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測試好助手——Morae軟件的應用

在用戶研究部門的日常項目中,可用性測試是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常的流程如下圖:

    通過可用性測試,研究員可以梳理出產品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助於需求方對產品進行相應的改進。而需求方則可以直接體會到用戶的困境,從而找出解決方案。因此,可用性測試不論對研究員發現問題還是需求方改進產品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但是在測試過程中,一些“其他”因素卻可能讓我們的測試效果打了折扣。

研究員:

“現場迅速記錄下的內容裏既有觀察到的,也有用戶表述的,需要將它們分開整理,這很耗費時間”

“我需要反覆回看當時的視頻才能定位問題,這段內容我都拖了好多次了才找到問題點”

“設備不知道出什麼問題了,居然沒錄下音頻,用戶到底說了什麼?!”

……

需求方:

“我看不到用戶是如何操作的,怎麼能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呢,如果能在自己電腦上共享用戶的操作界面就好了”

“聽到用戶說的這個問題我很激動,可是還沒記完呢,下一個問題又出來了,整個測試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好像漏掉了好幾個重要問題”

……

快速又有效的產出測試報告對研究員和需求方都非常重要,有時候設備的不給力和後期數據整理的複雜程度卻讓人很無奈。所幸的是目前已有多款軟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實現可用性測試的效果,如Ovo Studios、Usabilityware、Morae等。以下將介紹其中非常好用的一款:Morae用戶體驗軟件。

Morae與爲人熟知的Camtasia錄屏軟件源自同一家公司,均由美國的TechSmith公司開發。Morae不僅可以記錄用戶的行爲,還可以監控並標記過程中的關鍵時刻,在後期對數據的分析和結果報告方面也能提供幫助,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適合研究員在項目中採用。

Morae分爲三大組件,分別是Recorder、Observer、Manager,其中Recorder是用於記錄用戶操作行爲的錄屏組件,需要安裝在用戶操作的電腦上;Observer是供觀察者使用的組件,安裝在觀察者電腦上即可;而Manager是用於後期數據的分析組件。

三大組件的使用關係是:Recorder和Observer 建立網絡連接後,Recorder負責記錄用戶操作視頻,Observer同步展示用戶操作並可以隨時做標記,最後Recorder的錄屏和Observer的標記合併保存,並通過Manager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快速生成圖表,形成研究報告。

以下將以一個虛擬項目爲案例,介紹一下如何通過Morae工具協助我們把項目完成的更快、更好。

虛擬項目:某產品團隊作爲需求方向研究員小A提出調研需求,請小A對該產品的交互demo新版本進行調研。經小A分析,該項目適合用可用性測試來評估新版本。敲定測試目的和重點後,小A招募了幾名符合要求的用戶,並設計了可用性測試的任務。在這次的項目中,小A決定採用Morae來幫助自己更好的完成測試。

一、測試前

小A確定測試任務後通過Morae三大組件之一的Recorder新建了一個研究架構。

在Recorder裏,小A需要對Recording Details、Study Details、以及Video and Audio Sources進行設置,以下將分別介紹。

1.Recording Details

可以對Recorder的保存地址、記錄時間等細節進行設置。各選項的可設置內容請見下圖。

2.Study Details

Study Details是Recorder裏最核心的內容,包含Description、Task Definitions、Maker Definitions、Survey Definitions四個標籤。

2.1 Description:是對研究項目的介紹,會顯示在Recorder的主頁上。

2.2 Task Definitions:在此可將可用性測試的各個任務分別添加進Recorder,如果希望整個可用性測試自動化(包括各任務指導語和完結提示均由系統提示),在此可以具體設置,能實現任務啓動後,指導語自動呈現,用戶完成該任務後,只要點擊“完成”按鈕,就將自動跳到下一個任務。在小A的項目中並不需要完全自動化,可以有針對性的設置任務。

2.3 Maker Definitions:爲來不及記錄各類事件而苦惱的同學可以好好利用標記功能,來提高自己記錄的效率。通過自定義標記功能,可以在觀察測試的過程中(Observer端)快速記錄事件類型和發生的時間,方便之後通過標記回溯問題。如果在測試之後還需要標記,在Manager裏也同樣可以實現。

2.4 Survey Definitions:這一功能非常適合過程中需要填答問卷的可用性測試。在小A的測試裏,每個任務完成後,都會請用戶對該任務流程的滿意程度打分。因此他在這個標籤下添加了滿意度問卷,並設置在每個任務完成後(用戶手動確認完成任務),自動跳出滿意度問卷請用戶填答。

3. Video and Audio Sources

以上設置完成後,小A開始設置Video and Audio Sources,Recorder支持兩個視頻來源,且可以自行設置主次關係。小A設置了主屏幕爲用戶操作的界面,畫中畫屏幕爲外接攝像頭,拍攝的是用戶的表情(在取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纔可以拍攝)。同時確認了麥克風音頻是否有效。

總的來說,Morae Recorder可以實現測試過程的全自動化,即使完全沒有研究員在場,根據提示,用戶也能完成測試任務,但在實際項目中需要何種程度的自動化,則需要研究員綜合評估。

Recorder設置好之後,只要點擊右上方的紅色圓按鈕即可開始錄屏,需要停止時按藍色方按鈕即可。

小A考慮有不少需求方希望能看到用戶的操作界面,決定請大家通過Observer來觀看用戶的操作情況。首先在對應的電腦上安裝Observer,打開之後在默認彈窗裏輸入Recorder所在電腦的IP地址,以及自己在本次觀察中的代號。

連接後出現以下界面,只要Recorder開始記錄數據,Observer就能同步看到記錄情況.

二、測試中:

連接上Recorder後,Observer端的每一位觀察者都可以進行打標,標記最後可以單獨導出,也可以和Recorder的錄屏資料一同保存。需要注意的是,關於標記權限的設置需要回到Recorder的Recording Details裏才能設置。

Observer可以隨時退出連接,不會影響Recorder的運行。

三、測試後:

當執行了6名用戶的可用性測試後,小A開始用Manager分析和統計數據。小A打開新建-項目,輸入了項目名稱,導入Recorder裏保存下來的RDG格式的文件(Morae專用格式),其中包含了Observer的標記數據。

Manager包含了三個功能標籤,分別是Analyze、Graph、Present。

1.Analyze

可以執行播放、剪輯、標記等多個功能,在這裏可以將測試過程重新回顧並整理,獲取有效的數據。

2. Graph

可以將數據製作成圖表,比如不同用戶完成各任務的時間長短、完成率等。

3.  Present

可以將之前的數據或圖片直接添加入幻燈片,快速簡潔的完成測試報告。當然,這裏的幻燈片功能遠不如PPT來的強大,僅能實現最基本的設置。

四、小結:

通過虛擬案例,我們介紹了Morae在可用性測試中的一些基本應用,做個簡單的小結。

Morae包含三大組件:

Recorder組件可以設置整個研究的架構,並記錄測試的影音資料。

Observer組件與Recorder連接後,可同步Recorder的視頻/音頻,並且可以在過程中隨時打標記。

Manager組件可用於後期的數據資料分析,還可快速製作簡易的測試報告。

其實Morae的功能非常強大,可以實現更多複雜的設置,同時,它的應用的領域也很廣泛,除了可用性測試,其他研究方法比如焦點小組、深訪等,也可以通過Morae更好的記錄和分析調研全過程。

本文僅是拋磚引玉,Morae具體的應用期待各位在實際使用時逐步發掘。歡迎大家拍磚、討論,謝謝!

    最後附上Morae的試用版下載地址,可免費試用一個月:http://www.softonic.cn/s/morae

參考資料:

TechSmith官網:http://www.techsmith.com/morae.html

中國代理網址:http://www.snagit.com.cn/morae.htm

《妙手回春:網站可用性測試及優化指南》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Steve Kru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