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學習《論語》(193)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譯文】曾子說:“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知識廣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滿腹知識卻像空虛無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計較。從前我的一

原创 學習《論語》(192)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籩(biān)豆.祭禮中便用的器皿,籩是竹製的,豆是木製的。籩豆之

原创 學習《論語》(191)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啓予足!啓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譯文】曾子病重了,招來自己的學生們說:“掀開被子看看我的腳!掀開被子看看我的手!《詩經》上說:‘要慎重啊,就像面臨深淵,就像行

原创 學習《論語》(190)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譯文】孔子說:“一味恭敬而不知禮,就會勞累;只知謹慎小心卻不知禮,就會膽怯懦弱;只是勇猛卻不知禮,就會莽撞;心直口快卻不知禮,便

原创 學習《論語》(189)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譯文】孔子說:“泰伯,那可以說是道德最崇高的人了。他多次把社稷辭讓給季歷,人民簡直都找不出恰當的詞語來稱頌他。”泰伯:又叫太伯,周朝祖先古公豐父的長子。古公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

原创 學習《論語》(188)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譯文】孔子溫和而嚴厲,有威儀而不兇猛,謙恭而安詳。孔子內心和外表都很溫和,而又透露出一種莊重嚴肅的氣質,容易讓人接近又心生敬意。溫與厲,似乎是矛盾的,而孔子將它們統一到了自己身上。因爲他待人溫和,而幹正事、堅持

原创 學習《論語》(187)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譯文】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君子追求真理正義,不刻意追求物慾,不會爲外物所擾;心中裝的是國家社會,不會爲名利上的小事而苦惱,自然心境平和。當然,君子身處亂世時,也會有苦惱,但他是爲國家

原创 學習《論語》(186)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譯文】孔子說:“奢侈豪華就會顯得不謙遜,省儉樸素則會顯得寒傖。與其不謙遜,寧可寒傖。”孔子時代各諸侯、大夫等都很奢侈豪華,生活享樂標準和禮儀規模都與周天子沒有區別,孔子認爲,都是越禮、違禮的行

原创 學習《論語》(185)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譯文】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請求祈禱。孔子說:“有這回事嗎?”子路回答說:“有的。《誄》文中說:‘爲你向天地神靈祈禱。’”孔子說:“我早

原创 學習《論語》(184)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譯文】孔子說:“如果說到聖和仁,那我怎麼敢當!不過是朝着聖與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厭倦,教導別人不知疲倦,那是可以這樣說的。”公西華說:“這

原创 學習《論語》(183)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譯文】孔子說:“就書本上的學問來說,大概我同別人差不多。身體力行地去做一個君子,那我還沒有達到。”孔子自認爲在學習知識上與別人差不多,這是他的謙虛之語,他比別人高多了。而說到身體力行去踐行

原创 學習《論語》(18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譯文】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這裏通過生活中的細節,顯示孔子的君子之風,那就是對善的事物真心追求。和歌、和詩,在古代是很有意義的事,一般都是很正面的,不會出現什

原创 學習《論語》(181)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爲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陳司敗問:“魯昭公知禮嗎?”孔子說:“他知

原创 學習《論語》(18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譯文】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仁”是內在的品德,外在的情感表現爲關懷、仁愛他人。如果一個人真想成爲仁者,只要其內在自覺地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夠做到。只要肯努力

原创 學習《論語》(179)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譯文】(孔子認爲)很難與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談話,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說:“我是肯定他的進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