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鼠的故事(部分原創)

在《李斯列傳第二十七》開頭,太史公寫道:“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爲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大概意思:

李斯,楚國上蔡人。年輕時,曾在郡裏當小吏,看到廁所里老鼠吃髒東西,每逢有人或狗來時,受驚而逃。後來,走進糧倉,倉中老鼠,吃屯積粟米,住大屋子,不擔心人狗驚擾。於是,李斯嘆息:“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如同老鼠,是由自己所處環境決定的。”

 

爲了由“廁鼠”變爲“倉鼠”、並長守“倉鼠”之位,李斯花費了一生的心血,也付出了自己以及“三族”親人的生命作爲代價。秦王朝的興亡,與李斯有很大的關係。李斯諫阻逐客,總結秦國重用客卿、變法圖強的歷史經驗,提出不論國別、用人唯賢的方針,秦始皇採用這一方針,“二十餘年,竟並天下”,成就了統一中華的偉大事業。李斯靠自己的聰明智慧,成功地改變自己所處環境,實現由“廁鼠”變爲“倉鼠”的“華麗轉身”,“斯爲三公,可謂尊用矣”,擔任秦國丞相,位居三公之職,富貴榮華達到極致。秦王朝的滅亡,與大野心家趙高的陰謀作亂直接相關,而趙高的陰謀之所以得逞,又和李斯貪圖祿位、助紂爲虐緊密相連。爲了長守“倉鼠”之位,李斯當了趙高幫兇。秦始皇二十七年,始皇在沙丘病死,遺詔命公子扶蘇回咸陽奔喪。而趙高私扣詔書,想立胡亥爲帝,以便自己篡權。但是,必須經過李斯同意,否則,是行不通的。因此,趙高施展渾身解數,採取軟硬兼施手段,既威脅又利誘,全力勸說李斯。李斯開始斥之爲“亡國之言”,繼之,責令曰:“君反其位!”接着,勸說:“君其勿復言,將令斯得罪。”然後告誡:“斯其猶人哉,安足爲謀!”情緒由盛怒到平緩,語氣由嚴厲到溫和。趙高最後說:“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侯,世世稱孤,必有喬松之壽,孔、墨之智。令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爲寒心。善者因禍爲福,君何處焉?”這正是李斯自己的“廁鼠倉鼠論”,趙高用它徹底擊垮了李斯,李斯仰天長嘆,垂淚太息:“嗟乎!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託命哉!”至此,李斯完全屈服於趙高了。儘管如此,李斯最終還是受五刑而死、被誅滅三族,落得一個比“廁鼠”不如的悲慘下場。

這個故事可以看到,同樣是老鼠,就是因爲他們的生活環境的不同,而他們的命運就截然不同。我們現實生活也是一樣的,一人是否有所作爲,完全取決於他的生活平臺。我們大家都爲了有所作爲,都艱難的一個一個臺階往上爬,希望找到適合自己施展的平臺。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我以爲,一個人有沒有出息,並不完全取決於職位的高低。平凡的崗位也能幹出不平凡的事業,處於下層的,並不都是沒有本領的人。如果人人都攀爬高位,那誰在基層爲你支撐呢?一個人就是提拔到了很高的位置,也絕不能當“倉鼠”,也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把國家的“積粟”、公共的資產、人民的“大廡”,變成自己的囊中之物。但是,如今,李斯的“廁鼠倉鼠論”似乎還有一定的“市場”,“垢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的觀點似乎還有一定的影響力,不少人正在爲由“廁鼠”變爲“倉鼠”而努力。但每個人對這個故事有不同的理解。

 

我認爲,有兩種工作,一種是無能力提高的工作,一種是提高能力的工作。

無能力提高的工作,幹了很長時間,付出了很大精力,也很難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提高能力的工作,自己的處境會隨着時間的增長而變化。

提高能力就和我們看書一樣,同樣是一本好書,有的人只是看書的本身;而有的人不僅看書的本身,還從深度,廣度挖掘它潛有的內容。這樣他們得到的價值就截然不同的,長此以往,以少集多,量變到質變,最後就會產生巨大差距。其實人和人都是一樣的,爲什麼有時候又不一樣的,但我們看一個人時候,都是看他的身後”成績“,這個“成績”會改變你的命運,所以我們大家都在努力的高築這個"成績"。

 

回過頭來,其實,我認爲倉鼠的故事只是提醒不要一直埋頭苦幹,偶爾也要擴寬一下視野,廁鼠如果知道倉鼠的狀態和到糧倉的方法,廁鼠還會在廁所裏嗎?

參考文獻

http://blog.csdn.net/wyzxg/article/details/562984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90c330100j598.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