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設計模式總結(二)

這篇文章整理自一本書《移動設計模式大觀》,下載地址: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shanxing2/5103470

4.搜索

4.1觸發搜索

有“搜索”按鈕,點擊後觸發搜索。

最佳實踐:搜索框比較醒目,提供取消搜索操作,當搜索正在執行時,給用戶提供反饋信息。

4.2自動搜索

(例如地圖搜索,並沒有有限數據集)最佳實踐:如果在顯示搜索結果時有延遲,要給用戶提供反饋,在搜索結果中,對於匹配的結果可以重點突出。

4.3動態搜索

這種模式也被成爲動態過濾。輸入文本數據將會動態過濾數據顯示在屏幕上。(已經將有限數據顯示出來了,根據輸入進行過濾)

最佳實踐:適用於有限的數據集,如通訊錄,媒體庫,如果數據集比較大,可能不太合適使用。

4.4搜索範圍

有時候在執行標準搜索前,範圍搜索很容易和更快的獲得期望的結果範圍。

最佳實踐:基於數據集提供合理的搜索條件,提供3-6個選項足夠,可以考慮表單式的高級搜索。

4.5保存和最近搜索

“尊重用戶的勞動”是成功手機界面設計的最基本原則。保存和最近搜索使得搜索條件容易從先前的搜索中選擇,而不用再次輸入相同的關鍵詞。

最佳實踐:保存搜索需要額外的步驟去命名搜索參考值,尊重用戶的勞動,讓用戶少操作。

4.6搜索表單

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一個單獨的表單輸入多個條件和一個明顯的搜索按鈕。

最佳實踐:最少的數字輸入。實現操作系統相關的輸入正確控制檢查。遵循表單設計原則(對齊、標籤、大小)。

4.7搜索結果

延遲加載是常用的技術,這樣一些結果會被顯示,一些結果會被延遲加載。許多應用提供一個按鈕來顯示查看更多或在屏幕滑動時候自動加載更多結果。避免分頁,他們違背在移動設備上的自然交互模式。

最佳實踐:顯示搜索結果數量。使用加載的方式代替翻頁,選擇一個合理的搜索結果默認排

序。

5.排序


5.1直接排序

只有少數排序選項,屏幕上的排序可以提供一個簡單的“單一TAP”解決方案。排序選項放在頂部或底部取決於頁面其他元素。

最佳實踐:清楚的顯示那些選項被選中或者處於開啓狀態。,如果選項標籤在目標按鈕條上

不合適放置的話,考慮使用按排序順序的選擇模式

5.2排序選擇器

選擇器模式是一種好的選擇屏幕上的排序。在設計中有許多的UI組件可供選擇,OS的中性設計解決方案包括一個簡單的下拉列表框及層疊菜單

5.3排序表單

一些應用程序將排序和過濾選項合併到一個屏幕上,代表性的成爲完善。這個是最有效的排序模式,需要用戶打開表單,選擇一個選項,然後應用選擇(點擊“完成”或"應用")。

最佳實踐:在選擇排序表單之前,建議採用更有效的排序或排序選擇模式。

6過濾模式

6.1直接過濾

類似於直接搜索,直接過濾顯示結果或列表數據。與一個TAP一起,過濾器被使用。

最佳實踐:過濾選項應當措辭清楚並且容易理解。顯示顯示過濾條件或使用開關關鍵詞“ON”。 不要用過濾模式作爲主導航,但是使用其分組和過濾內容。

6.2抽屜過濾

幾乎跟直接過濾一樣有效,抽屜過濾也可以用以過濾選項。滑動或點擊打開抽屜。如下述兩個應用均使用抽屜過濾。對於SAMS應用更好的過濾形式是使用動態過濾而非顯示過濾。

 6.3過濾對話框

像web應用中的彈窗,過濾對話框是模式化的。它需要用戶選擇或取消過濾器選項。

最佳實踐:保持選項列表的簡短,並避免滾動。對於較長和更多的選項考慮過濾表單形式。

6.4過濾表單

對於大型數據集更使用與高級的過濾器/細化選項

最佳實踐:不要過度設計過濾器,一個簡單的屏幕或抽屜過濾通常就夠了。如果必須要過濾表單,那麼遵循表單設計最佳實踐。

7.工具


7.1工具條

最佳實踐:工具欄通常顯示在屏幕底部包含屏幕水平操作。選擇的圖標要易於識別或者使用圖標+標籤形式。

7.2選項菜單

選項菜單,像工具欄,可包含屏幕層面的操作,但是可由不同的方式顯示和訪問。

最佳實踐:儘可能選擇直接的交互形式,不要將導航藏在選項菜單裏,如果在屏幕上只有一個操作的情形,建議使用操作按模式。

7.3操作按鈕

當在屏幕上只有一個主要的行爲召喚時,調用操作按鈕可能是一個比工具欄或者菜單更好的選擇。此模式也適用於工作屏幕上只有一個主要和一個輔助的行爲被召喚。

最佳實踐:不要將主要的行爲召喚隱藏在菜單或者放置在工具條裏(難以認出),主要及次要行爲應該有明顯的對比。

7.4情景工具

情景工具可用來工作在一個特定對象屏幕上。例如,長時間按一個對象(一個Android特定手勢)將顯示圖表里程碑,或者WebOS的選項列表。

最佳實踐:儘可能選擇直接交互,如果按鈕是必須的,那麼與被操作對象儘量靠近,選擇易識別的ICON或者文本標籤。

7.5內聯操作

內聯操作模式工作顯示在一個特定對象上,顯示當前對象的狀態。

最佳實踐:儘可能選擇直接交互,如果按鈕是必須的,應該儘可能與被操作對象靠近。選擇易識別的圖標或文本標籤,每個被操作對象最多有1-2個當前操作。 

7.6多態按鈕

在有限的屏幕空間內,它是一個按鈕及扮演觸發又扮演反饋機制

最佳實踐:多狀態按鈕比較適用於關聯比較緊密的幾個操作,而這些操作是要按照一定順序執行的。

7.7批量操作

常見的批量操作包括選擇、添加、刪除及重新排序

最佳實踐:批量操作像刪除或者重新排序最好放置在編輯模式下,提出比較明顯的退出當前模式的按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