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人際關係手冊

 

--戴爾×卡耐基

1

     馬上就要畢業出去工作了,所以借了這本書讀一下,希望對自己能有所裨益。本說講述了相處的許多關鍵原則,其實這些原則在我身邊就有一位極好的榜樣,那就是我的導師。雖然導師事務繁忙,對我們耳提面命的機會並不多,但我們永遠對他心存尊敬。每次和他談話,他總是首先誠懇地讚賞我們之前所做的工作,然後才以建議的方式提出以後應該努力的地方。我知道以我的性格很難做到象導師或本說所寫的那樣,因爲我性格急躁,易衝動,關鍵時刻不冷靜。把與人相處的這些原則記下來,是想以後要多看,多想,即使做不到,至少在犯了錯誤之後知道自己錯在那裏,以便彌補和改正。

當然,下面提到的原則並非適用於任何場合,它們有些是給領導的,有些是給推銷員的,××××××。許多是適合於與陌生人交往,而不適合於親密朋友。最後,大概可以用這句話概括這本書的原則,那就是:與人和善,己所不欲,誤施予人。其實,所有這些都是人際交往的技巧和手段,最爲關鍵的還是做一個成功的自己。                                                                     


2
平安快樂七要訣

  生活的面貌是由我們塑造而成的。如果我們能學習接受自己,看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便能踏穩腳步,達到目標;便不用浪費許多時間精力,空自苦惱。

1.1發現自我,秉持本色不要模仿別人

記住,你是世上獨一無二的。

你內在的力量是獨一無二的,只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則連你也不知道自

己真的能做。

不能表現本色的人註定是要失敗的,而且失敗的很快。

 

埃默森在散文<自恃>裏說道:

每個人在受教育的過程當中,都會有段時間確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會毀了自己;每個人的好與

壞,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縱使宇宙間充滿了好東西,不努力你什麼也得不到;你內在的力量是獨一無二的,只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則連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如果你不能成爲山頂上的高鬆,那就當棵山谷裏的小樹吧---但要當棵溪邊最好的小樹。

如果你不能是一隻麝香鹿,那就當尾小鱸魚---但要當湖裏最活潑的小鱸魚。

我們不能全是船長,必須有人去當水手。這裏有許多事讓我們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爲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爲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

註定成敗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做一個最好的你!

 

培養健全的心態將帶給你平安、自由。切記

不要模仿別人。讓我們表現自我,秉持本色。

1.2 養成四個良好的工作習慣

   人有兩種能力是千金難求的:一是思考能力,一是能按事情輕重處理的能力。

   四個良好的工作習慣:

1)        把桌面清理乾淨,只保留與目前工作有關的物品

秩序是天國的第一定律;也是商場的第一定律。

一張亂七八糟堆滿了待覆信件、報告和備忘錄的桌子,足以導致慌亂、緊張和憂煩。

強迫性履行觀念;對付連續不斷的待辦事件,就是馬上處理。

        人不會因爲過勞而死,卻會因放蕩和憂煩而死。

     2)按照事情的輕重程度去做

        沒有人永遠按照事情的輕重去做事。但我知道,按部就班的做事方法,總比想到什麼做什麼要好得多。

     3)當你碰上問題,要馬上解決,或做個決定,不要擱置一旁

     4)學習如何組織、授權與督導

        商場上,許多人常因不懂得授權他人,因而提早走進了墳墓。

1.3 學習在工作中放鬆自己

    記住,緊繃的肌肉本身就在工作。所以,放鬆自己吧!節省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

    健康狀況良好而常坐着工作的人,他們的疲勞百分百由於心理因素,或是我們所謂的情緒因素。

1.4 如何消除倦怠感?對工作發生興趣

    倦怠感會使你疲勞、憂慮、怨憤…….

    假如你假裝對工作感興趣,這態度往往就使你的興趣變成真的。

    厭倦是唯一降低工作能力的原因。我們的疲勞往往不是由工作引起的,而是由於憂煩、挫折和不滿。

1.5 算算你擁有的幸福而不是煩惱

    你會爲億萬的財富出賣自己的眼睛、手足、聽覺、孩子或家人嗎?把擁有的資產加起來,你就會發現,

把所有的金銀堆聚起來,也買不到你擁有的一切。

  

   我悶悶不樂,因爲我少了一雙鞋,

   直到我在街上,見到有人缺了兩條腿。

   世上最好的醫師是:節制醫師、安靜醫師和快樂醫師。

   我們很少想到自己所擁有的,卻總是想到自己所沒有的------這是世間最大的不幸。

   凡事往好的一面去想,這種習慣比歲入千鎊還好。

   生命中只有兩個目標:其一,追求你所要的;其二,享受你所追求到的。只有最聰明的人可以達到第

二項目標。

1.6 沒有人會踢一隻死狗,記住,惡意的批評通常是變相的恭維

當別人踢你,無情的批評你時,那是因爲他們自以爲如此會提高自己的重要性。

本文不敢苟同這一觀點,不全是這樣

 

1.7 放膽去做惡意的批評傷不了你

只要你覺得對的事,就去做---反正你做了有人批評,不做也會有人批評。

甚至你我被人愚弄、譏笑、欺騙、刀子架在脊背上,或是被一個密友出賣象耶穌的遭遇那樣,都不必過於悲觀。

對於所有的攻擊的言論,假如回答的時間大大超過研究的時間,我們恐怕就要關門大吉了,我竭盡所能,做我認爲最好的,而且我一定會持續直到終了。假如結局證明我是對的,那些反對的言論便不用計較;假如結局證明我是錯的,那麼,縱有十個天使替我辯護,也是枉然!

所以,當我們受到無理的批評時,切記:盡你所能去做,然後,撐起你的老傘,讓批評的雨不致打到你的脊背上。

 

3 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技巧

2.1不要批評、責怪、或抱怨

只有不夠聰明的人才批評、指責和抱怨別人。但是,善解人意和寬恕他人,需要修養和自制的工夫。

批評不但不會改變事實,反而只會招致憤恨。

    因批評而引起的羞憤,常常使僱員、親人和朋友的士氣大爲低落,並且對應該矯正的事實狀況,一點

也沒有益處。

    偉人是從對待小人物的行爲中,顯示其偉大。

    讓我們儘量去了解別人,而不要用責罵的方法吧!讓我們儘量設身處地去想:他們爲什麼要這樣做。

這比起批評責怪還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讓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不要批評、責怪、或抱怨。

2.2 與人相處的大訣竅獻出你真實、誠懇的讚賞

    “渴望被肯定”--------少數懂得滿足人類這種慾望的人,便可以將別人掌握在手中。

    天底下只有一種方法可以促使人去做任何事,就是讓他想去做這件事。

    真誠的讚賞是成功管理人事的首要祕訣。

    在人際交往裏,別忘了我們所接觸的是人,他們渴望被讚賞。提供歡樂給人,是合法合理的。

    人只活一次,所以,任何能貢獻出來的好與善,讓我現在就去做。不要遲疑,不要怠慢,因爲你只

活這麼一次。

    讓我們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讓我們儘量去發現別人的優點,然後,不是逢迎,而是出自

真誠地去讚賞他們。要“真誠、慷慨地讚美”,而人們也會把你的言語珍藏在記憶裏,終生不忘。

   (要在適當的時候,獻上你的讚美)

2.3 引起別人的渴望

   天底下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影響人,就是提到他們的需要,並且讓他們知道怎麼去獲得。

    影響他人的唯一方法,就是處處爲人設想,看他們需要什麼。

    你也許有機會要求某人去做某件事。記住,在你開口之前,現停一下問你自己,“我怎麼樣才能讓這

個人想去做這件事”。這個問題會讓我們不至於過分急躁,更不會只爲了自己的需要而做徒勞無益的囉嗦。

    這是個充滿掠奪、自私自利的世界,所以,少數表現得不自私、願意幫助別人的人,便能得到極大益]

處,因爲很少人會在這方面跟他競爭。

    能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瞭解別人心理想些什麼的人,永遠不用擔心未來。

    要首先引起別人的渴望。凡能這麼做的人,世人必與他在一起。這種人永不寂寞。   

2.4 真誠關心別人

    如果我們想結交朋友,就要先爲別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時間、精力、體貼、奉獻才能做到的事。

    人們根本不會注意你,也不會注意我。他們注意的是自己-----不論早上、中午或晚餐過後。

    對人關心是推銷員必具的特質。

    只要你真正關心他人,必可贏得他人的注意、幫助和合作,甚至最忙碌的重要人物也不例外。

    關心的表現,就象其他人際關係的原則一樣,必須出於真誠。

    (儘量不要獨幹,讓更多的人蔘與進來,並虛心接受他人的建議,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5 讓別人感到他們的重要要誠心地做。

   你要別人怎麼待你,就的先怎樣待別人。

   差不多你遇見的每一個人都自以爲在某些地方比你優秀。所以,要打動他們內心的最好方法,就是技

巧地表現出你衷心地認爲他們很重要。

   同人們談談他們自己,他們會願意聽上好幾個鐘頭。

   讓別人感到他們的重要要誠心地做。

4 如何讓別人的想法和你一樣

  戴爾×卡耐基說:“大部分人缺少透視別人想法的敏銳能力。”現在,祕訣就在這裏,只要你好好研究。

3.1 對別人的意見要表示尊重。千萬別說:“你錯了。”

    你在教人的時候,要好像若無其事一樣。事情要不知不覺地提出來,好像被人遺忘一樣。

    如果你能確定自己的判斷有百分之五十是對的,便可以到華爾街日進斗金。如果你不能確定自己的判

斷是否有百分之五十是對的,又如何能指責別人常常犯錯呢?

    你不能教人什麼,你只能幫助他們去發現。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什麼。

    如果你認爲有些人的話不對,就算你確信他說錯了,你最好還是這樣講:“啊,慢着,我有另一個想

法,不曉得對不對。假如我錯了的話,希望你們糾正我。讓我們共同來看看這件事。”

    你永遠不會因爲認錯而導致麻煩。只有如此才能平息爭論,誘使對方也能同你一樣公正寬大,甚至也

承認他或許錯了。

    能去了解別人的想法,獲益很大。也許你會覺得奇怪,真有必要去了解別人嗎?我想是的。我們對許

多“陳述”的第一個反應常常是“估量”或“評斷”,而不是去“瞭解”。每當有人表達感受、態度或是信

念,我們通常的立即反應是:“這是對的”、“這好蠢”、“這是不正常的”、“這是毫無道理的”、“那是錯的”。

我們很少要自己去了解陳述者話裏的真正意思。

    如果你太率直指出別人的錯誤,再好的意見也不會被接受,甚至會受到很大傷害。你剝奪了別人的自

尊,也讓自己成爲討論中最不受歡迎的一部分。

    要趕緊和你的對頭和好。

    要機智圓滑,這將會幫助你達成目的。

3.2 從友善的方式開始

    如果你想贏得人心,首先要讓他相信你是最真誠的朋友。

    人的思想不易改變。你不能強迫他們同意你,卻很可能引導他們,只要你溫和友善,儘可能溫和,盡

可能友善。

    太陽能比風更快叫老人脫下外套,現在,溫和、友善和讚賞的態度也更能教人改變心意,這是咆哮和

猛烈攻擊所難奏效的。

    “假如你握緊雙拳找上我,我想我也不會示弱。“威爾遜說道:“但是,假如你對我說:‘讓我們坐下

來討論討論,如果我們意見不同,不同之處在哪裏,問題的癥結在哪裏?’那麼,我是可以接受的。我們

也許只在少部分觀點上不同,但大部分還是一致的。只要彼此有耐心,開懷坦誠,還是可以步調和諧。”

3.3 要立刻讓別人說:“是的,是的。“

    當你告訴別人犯錯的時候,記住蘇格拉底的方法,問一些溫和的問題---一些能引發別人“是”反映的

問題。

    讓對方一開始就說:“是的,是的。”假如有可能的話,最好讓你的對手沒有機會說:“不。”

    一個“不”的反應是最難克服的障礙。當你說了一個“不”字,所有本性裏的自尊都要你繼續堅持下

去。

3.4 讓別人覺得那是他們的主意

    沒有人喜歡被支配,或強迫去做一件事。我們比較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思購買東西,或照自己的意思行

動。我們喜歡別人徵詢我們的願望、需求和意見。

3.5 訴諸高尚的動機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把自己理想化,都喜歡把行爲的動機賦予好的解釋。因此,要改變他人,理應

訴諸高貴的動機。

   一般來說,顧客都是願意履行義務的,就是有例外也是極少數。而且我相信,那些有欺詐傾向的顧客,

如你願意相信他們是誠實、正直和光明磊落,大部分還是會有善良的反應。

5 改變人的方法

    假如我們想要“不用攻擊和引起憤慨的方法去改變一個人”,必須採用一種態度,就是尊重、接納他

是一個人。他的反應決定於我們的態度。

4.1間接提醒別人,要留意犯下的錯誤。

      間接指出別人的錯失,要比直接說出來得溫和,比較不引起別人強烈的反感。

      間接提醒別人,要留意犯下的錯誤。

4.2  在指責別人之前,先談論自己的錯誤。

    聽別人數說我們的錯誤很難,但假如對方謙恭地自稱他們也並非完美,我們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不要指責比你小的年輕人,想想你在那個年齡是什麼德行,會有助於你改變看法。

    好的領導者會遵循下面的原則:在指責別人之前,先談論自己的錯誤。

4.3 沒有人喜歡受指使,以提出問題代替命令

    用建議的方法,容易讓一個人改正錯誤,可以保持個人的尊嚴和自覺。

    不要說:“做這個,做那個”,“別做這個,別做那個”。而說:“你可以考慮這樣。” “你覺得怎麼樣?”,“也許這麼寫比較好些。”

    無禮的命令會導致長久的怨忿,即使這個命令是用來改正很明顯的錯誤。

    有力的領導者會:以提出問題代替命令。

4.4 保留他人的顏面

    伊蘇培裏說過:“我沒有權力說出,或做出讓人小看自己的事。××××傷及別人的尊嚴是有罪的。”

    保留他人的顏面!這是何等重要的問題!而我們卻很少會考慮到這個問題。我們常喜歡擺架子、我行

我素、挑剔、恫嚇、在衆人面前指責孩子或僱員,而沒有考慮到是否傷了別人的自尊心。其實,只要多考

慮幾分鐘,講幾句關心的話,爲他人設身處地想一下,就可以緩和許多不愉快的場面。

    真正的領導者時常:保留別人的顏面

6成名的捷徑

    演講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徑。這種能力是一個人受人矚目,鶴立雞羣。而一個說話得人心的人,人家

對他能力的評價,往往超過他真正的才華。

    多數事業上最成功的人,除了知識之外,還擁有會說話、說服他人、把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推銷”出

去的才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