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之道五

15

    打麻將就該用手洗牌,

    空當是很重要的

    小戈表面上喜歡看籃球賽,但實際上他更愛看中場休息時,穿得很少的拉拉隊辣妹們踢腿跳舞。

    對小戈來說,籃球賽的空當,比籃球賽更重要。

    小戈不算是怪咖(怪人),很多事都是這樣,空當比較重要。

    你看電視節目,播廣告時你認爲是空當,跑去上廁所;對電視臺來說,對製作人來說,被你當成空當的廣告,比節目本身重要多了。沒有那些廣告,就沒有錢做節目給大家看了。

    對我爸爸這樣的老派上海人來說,爲了節省時間而發明的電動洗牌麻將桌,大概也會被認爲是“本末倒置”的錯誤發明。因爲每打一把牌,中間搓洗麻將牌的時間,正好用來稍微“談一點正事”。其實那一點點洗牌的時間,也只夠隨口探問下對方對某件事的態度或進度,但這對我爸爸他們來說,似乎已經很夠了,大概等四圈麻將的休息時間,或者晚飯前後再確認下,事情就原則上講定了。

    所以,對我爸爸來說,打牌的輸贏不重要,打牌的空當,輸贏反而更大些。這應該是爲什麼他們喜歡說打麻將是“去應酬”,而不是“去打牌”的意思吧。

    談話、談天,其實也是一樣,空當是很重要的。

    沒有留下空當的說話者,連續講三分鐘就讓聽的人頭痛死了,太陽穴會像黑道電影裏被機關槍狂射的死屍不停地原地彈跳。

    你看電視上佈道或傳教的男女法師教主們,講話都很有抑揚頓挫,同時也都慢吞吞的,因爲他們講話的聲音,是一種精神上的按摩,有時輕、有時重、有時按摩一下你的理性,但大多時候按摩你的感性。

    這些人說話,都會三不五時地留下一些空當。

    當他們提到媽媽養育小孩的辛苦時,一定會停頓一下,因爲要讓你有空當回想一下自己的媽媽;然後你會感覺像在跟他們聊天一樣,自己就在心裏默默點着頭,默默說若“是啊……是啊……”

    韓劇、日劇裏面,做出動人愛情告白的男女主角們,話都是說得斷斷續續、欲言又止的,才更顯得柔腸百轉、柳暗花明。你隨便把他們任何位的深情表白變成三倍速快轉,立刻全部變成卡通人,韻味完全消失。

    “喋喋不休”和“口才好”,完全是兩件事。跟一個寡言的人共處一小時,是會很沉悶;但跟一個喋喋不休的人共處十分鐘,應該你就會想掐死對方了。說話像機關槍而且很得意的人,也許可以試着改用比較古老的兵器:拉弓→放箭,拉弓→放箭。

    留點空當,讓聽的的人消化,只要你的話值得一聽,不用擔心,對方一樣會見識到你威力的。

 
16

    想知道後來怎麼了嗎?

    ——懸疑式說話

    小戈念中學時,有一天放學回家,竟然發現媽媽正在被一個高大的男人攻擊,這個男人好像是小戈媽媽的上司!小戈情急之下,朝這男人卦了過去,這男人被撲倒,後腦狠狠地撞上了大理石桌的桌角,死掉了。

    小戈的媽媽該怎麼做呢?兒子是爲了救自己才意外殺了人的啊。難道要檢舉兒子殺了人?還是幫助兒子遮掩這個殺人事件?!

    這個媽媽到底後來怎麼辦呢?

    小戈後來有被發現他殺了人嗎?

    那個死掉的上司,都沒有家人在找他?

    大部分人心中都會充滿問號,想知道後來怎麼樣了。這是人之常情,人必須知道很多事情後來是怎麼發展又怎麼結束的,因爲這就是人從原始時代開始,向同伴們學習生存之道的方法:“我今天遇到一隻牙齒這麼尖、滿身都是毛、比大樹還高的野獸”穴居人小甲說。

    ‘後來呢?”穴居人小乙趕快問。他最好知道小甲是怎麼應付這個局面,才活下來的,以備下次他自己遇到這類野獸的時候,他才知道該怎麼做。

    勾引別人繼續聽你說話,很像連續劇勾引觀衆繼續看下去用的招式:連續劇每次演了一段,要進廣告之前,就會讓劇中人忽然做個什麼動作,比方說,男主角賞女主角一記耳光→進廣告;或者,女主角把盤起來的頭髮鬆開,說:“這個月,你都沒發現我真實的身分?”→進廣告。

    人類有時候真是單純到讓人暈倒的動物。從穴居時代開始,一直到21世紀,真的已經很難沒事會在馬路上遇到只“比大樹還高”的野獸了,但大家還是忍不住要知道“後來呢?”

    要練習這種“懸疑式”說話,其實很方便。只要你跟朋友轉述一件事的時候,每講個幾句,就稍稍停下,看你朋友會不會問“然後哩?…”“後來呢?”如果有這樣追問,就表示你敘述事情的方法是吸引人的;但如果你停頓一下,你朋友卻想都不想,就把話題轉去別的地方,那就表示你講得很沒意思,使得對方一點也不在乎後來發生了什麼事。你可以找機會改個方法,把同一件事用別的順序再講一遍,看你朋友這次會不會問“後來呢?”

    我認得個人,他本來坐辦公室一個月的薪水大概兩萬塊,可是他後來就開始練習,把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儘量講得很吸引入。結果他漸漸轉行去網絡上賣地方特產了,你知道他轉行做這個之後,每個月賺多少錢嗎?

    嗯,也許你很想知道答案,但這件事嘛,我暫時先說到這裏就好了。

 

17

    把故事爆點藏在太后面

    很容易讓故事廢了

    小戈先說個故事給古古聽。

    “美人魚愛上了人類的王子,她很想到陸地上去找王子,就跑去找海底的女巫,要女巫把她的魚尾巴變成雙可以在陸地上行走的腿。”

    “後來呢?”古古問。

    這是小戈講的故事,他的懸疑是“後來發生了什麼事?”

    輪到古古講個故事給小戈聽。

    “又窮又餓的老婆婆,路過個全村人都非常小氣的村子,老婆婆請村民隨便給點吃的,村民卻把吃的都趕快藏起來,不紿她吃。老婆婆沒辦法就在路邊撿了一堆小石頭,把石頭加在水裏面,煮湯。

    結果呢,老婆婆竟然煮出一鍋全村人從來沒喝過的,有史以來最好喝的一鍋湯!”

    “怎麼會這樣?”小戈問。

    這是古古講的故事,她的故事的懸疑,不是“什麼”,而是“怎麼”。

    懸疑有很多種,不見得是讓別人問“後來呢”,才叫懸疑。我有一次,必須在節目裏介紹畫家常玉的生平。我知道很多觀衆沒聽過常玉,而且很多人覺得畫家這種人,距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遙遠。

    我判斷,如果節目一開始,我說.“常玉年輕的時候就很想到外國去學畫,他家裏當時還算有錢,就花錢把他送去巴黎……”當我說到這裏時,大部分觀衆不會興致勃勃地問:“後來呢?常玉去了巴黎以後,發生了什麼事?”觀衆大概只會想:“常玉是誰呀.我聽都沒聽過。”然後就拿起遙控器轉到別臺去了。

    所以我就把說故事的順序改了一下。節目開始,我就拿起一本常玉的傳記,說.“我手上這本書,大概只比鼠標墊大點點,但這麼小的面積,如果上面畫的是常玉畫的油畫,那麼,它現在的市場價格,大概是臺幣兩百萬到三百萬。”用這種“秤斤論兩”的方式,來做常玉生平故事的開場,肯定會被很多愛藝術的人認爲“庸俗極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我留住了很多聽都沒聽過常玉名字的觀衆。

    他們可能覺得藝術不關他們的事,但他們會覺得這麼小張的畫,能換成兩三百萬的錢,這事可以聽一下。

    石頭和白水,能夠煮成好喝得要命的湯?兩個手掌大的畫,就能賣兩三百萬?這些就是很多人愛說的,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爆點。

    你如果習慣把爆點藏在故事的很後面,可能聽你說話的人,熬不了那麼久,就紛紛去上廁所了。

    如果有興趣練習這種說話方法,可以看看報紙或網絡上的新聞,都喜歡用什麼樣的標題,來吸引讀者把整則新聞看完。通常標題就是整則新聞的爆點。擬標題的人,並不擔心讀者看了標題,就不看新聞了,他們擬標題的技巧,就是耍讓讀者好奇“怎麼會這樣?”“怎麼這個男星會劈腿?!”“怎麼這個女星會懷孕?!”“怎麼這個富豪會破產?!”“怎麼這個大官會被關?!”

    我如果把現在你手上這本書用塑料膜封起來,上面貼個大大的貼紙,寫着“這本書只賣給明年運氣很好的人”,也許你就會想把這本書拿到結賬的櫃檯去,試試看書店賣不賣給你。

    “書店的人怎麼可能知道我明年運氣好不好?”

    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哈哈。我很謝謝你的捧場哦。http://www.longtenglm.com/v/?a=242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