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產品經理(六)----態度與激情

   近日食慾頗好,貌似又開始胖了,這真是一個憂傷的話題。胖的原因可以從開源節流理解:吃的開、運動的少,恰又趕上每日坐班中,少有走動。一次和朋友吃烤肉時,上廁所有則廣告寫着“生活需要有態度,工作需要有激情”。頗有哲理,而此類廣告則是針對男士養生保健的業務。態度與激情,倒是一個人內心寧靜與否可衡量的點,生活態度鮮明,工作充滿激情,那日常中必是少了些猶猶豫豫,多了些堅定執着,內心也更加平靜。

   樂帝近來工作與學業還算順利。但也不免會有焦慮,焦慮的核心主要圍繞倘使畢業季來臨,樂帝還未準備好該如何是好。這個問題真有點杞人憂天,焦慮的源頭在於實習所做之事缺乏有力輸出,而自我修煉又是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適當焦慮總是好的,可以催生工作的激情,擁抱變化,不斷的提升與改變自己。

   最好的提升與改變的方法就是在工作中,不斷思考改進。因爲工作佔據着大量時間,又有其他同事各種各樣的反饋。近日查看產品反饋可算得上是一目十行,對需求的分析也在不斷的提升。通過研讀《掌握需求過程》對產品經理工作中,每個環節都有了一些方法論的參照,有利於使自己變得更加專業。也給了樂帝單點研究的機會,譬如有舍友筆試題遇到需求來源渠道的思考,即可單獨成文,腦洞大開,更好的發現需求,走進用戶中去。這方面提升空間還很大,就目前收集用戶反饋可以到官方羣、競品論壇、卡飯論壇瀏覽器板塊等。

   最近爲更好的回饋用戶並且瞭解用戶需求,樂帝策劃了一個論壇活動。從無法入手到專業輸出,有兩個點較爲關鍵。第一是研究線上活動如何策劃的文章,確定了問題的範圍及關鍵節點;第二則是有了初步策劃案之後,請同事幫忙評審、探討改進點。在這個過程中,也恰恰是以上兩點容易促使樂帝裹足不前,無法定界問題範圍與定界問題完美程度。此時導師合理分析理論派上了用場。你所遇到的問題,別人一定遇到過,很多事情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辦,此時網絡搜索解決方案和與同事溝通完善方案就成了最爲高效的方法。難怪冷啓動蟲姐將搜索能力與溝通能力都作爲產品經理的基礎準備工作。

   從事產品實習後,做事思考問題的方式,變得更加靈活了。特別是對需求的理解上。《掌握需求過程》寫到需求其實就是解決問題。從這個層面理解,解決問題的目標是定的,那麼條條大路通羅馬,只是每條路的限制條件不同罷了。這樣在一種方案不可行之時,可以試試另外的方案,使命達成即可。樂帝負責運營的撕逼話題板塊,一度因可撕逼的話題有限而惆悵。而撕逼併不侷限今日新聞,可撕能撕就好。這樣樂帝就發現最近看的我是演說家節目,很多演講者都在跟偏見抗爭,這本身就會造成偏見方與客觀方,這不就是可撕話題!不給自己設限,自由馳騁,這是做產品後一大收穫。

   新聞閱讀app一直在緊鑼密鼓的籌劃,產品組義務已經從論壇回帖,升級到論壇回帖+新聞閱讀正文過濾+正文閱讀精品文章推薦。從此類產品策略上來講,就不難理解爲什麼互聯網會出現衆包,因爲公司內部衆包一直存在。譬如當年微軟全公司找bug盛景。對於此類衆包事件,往往技術含量不會太高。此時非常合適做爲超出預期的突破口,義務是回帖20個,當你回帖常年40個,這種超出預期就會令人印象深刻。簡單卻蘊藏機會。

   平日科技新聞閱讀,閱讀20篇不是目標,能夠在新聞中抓取有價值的纔是。譬如樂帝思考發現令樂帝印象深刻的可歸納爲兩點:產品分析思路與產品功能。接下來將從此兩點入手,整理思路。早日踏入智多星的行列。

   有關新產品體驗,app與小米硬件都有體驗。app算是比較新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小米的產品則是在重塑既有產品的用戶體驗。這兩者都是可以研究和學習的。目前的想法是利用《掌握需求過程》中產品用例的方式,分析平日所遇產品核心功能或亮眼產品設計。

   相信積累的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