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學習《論語》(178)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譯文】孔子說:“大概有一種自己不懂卻憑空造作的人,我沒有這種毛病。多多地聽,選擇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記在心裏,是僅次於“生而知之”的。”孔子反對不

原创 學習《論語》(177)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譯文】孔子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鉤的)大繩釣魚。只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孔子的時代,狩獵技術比現在差多了,自然資源卻比現代好多了。而孔子已經有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實屬難得。看看現在,

原创 冷遇

今天去交警隊,想打聽一下,車輛年檢的事。本來知道,下載安裝一個交警12123的APP,就能辦很多業務,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自己試了兩次,沒有註冊成功,就只好來了。進了大廳,發現人不多,心裏有幾分高興。到了一個窗口,發現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正在發

原创 學習《論語》(176)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爲有,虛而爲盈,約而爲泰,難乎有恆乎。”【譯文】孔子說:“聖人我是不能看到了,能夠看到君子,這也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是看不到

原创 學習《論語》(167)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譯文】孔子說:“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後人對此有多種解讀,較爲正統的是:孔子晚年大約在60多歲時,纔開始認真研究《周易》,發現《周易》的博大精深,後悔

原创 學習《論語》(17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譯文】孔子說:“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爲值得我學習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而學習,如發現他的缺點則引以爲戒並加以改正。”這句話極爲著名,已經成爲歷代有志之士、好學之士的座

原创 學習《論語》(171)

子不語怪、力、亂、神。【譯文】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孔子如果現在還活着,一定會很失望的。現在很多人都在談論或者很喜歡那些怪力亂神的東西。比如,網絡上的一些玄幻、詭異的小說頗受歡迎,日常生活中人們愛談論稀奇古怪的事。很多人崇拜實力

原创 學習《論語》(17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項內容來教導學生:文化知識、履行所學之道的行動、忠誠、守信。“文”,指的應當是文獻知識。但是,孔子用來教育弟子的那些文獻內容,已經滲入了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在進行文化教育的同時,也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行”

原创 學習《論語》(172)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譯文】孔子說:“我的品德是上天所賦予的,桓魋能把我怎樣呢!”桓魋(tuí):宋國的司馬。孔子離開衛國去陳國,經過宋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禮儀,桓魋想殺孔子,砍掉大樹,孔子於是離去。弟子催他,孔子便說:

原创 學習《論語》(168)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譯文】孔子有用雅言的時候,讀《詩經》《尚書》和執行禮事,都用雅言。雅言,應該指的是正音、規範的語言,大約類似於現在的官方普通話。此章說的是,孔子在正式場合都用雅言,表明他對禮儀的尊重。聖人處處是我

原创 學習《論語》(169)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譯文】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爲什麼不樣說,他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喫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

原创 學習《論語》(174)

子曰:“二三子以我爲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譯文】孔子說:“你們這些學生以爲我對你們會有所隱瞞嗎?我對你們是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一點是不向你們公開,這就是我孔丘的爲人。”孔子的學生,覺得每天跟着孔子學習,卻不能像孔

原创 學習《論語》(17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譯文】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知道一切的人,而是喜愛古代文化,通過勤奮學習而求得知識的人。”孔子是一個博學之人,當時有的人認爲他有天賦,生下來就懂得很多。孔子說自己只是喜歡學習,又能做到勤奮學習

原创 學習《論語》(16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譯文】孔子對顏淵說:“如果用我,就去積極行動;如果不用我,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這

原创 學習《論語》(162)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譯文】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於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剛開始,以爲本章表現孔子不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