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我們都是透明人

客服人員馬上報出了電話和家庭住址,有這樣一個段子:一個客戶打電話訂購比薩。推薦了喜歡的口味,報出他最近去圖書館借過什麼書,信用卡已經被刷爆,解他房貸還款金額,知道他丈母孃剛動過心臟搭橋手術,甚至還準確定位出他正在離比薩店20分鐘路程的地方騎着一輛摩托車…

但如果把它深入整合、挖掘,分散在各個系統中的海量數據乍一看價值不大。就能知道一名消費者的性格、喜好以及消費習慣等信息,這些信息對商家非常有價值。但對消費者來說,寧靜生活卻從此被打破。

沒有必要去界定隱私;但業內人士也承認,數據如果是相同業務範圍內使用。大數據交易過程中,用戶的隱私存在泄露風險。一旦形成大數據模式,各個系統之間發生的數據就會互聯互通,數據被用於他途,用戶隱私泄露的可能性就會加大。

怎麼防止信息泄露?有業內人士認爲,直接過濾掉個人信息。大數據在涉及交換、分析、挖掘時,個人信息是無法直接過濾的

不同商家的所謂信息共享也會讓你隱私信息有被整合、挖掘的危險”這些個人隱私數據散落在中介、銀行、安全、航空公司等機構間,此外。危險性可能不大,但如果被共享之後,又被系統整合、相互印證的話,消費者的個人基本信息,甚至性格、喜好以及生活軌跡等信息將被他人一覽無餘,很多普通人在面前將變成“透明人”

信息時代,大數據平臺承載了巨大數據資源,肯定成爲黑客組織、各類敵對勢力網絡攻擊的重要目標。因此,大數據時代的網絡平安問題,將是所有大數據利用的前提條件。

除在基礎數據庫安全軟硬件設施建設、網絡攻擊監測、防護等方面努力之外,鑑於大數據資源在國家平安方面的戰略價值。針對國內大數據服務及大數據應用方面還有如下建議。

應納入國家網絡平安審查的範疇,對重要大數據應用或服務進行國家網絡平安審查。對於涉及國計民生、政府執政的重要大數據應用或服務。儘快制定明確的平安評估規範,確保這些大數據平臺具備嚴格可靠的平安保證措施。

應避免、限制使用社交網絡工具作爲日常辦公的通信工具,合理約束敏感和重要部門對社交網絡工具的使用。政府部門、央企及重要信息系統單位。並做到辦公用移動終端和個人移動終端的隔離,以防止國家重要和機密信息的泄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