅信一定能突破並取得勝利,進發。

 

二、對OpenAI的分析與見解
OpenAI推出ChatGPT3.x版本,其對答能力超乎想象,在國內瞬間燃起了AI熱潮,互聯網頭部企業紛紛公佈自家AI項目的現況和願景,甚至某些企業迫於壓力倉促推出半成品,深怕被市場遺忘或被拍打到海岸上。在互聯網時代,新鮮技術或概念名詞可謂一波又一波層出不窮,然而從發展與進化過程分析,技術是劃分結構、層次、等級和地位的,並不是你想參與就能參與,因此,對於這波AI熱潮,相對於軟件開發程序員來說只需做到“使用,不依賴”即可。經歷的事件多了,對於這波AI浪潮個人有如下理解,ChatGPT如此聰穎的問答能力引發了職場人員的失業恐慌,不得不說對於某些行業確實存在這種狀況,但是現實環境中也許並不可行,比如社會管理制度、隱私安全、成本等因素都會形成制約條件,所以也不必過於驚恐。從市場投資角度看,有些國內企業已經做好戰略佈局,有些已經踏上征程,然而OpenAI引發的這波AI浪潮並不是誰都可以學習,許多網友說國內最有可能做成功的企業就是百度、阿里、華爲,確實如此,百度是必須要做成功的,阿里有購物支付的需求場景,華爲終端設備都需要類似的客服系統,不過這波AI浪潮可謂來勢洶洶,它們三家也未必學的好,因爲想要參與這次浪潮,不僅需要政策的支持、雄厚的財力、強硬的技術實力,還需要高端硬件芯片和基礎數據的建設。政策的支持、雄厚的財力、強硬的技術實力它們三家都有辦法做到,然而高端芯片因貿易戰緣故就難以購買,可是個人認爲比高端芯片更重要的基礎數據纔是最難,因爲國內的這些企業除了華爲之外,很少有企業真正注重基礎科學的研究和投入,都是仰仗市場壟斷地位搜刮民脂民膏、失去進取方向進而迷失墮落,直到天空閃過一聲巨雷才猛然驚醒,然後進行一波瘋狂操作。按照國內企業的做事規律,百度是最應該也是最容易做出接近ChatGPT的產品,文心一言體驗版推出後網友表示很艱難,大模型算法有了,機器人有靈魂了,但是需要餵養數據,它才能慢慢長大變得更加聰明,理論上百度做了這麼多年搜索引擎,中文基礎數據應該是國內企業掌握最全的,所以個人才認爲最難的應該是基礎數據,基礎數據是知識的經年累積,絕非朝夕間就能拿出來。綜上所述,這波AI熱潮威力確實不小,波及範圍也較廣,然而想要替代人工服務需要解決制約因素,或許有些制約因素根本就沒有解決方案,所以它對於市場是一套通用性質和公共性質的解決方案,對於其擁有者們才具備更高的專用價值,因此倘若想要AI的威力深度席捲市場,就要設計並挖掘其專用價值,由於涉及到制度、隱私等制約因素,可以說極其困難,除非能夠像操作系統一樣裝碟售賣。

 

三、如何做好產品的見解
一款被用戶和客戶稱讚的軟件產品,一定是一款實現降本增效且安全穩定運行的系統,降本增效表示業務領域的成功,安全穩定展示編程技術的自信。調研市場需求之後,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建立業務模型,通過建模理清業務結構、層次、流程、粒度等要素,然後設計人機交互的可視化程序,同時設計業務模型對應的數據模型,即數據庫表結構,最後設計介於二者之間的服務程序模型,這便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許多公司出於各種原由,讓程序員去擔任這項重任,在涉及業務領域要求專業度適中的場景,憑藉程序員的做事嚴謹性和超強的學習理解能力可以擔當,但是如果涉及業務縱深加劇的場景就不可行,因爲程序員大腦思考問題的方式是以編程技術實現爲開始和結束,絕大多數程序員並不具備業務建模能力,更加體會不到業務建模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比如涉及到的財務管理、法律法規、市場動態、企業現況、以及管理層對功能需求的差異性等等。因此,想要打造一款實用價值較強的軟件產品,首先要有一位深度理解業務的專業人才完成業務模型的作業。爲什麼表示只有一位深度理解業務的人才才能夠打造一款成功的軟件系統?這就要套用一句俗語:“不瘋不成魔”,市場上許多軟件產品做的不夠好,主要原因就是因爲自身能力不夠專業,表現爲業務喫的不夠深、自身資源有限、投入的精力和時間有限、精細度不夠、缺乏持之以恆深耕的心態與品質,再者就是編程技術實力不夠硬。比如,如果業務建模者的能力和等級不夠專業,他可能就設計不出來令底層員工、中層管理者和高層管理者都滿意的系統,要清楚這三大類人的需求完全不一樣,底層員工的需求是又好又快又簡單的完成既定工作內容,中層管理者需要整理審覈工作內容然後上報高層,高層管理者的需求是從報表數據(立體)開始逆向推導出原始數據(平面),職權層級不同,需求自然不同。想要做出一款成功的軟件產品,負責人或投資人必須要理解軟件工程和原理,既不能盲目的追求進度,也不能跳躍式的撥亂順序。比如建造一棟高樓,只能在完成施工前的工作後,才能進行地基框架的建設,然後從地下層逐漸建設到高層,完全不可能從最高層向下建設;再比如建設高樓的時間週期是存在時限的,如果一味的趕工期追求建設速度,那麼安全隱患肯定避免不了,等等這些事項的不正確認知和理解,都會引發各式各樣的問題。雖然事實一再證明,投資人有時還是會做違背客觀事實的行爲,事後自責懊悔不已,暫時不去研究這些問題,因爲對於已成事實的錯誤沒有多大意義,只需正確理解快的定義,有時慢節奏、低速行進就是快。
在產品生命週期中,想要確保其生命力旺盛,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也非常繁瑣,非常專業。因此,就將其結構過程歸納爲以下文字:
1.五條準則
1.1.做產品就是做標準、就是做人;
1.2.產品設計必須秉持“基於現實而面向未來”的基本原則;
1.3.產品經理必須是一位德才兼備、從容嚴謹、且具備高效能與敏銳洞察力的人才;
1.4.時刻警覺自省軟件產品的價值是什麼(減少工作量,降低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1.5.一切軟件程序的功能設計都是爲了業務數據的定義、運算和存儲。
2.四種類別
2.1.產品的服務對象:個人、單位、集團;
2.2.產品的使用類別:用戶、客戶、程序員;
2.3.產品的軟件構成:功能設計、服務程序、數據存儲;
2.4.產品的伸縮設計:獨立版、平臺版,基礎版、分佈式版。
3.三大基礎
3.1.產品的團隊定義與管理:市場商務團隊,功能設計團隊,軟件研發團隊,系統運維團隊,服務保障團隊。這些團隊的組建、運轉、管理都各有其道,非專業人才恐難以勝任。
3.2.設計研發的規範與標準:實用第一,設計第二,第三穩紮穩打循序漸進,第四嚴格禁止過度抽象,第五數據爲主功能爲輔,測試第六,編碼最後。
3.3.軟件產品的投入與產出:投入絕非單純意義上的金錢,產出也非產品售賣的價錢。投入一定是認真研判過產出比,除金錢投入之外,要清楚軟件產品的所有環節和細節,然後做出對應的資源投入。因此當一款軟件產品的誕生,產出的遠不止一款軟件產品,其後面的團隊、標準與規範、品牌價值、口碑與信譽、綜合實力,以及潛在的企業價值、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這些東西倘若用金錢衡量,可以說是個笑話,恰巧這些東西被追求金錢爲回報的老闆無視,所以總是想不明白投入那麼多,產出的金錢回報遠遠達不到預期。

設計研發一款軟件產品,就像組建一支軍隊打一場規模相當的大戰一樣,需要各種各樣的資源和人才,有時候還需要一點運氣,贏得大戰的勝利不是唯一的目標,最終目標應該攻城略地開疆擴土,養活這支軍隊,將這支軍隊打造成適合各種類型、各種規模戰役的鐵軍,成就王者大一統的精彩故事。

 

四、做一個配位的管理者
提到管理二字,大多數中小企業老闆嘴裏會發出呵呵的聲音,管理很多時候在他們看來是搗亂、是扯淡、是坑蒙拐騙,他們能從零創建公司並經營到一定規模,因此更願意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讀幾本破書賣弄學問的你。不得不承認有這種心理想法的老闆沒有錯,不過這也僅限於他們當下的企業狀態和規模,且大環境穩定上行、社會制度寬鬆的時期,一旦這些限制條件改變,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了,比如企業達到中型規模且接近大型時,就會感到力不從心,原來的經營機制失效,或者社會營商環境變化時,無法及時調整企業適應變化,這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且一直在發生着。我曾在其他文章中提到企業三層“經營、管理和治理”,許多中小企業老闆追求的是金錢和權益,很少願意給自己套上枷鎖按照標準的規則規範做事,即便做工質量粗糙也能交差,獲取最大利潤,然而在競爭加劇、大環境不再上行、制度精細化後必然面臨淘汰出局的危機,此時想到構建完善的管理模型已經太晚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一旦老闆突然意識到管理問題時,說明企業已經病的不輕,想醫治多半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因此,還是建議那些習慣從嘴裏發出呵呵聲音的老闆,在具備構建管理模型時不要猶豫,不然欠下的債遲早要還。管理的核心是什麼?一定是制度規範,和制定、執行它的人,由此可知建立一套管理制度非常不易,這也是許多企業老闆不會輕易變更企業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因,即便因爲沒有意識到僵硬的管理制度已經不適合社會大環境而破產。
通過上述文字從正反面論述管理的核心是人,所以本人就結合讀過的文章書籍、十幾年職場歷程以及個人見解,總結出中高層管理者應具備的能力要求,如下:
A.高層管理者,第一需要具備發現、培養、指揮和管理中層管理者的能力,第二需要具備高層該有的深厚學識、高效能的技戰術和敏銳機警的洞察力,第三需要具備從容淡定的魄力、嚴謹的計算能力和危機的掌控能力。如果做不到這三條,高層二字就虛而不實,不實則危機生。
B.中層管理者,第一需要具備強健的執行力和號召力,第二需要具備穩重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平衡控制能力,第三需要具備獨立的個人思維邏輯、正確的三觀和品質的態度,第四需要有敢於擔當的勇氣和向上的進取心。在等級鏈中,中層管理者所處位置上不上下不下的比較尷尬,想做好中層不用賣力討好高層和安撫下層,只需謹記兩字:務實。
綜上所述,此刻你是否還認爲管理專家都是忽悠人的騙子,知識廉價時代,坑蒙拐騙的專家確實存在,而且數量龐大,想要做到和找到配位的管理者,實在是不容易。配位二字所代表的意義,絕非管理者的理論思想高度、實戰成績經驗,而是融入企業中去,勝任企業當前狀態的職位需求,並有能力改善企業的短板、提升企業的價值。因此,更多時候只能是企業自己從內部發掘、培養和鍛造。

 

五、軟件管理的見解
一直以來都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如何把軟件工程的整個過程給非軟件出身的老闆講解明白,使老闆們不再把軟件設計研發當作工廠流水線製造的商品或者拿着錢去超市買回來的一堆商品。說實話,做這件事有點愚蠢,因爲軟件需要的抽象思維是極難講述明白的,就像欣賞抽象派畫家的作品,大家內心的OS:什麼亂七八糟的狗屁畫。直至今天終於得出結果,絕大多數老闆根本就不想去明白軟件的難度,只關心能不能快速做出來賺一筆錢,能就做,不能就不做;還有就是真心想做事情的老闆,你也根本不需要去幫他講解,人家自己會主動學習和請教,因此,這段文字是寫給主動學習軟件設計研發的老闆和管理者的。
A.軟件管理是對現實工作中管理的模擬,因此首先要確定現實中的管理符合企業預期,然後再進行軟件化建模,或者當下企業管理完全就是一團糟,直接購買一款軟件按照軟件中包含的管理思想重建。
B.軟件化建模完成,基本上軟件系統的功能就確定了,然後就要進行詳細設計,設計數據庫表結構和表關係,把每一條業務操作產生的數據記錄都記錄到數據庫中、數據表裏、數據列上,從而完成數字化管理,這一套操作絕非資質平庸的人能擔當,這就是抽象化的一個基本過程,如果這個過程做不好,後續的數據分析與挖掘就無從做起。
C.完成軟件系統的整體性設計,就要開始選定編程技術和編程語言,以及招兵買馬組建研發團隊,然後按照標準的流程執行系統的設計研發工作。此時,你會發現選定編程技術和組建研發團隊一點都不容易,完全不是建築工地上的泥瓦工師傅,因爲軟件設計研發是純腦力勞動,腦力勞動的作業者在招聘時是很難評測出真實能力的,即便能評測出來牛人,公司可能也開不出對應的薪資待遇,退一步說,即便找得到牛人也支付的起僱傭費用,那麼研發過程中的有效、高效管理也是一大難題,因爲這些人的腦子比老闆還要靈活,且做出來的東西都是腦力輸出成果,不是想換就能輕鬆換掉的。因此,在過往職業生涯中,招人的第一原則看的不是技術能力,而是人品和態度,完成團隊組建工作,就要進入技術領域。
D.要到達目的地,腿兒着可以,架驢車可以,騎自行車可以,騎電動車可以,開汽車可以,乘火車可以,乘飛機也可以,反正有很多種選擇可以到達目的地,區別在於速度快慢、花費高低、安全性和舒適性等一系列事項的差別,軟件系統的研發亦如此,給10人用的系統就像造一架驢車,千萬不要幻想着用驢車的造價打造出高鐵或飛機的速度和體驗,這是嚴重錯誤的大腦幻想,許多老闆和管理者就是存在這種不正確的錯誤思想,最後導致系統研發不得不宣告失敗。
E.由於軟件設計研發是純腦力勞動,所以要明白研發週期不等於流水線上的生產週期,或建築工地的施工週期,技術的難度和不確定性、研發和開發人員的體力、精力、情緒都會對研發週期存在很大的影響,這些因素不是說加班、加錢就能夠解決,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一開始就清楚影響,並想方法將其影響降至最低。
F.什麼樣子的方案才能把軟件設計研發中的不確定因素降至最低?答案是:抽象化和標準化,抽象是指把軟件系統公共部分提取出來,這部分內容不需要再設計研發,可以直接使用;建立標準的技術規範是指搭建好程序框架,所有研發人員按照框架定義的規則規範進行編程,這樣就能夠大幅度降低各種不利因素,從而確保設計研發能夠順利推進和完工。
G.至此並沒有結束,因爲軟件編程技術日新月異、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更新與變化,公共部分和程序框架、平臺、以及研發出來的產品都要進行技術的升級,避免因技術落後被市場淘汰或出現安全漏洞被黑客攻擊,最後使多年努力創建的成果淪爲一場空。
讀上述文字,是不是像玩一種俄羅斯套娃的玩具,一層套着一層。軟件的管理、經營和治理絕對異同於其他腦力勞動和非腦力勞動,也不是僅僅通過上述一段文字就能夠說清楚的,最好結合本文和《JK兵法學》的其他文章進行理解,你就會發現別有洞天、別有韻味,因此,這裏就不再囉嗦太多廢話。

 

六、總結
十幾年的職業生涯,想說的話和想寫出來的文字太多了,不記錄下來,再過幾年就寫不出來了,因爲,還要向前趕路,不會停歇太久,該放下的東西就要放下,隨身攜帶只會成爲負擔。而今,寫下來,記於此,既是對自己有所交代,也希望能有助於他人,僅此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