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中國房地產江湖

   隨着房貸首付比例下調,公積金利率上調,房產交易契稅、營業稅減免政策的出臺,2015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尤其在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呈現出明顯的回暖趨勢。但是我們發現,從2015年到2016年,一線城市的房價呈現了過快上漲的趨勢,二三線城市交易價格波動不大,處於健康和合理的狀態。 可以得到如下三條結論:  

   1、一線城市一直是房地產市場的風向標,其非理性的狀態顯然不利於培育健康穩定的房地產市場。

    2、透過巨大的“虹吸效應”使得資金過分資金集中在一線城市,加劇了一線城市房價過分高漲的不健康狀態,並且造成二三線城市更難去庫存。

    3、地方政法應及時迴應社會關切,引導市場預期,切實防止房價過快上漲,防止投機需求利用金融槓桿炒房。

    一線城市過快上漲不僅會給二三線城市去庫存帶來更多的壓力,而且會通過金融槓桿使股市和樓市朝着相反的方向發展。以深圳爲例,深圳房價非常高,一是深圳地少,供給有限,二是深圳非常年輕,很多年輕人來深圳,帶動了很強的住房需求。北京、上海和深圳,全國的購買力都集中在了這裏。這些因素都造成了一線城市房價居高臨下,我的觀點是,一線城市的聚集效應什麼時間結束,那房價就出現了拐點,所以長遠來講,一線城市的房價仍然是非常好的資產,有很強的上漲趨勢。同時,寬鬆的貨幣政策必然會導致股市和樓市有一個上漲的趨勢,所以說房地產市場某種程度上是一個貨幣現象。

    縱觀中國2016年房地產現狀,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股市大漲,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一線城市樓市呈現出過熱的趨勢,二三線城市有些冷,這種情況中國政府應該比較擔憂,政府應該做的是一個平衡的問題,讓一線城市冷一下,讓二三線城市熱一下,否則引入投機行爲會加大房地產的市場。但不論怎麼說,我贊成房地產的“白銀時代”的說法,2012年以後房地產過去了黃金時代,到現在,但不是青銅時代,雖然創新低,但是仍然是國民經濟佔比最大的部分。所以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與發展,是政府應該做的工作,也與我們的生活休慼相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