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經濟的未來

  最近這幾年互聯網發展得非常迅速,但是事物的發展不可能都是一直向上。在最近的一些經濟論壇上,很多互聯網大佬發表了驚人之語。馬雲說“未來三年我們也許就不在了。”劉強東說“風口至少5年,但不是在互聯網而是在傳統企業。”很多數據也支撐這個觀點,中國網民的增速下降到6%,互聯網普及率到了50.3%,而美國也不過51%,互聯網很難有更迅速的發展。BAT的營業收入從2012年起持續下滑。比爾蓋茨已經不是世界首富,換爲了服裝企業zara的創始人,軟銀孫正義走下了日本首富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優衣庫的創始人。可以看出互聯網首富在被實體業首富取代。

    我們知道,BAT,搜索電商加社交構成了互聯網主要的三種經營模式。2014年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是對前幾年互聯網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但是其中也道出了一句關鍵性的趨勢:互聯網對傳統企業先是改變、融合,然後是共同發展。而最近這幾年趨勢可以看出,傳統企業已經喚醒開始發力往上走了。

    互聯網產業確實遇到了瓶頸,網民人羣增長遇到了瓶頸,反映在互聯網企業利潤的下滑。馬雲說:未來20年屬於互聯網企業,那麼未來30年屬於傳統企業。互聯網拉動傳統行業去創新,商業模式、經營模式的創新,這纔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傳統行業利用互聯網,利用數據反映自己的消費需求,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才能使自己利於不敗之地。

    所以,未來最好的發展趨勢是傳統企業利用互聯網來更好的發展自己,這纔是互聯網的歷史使命,過去幾年是互聯網迅速發展,傳統企業沉睡的時期,未來幾年或者或幾十年應該是傳統企業覺醒依託互聯網迅速崛起,與互聯網共同發展的時代。強調傳統企業在線上線下的融合,結合互聯網逐漸發展,纔是國家發展的強國之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