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軟筆,寫慢字:鍵盤時代如何拯救書法?

 

除了收快遞、刷卡消費時需要簽字,你有多久沒手寫過漢字了?走進大街小巷,映入眼簾的商鋪招牌有多少不是千篇一律的印刷字體?即便是過春節時必貼的春聯,也多半是整齊劃一的印刷字樣。它們的背後是冷冰冰的電腦和印刷機,沒有中國書法的萬千風姿,更沒有手寫體鮮活溫馨的靈氣。
  日前,教育部發通知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展書法教育,引燃了人們對中國書法的熱議。只是,鍵盤時代,書法課能拯救古老的漢字書法嗎?

信息化時代,漢字書法告急

信息化時代的漢字書寫危機
  教育部發布的通知很少得到大面積的褒揚,這次卻是例外,因爲書法能力退化幾乎是我們每個人都正在遭遇的現實困境。倉頡造字的時候,“天雨粟,鬼夜哭”,但他可能沒想到,有一天他的後人會因爲收到一封手寫的書信而感動得要哭。信息技術的進步已然讓我們逐步邁入了無需筆墨紙硯的時代,除了收快遞、刷信用卡、籤合同等需要簽名的時候寫幾個漢字,我們完全可以脫離筆桿子完成日常的文書工作。在每個辦公樓、學校、街頭巷尾,找到一個打印機如同找個餐館那樣尋常。正如教育部這則通知所指出的:“隨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電腦、手機的普及,人們的交流方式以及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有所削弱,爲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提高國民素質,有必要在中小學加強書法教育。”


  電腦、手機等新型工具的普及,無疑顛覆了很多人的交流方式與學習方式,對漢字書寫的衝擊尤爲明顯。“提筆忘字”的越來越多,字寫得像“毛毛蟲”的越來越多,別說寫得如“紙上的音樂與舞蹈”了,往往連寫正確都成了一種奢望。“字如其人”的論斷也似乎在羣體性的怠慢中失靈了。


漢字富有生命暗示,但已經“瀕危”
 漢字又不僅僅是種交流工具,早在青銅時代,它就成了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具有“活生生的、流動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現力量的美”(李澤厚語)。從這個角度來看,教育部的通知既是在書法“瀕危”的焦慮中對漠視母語文化行爲的反撥,更是在“地球越來越小”的世界性的文化轉型期中,堅守自主地位的積極努力。

社會普遍功利,書法成爲“屠龍之技”


對漢字書法的漠視纔是根本原因
  信息技術帶來的鍵盤輸入、電子文檔和打印機等大大減少了人們對手寫漢字的需求,把漢字書法的“小衆化”歸根於技術發展是很顯而易見的,然而技術畢竟是中立的工具,手寫漢字不應僅是一項技能,更應成爲大衆普遍認同的一種美的享受。把矛頭指向信息技術猶如隔靴搔癢,真正的肇因還在於我們自身。


  反觀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日韓兩國,被我國大多數人漠視着的書法教育,在日本和韓國等地卻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有統計數據顯示,每五六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熱衷於書法。日本中小學校都開設書法課,從小學三年級至初中畢業,6年時間已小有所成。同樣的,在總人數約4800萬的韓國,研習書法者逾10萬人。韓國書藝家協會在全國影響較大,既注重書法的傳統基礎,同時又強調現代性闡發,因此書法廣受青年人歡迎。有報道說,“韓國人甚至在楓冷江寒、雪花旋舞的季節張設150米長的白綾,在浩大的天地間揮灑狂草”。書法,幾乎成爲了這個民族的盛世狂歡。在異邦對漢字書法的熱情面前,我們有必要應當反思自己對書法的疏離冷漠。假如我們沒有漠視書法,它真的會隨時代而被“削弱”嗎?


書法無用論:字寫得醜不影響生活?
  據媒體報道,也有不少人對教育部的要求表示反對。他們認爲,信息時代發展到今天,大家已經習慣了用鍵盤敲字,字寫得醜並不影響生活,課程如此緊張,還要規定每個孩子去學習書法,實際上是在給孩子增添負擔。“字寫得醜並不影響生活”這種說法雖然不無道理,但它赤裸裸地道出了一個現實:中國社會的功利化已經到了變態的程度,以至於可以忽視作爲母語文化根基的書法。君不見暑期的興趣輔導班裏,英語、鋼琴、芭蕾、電腦等興趣班報名火爆,而參加書法課恐怕會被視爲異類。因爲前面那些課程證書的“含金量”大,更容易給學生升學加分,而書法寫得再好,也無用武之地。久而久之,誰還願意從事這個“屠龍技”呢?

  一言以蔽之,書法瀕危是社會功利滔滔、漠視母語文化的冰山一角,信息技術只是一個看似合理的“替罪羊”而已。

 

快節奏時代,我們更需要用軟筆、寫慢字
慢下來,才能在快節奏時代寫好漢字
  書法作爲漢字獨一無二的藝術門類,與她的讀音一樣充滿藝術的魅力與美感。規範寫字,本應是中國人的起碼標識。如今的中國,不要說書法,連用筆寫字都是太奢侈的事。經濟的飛速發展,讓中國人快字當頭,做事務求速度。“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成了國人的準則,也即意味着,爲了速度,可以不公平。然而近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我們對一味追求速度的做法產生了質疑。而書法教育在此刻被提出,則是恰到好處。因爲我們太需要體會那種“用軟筆,慢悠悠寫字”的感覺了。慢代表着精神力量的覺醒和強大,它和快節奏發展一樣重要,並且可以兩者兼得。臺灣就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經濟高速發展的臺灣地區至今仍然沿用着繁體字,還舉辦了六屆漢字節活動。漢字文化節上執毛筆的一瞬,正代表着快節奏生活中所需要的另一種傳統心態。讓飛奔的中國慢下來,不妨從懸腕執筆開始。


書法,應從重視開始,應從娃娃抓起
  反對書法課的聲音中,有人認爲師資力量短缺、學生課業負擔重等問題將使書法課很難落實,淪爲“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空架子。此種擔憂非常符合中國國情,在以高考爲指揮棒的現行中小學教育體制下,書法課的時間恐怕早晚要被語、數、英等“主課”霸佔。但這更加說明,漠視母語文化纔是書法危機的始作俑者。拯救書法,應從重視開始。重視書法,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小學描紅”,也不僅僅“爲美而術”,首先應該認識到,這是在拼命留住中華民族的“根”。漢字這一中華民族之“魂”說不定哪一天會被我們這一代人弄“丟”了,因爲這種“丟魂”過程是個“漸進式”的。所以,中華民族要想實現“偉大復興”,起碼要讓自己的文字“葉茂根深”起來。


  重視書法,則首先應從娃娃抓起,練字能讓孩子的心靜下來、慢下來,感受到柳公權的挺拔,歐陽詢的剛勁有力,王羲之的俊秀。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書法不僅能增強他們在鍵盤時代對方塊字間架結構的記憶,更是在守候和延續一個民族文化的記憶。

鍵盤時代如何拯救書法?

評論:
spring:書法貴在練習,把平時做作業、筆記的機會用來練字,行楷間斷同時練習,定能寫出讓你滿意的中國字!手寫的字再難看也是用心寫出來的,打印的再怎麼漂亮也只是千篇一律,沒有靈魂的!所以,加油,寫出一手漂亮的漢字!
橫側看:網絡時代人們幾乎不再手寫漢字,好多字閱讀時不成問題,但要手寫起來就變得困難,更不用說能把字寫得龍飛鳳舞!難怪好多年輕的高學歷者寫的字不敢恭維。幾千年的中華書法藝術已成文物。
胡斌:尤其是玻璃櫃裏的手寫原稿,那些內容,那些字體,讓人不得不感觸:1、蒼勁的書法。漢字的手寫,隨着經濟的發展居然退化如此之多;2、激奮的內容。擁有如此的精神信仰,實在令人驚歎。當今,未來,還會有麼?
黃梁夢:現在電腦辦公普及,大多數人都依賴於鍵盤敲打,手寫能力反而退化了。要求指出,一至三年級着重培養學生硬筆書寫能力,三年級開始,過渡到硬筆軟筆兼學。學生要用毛筆書寫楷書,臨摹名家書法;大致瞭解書法歷史和漢字字體源流;從書法作品的內涵、章法、結構、筆法等方面鑑賞歷代重要書法家作品。
欒禕純:現代人的特質便是忙,像書法這樣的精萃是根本沒可能碰的,連筆桿子都已被電腦鍵盤所代替,毫無美性的印刷字取代了流傳千年、靈動飛揚的手寫漢字。效率是大大提高了,然而這到底是幸運還是悲哀先?
林珍平:中國漢字書法於世界上享有很高聲譽,乃中華文化藝術結晶,歷史悠久。今電腦出現,手寫漸少,書法似不重視。作爲國人,即使學歷再高,也未能寫好漢字,可謂是一種文化缺失,會被人認爲沒有文化底蘊,字爲人之門面,亦是國人形象。教育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孩子書寫能力培養,萬不可忽視傳統書法之教育!!
微卷:字寫得好的有很多,成爲家的寥寥。所謂書法家,技藝精湛在有情有意之下。我手寫我心,賦予漢字精神才稱之爲書法。
煩煩煩:#說說你身邊的90後#90後孩子從小就習慣用電腦拼寫漢字,日常生活或學習中必須手寫漢字的機會越來越少,而且,有興趣學習書法和硬筆書法的人也是在日漸萎縮,因此,現在能夠寫一手漂亮漢字的90後真的很稀少,就算80後甚至是70後中能夠寫得一手漂亮漢字的人也不多。
傷痕我心:鍵盤失寫症,讓手寫能力”字字驚心".有的字想不起來怎麼寫,有的字只能想起個大概。除了提筆忘字,人們還出現手寫易寫錯字,用筆難以表達自己的觀點,手寫字越來越差,信息化時代中國人的漢字書寫能力在退化,呼籲中國人重視自身書寫能力下降這一事實,重視書法教育。
興安落葉松:很少能靜下心來寫幾個大字,也很是震撼於龍門造像書法藝術的雄渾古樸,在傾盡心力摹寫之間,是一種澄澈的自然,盡顯突兀與棱角,不需顧及繁文縟節般的運筆規律,我想這就是碑刻書法獨特的魅力所在,經常使用電腦大字,對於漢字的感受力在持續降低,也許還是原生態些好,我喜歡手寫心書的感覺,是種自在。

 

基於攝像頭實現手寫輸入字符功能(視頻手寫)

PC攝像頭=視頻+手寫板+電子毛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