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CSDN程序員採訪稿-爲外包服務建立核心技術平臺

1. 請問,公司的基礎應用平臺是在什麼情況下確定要做的?是先有項目還是先有平臺?是否受用友原來做產品的傳統影響? 

 

北京瑞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北京用友軟件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全球化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供應商,致力於爲全球客戶提供量體裁衣、按需定製的專業IT應用規劃諮詢、軟件系統開發及相關IT運營與支持服務。 

 

在當前業界,無論是高級管理者還是普通開發人員,都已經達成共識,對於IT技術公司,平臺是基礎設施,不管面向的業務領域是什麼,都必須基於一個平臺去構建,無論是個性化IT服務,軟件產品,還是電子商務,門戶網站,抑或是SOA,SAAS,雲服務,雲計算,凡是成規模的企業,都是基於平臺運作。凡是還在從頭開始編碼的公司,要麼被淘汰了,要麼即將被淘汰。是否具備基礎平臺或構建平臺的能力已經成爲軟件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而瑞友科技的認識,比這個共識整整提前了6年時間。 

 

從IT服務領域來看,我們更關注是高端的IT服務,包括諮詢,包括企業應用開發和業務流程外包。從企業應用開發和業務流程外包的具體內容來看,兩者有很大一部分其實描述的是相同的服務內容,只是具體實施者或服務提供者有所不同,由於服務提供方和提供形式的差異形成不同的商業形態,但從服務內容根本上完全可以看作是同類內容。對於這部分相同的內容,就是圍繞企業級應用系統生命週期而產生的各種IT服務。這部分內容可以統稱爲“應用服務”,這是我們關注的焦點領域。 

 

 

那麼,我們如何去構建這樣基於平臺的“應用服務”呢?一般有這樣一個過程:IT服務提供商通過多年積累對主要的行業解決方案和主打的項目類別進行一些產品、系統的固化,形成積累,從而在後續同類方案、同類項目中實現以往研發成果的複用、減少人員投入,這樣就可以解放出更多的人力來拓展其他項目,獲取更多收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瑞友科技的GAP平臺就是這樣的研發積累形成的平臺產品,但我們做的更進一步,在瑞友科技成立初期我們就決定去做這樣的事情,這樣開闊的思路得益於瑞友科技脫胎於用友軟件,在瑞友科技成立之初,用友軟件已經在企業應用領域耕耘了10幾年的時間,這就有助於我們站的更高,看的更遠,我們從公司的起點就開始去構建企業級應用技術解決方案。 

 

 

瑞友科技在構建自己的基礎應用平臺初期,借鑑了用友股份的NC產品的架構思想,隨着技術的進步和平臺的不斷髮展,逐步形成了具備自己特色的平臺產品,這就是GAP平臺,用友股份也在NC平臺的基礎上發展成爲UAP平臺,但兩個平臺已經進行漸遠,各自獨立了。最大的區別就是UAP是用來做產品的,GAP是爲客戶進行量身定製的客戶化開發,也就是我們倡導的個性化IT服務。 

GAP平臺是瑞友科技的主要技術解決方案,GAP的全稱是RayooTech Global Application Platform,從2003年開始研發,到目前最新版本是3.6,GAP平臺是北京瑞友科技股份公司集多年應用開發實施經驗所提煉的快速應用開發平臺。GAP平臺在構建的過程中採用了一些創新性的技術,包括面向業務服務的開發(SOA),領域驅動設計(Domain-Driven Design),基於資源文件的組件技術,工作流技術,數據字典,組件庫等等,基於此可以實現企業應用軟件開發的敏捷構建,並形成一個完整的企業應用軟件生態圈,技術、業務、解決方案、外圍應用集成相輔相成,極大的提高了IT服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應用開發領域中的模式創新。 

 

2. 有了應用平臺,是不是就限定了所接項目的行業和類型? 

 

每個IT服務公司都應該有自己的定位,沒有什麼平臺能夠解決所有問題。比如淘寶,立足於電子商務,一直在打造開放的電子商務平臺,Facebook則不斷髮展自己的社交網絡平臺,通過OpenAPI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社交網絡生態圈。如果是依託於移動嵌入式應用,那基礎應用平臺可能是基於Android或iPhone去進行構建。也就是說基礎應用平臺必須和公司定位息息相關,它不僅推進了公司現在的業務發展,也決定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瑞友科技的定位主要是企業應用領域,這與用友集團的戰略方向也是一致的。瑞友科技致力於解決企業客戶的信息化問題,包括客戶的核心業務系統和IT基礎設施系統,主要行業包括金融、保險、物流和電子商務等行業,GAP平臺的應用場景也主要適用於這些方面。 

當然,隨着個性化服務的深化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進步,我們發現企業應用不再侷限在Intranet內部,企業應用系統的互聯網化趨勢越來越明顯,GAP平臺也逐漸開始對企業技術應用(工作流,數據字典,組織權限,規則引擎,SOA,OSGi等)和互聯網技術應用(RIA,門戶,電子商務,企業2.0等)進行融合。 

我們希望在現有的基礎上,能夠打造這樣一個基礎應用平臺,在爲企業客戶完成了項目的定製化後,企業客戶仍然能夠不斷延續軟件的生命週期,既可以在線上進行配置化擴展應用開發,也可通過OpenAPI和Component的方式持續接入新的業務應用,而這一切都是在開放的互聯網上進行。 

 

3. 客戶認同基於基礎應用平臺的項目開發嗎?國外還是國內有什麼區別? 

 

從2007年以後,國內客戶越來越重視開發商的技術體系和平臺,很多項目如果沒有這樣的基礎應用平臺是很難承接的。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客戶也認識到了,自己的應用必須基於一個統一的平臺進行構建,而他們很難自主研發這樣的基礎平臺,所以必須與開發商進行合作。就技術平臺合作而言,我們與國內金融、保險領域很多大客戶已經形成了廣泛的合作,有些客戶甚至要求第三方開發商使用我們的平臺爲客戶構建業務。未來業務平臺化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國外客戶則略有不同,雖然他們對於國內接包企業的技術成熟度會非常看中,但還是有一些區別,一般分三種情況,第一類客戶具備自己的技術體系,客戶會要求基於自己的技術框架或平臺進行業務構建;第二類客戶沒有自己的技術平臺,但會指定相關技術體系(例如.Net,動態語言,某個開源技術等)進行業務構建;第三類客戶能夠認同國內開發商使用自己的平臺爲他們提供服務,這類客戶對業務的關注程度要大於技術。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客戶,對國內接包方的核心技術還是非常看重的,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核心技術平臺爲客戶提供服務,另一方面在平臺構建的過程中,我們會積累出大量的通用技術和解決方案,這些能力同樣會爲海外接包業務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4. 基礎應用平臺怎麼持續發展呢?是不斷抽取客戶需求共性還是其他驅動力?爲了它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呢? 

基礎應用平臺的持續發展必然伴隨着公司業務的發展壯大。首先公司內部要有獨立的組織結構去規劃和經營平臺業務,同時平臺在應用到公司業務線的過程中會得到公司內部和外部客戶的不斷反饋,根據這些反饋平臺自身會不斷的進行自我修正。也就是說平臺本身的發展需要前瞻性,但同時要尊重當下的需求,在良好的框架機制下不斷擴展技術組件和業務組件。 

基礎應用平臺的最終目標我想有兩個,一個是通過技術創新和業務創新引領公司的未來走向,二是公司業務的2/3收入應該來自於這樣的應用平臺。 

 

5. 外包服務類企業做基礎應用平臺的關鍵點有哪些?相比其他類型的外包服務企業有什麼優勢? 

外包服務類企業做基礎應用平臺的難度會比其他軟件企業更難,因爲成本和資源的壓力更大,很多這樣的企業選擇只做人力資源外包,放棄技術積累。當然這樣的企業也可以做的很大,他們的積累來自於對發包客戶的業務流程的瞭解,完善的招聘隊伍和豐富的人員資源,但是核心競爭能力有所不足。例如外包服務類企業爲微軟,爲IBM,爲華爲等頂級公司提供了上千人規模的開發團隊,但是不要忘記,這些開發團隊的管理、技術都是緊緊的掌握在客戶企業那裏,一旦這些巨型企業進行策略調整,風險就會完全轉嫁到外包服務供應商這裏。 

很多企業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也在打造自己的基礎應用平臺,但由於不得其法,很多企業的應用平臺還停留在非組織級的程度,甚至還停留在拷貝粘貼的層次。平臺跟着項目走,底層框架不斷被複制到各個項目中,代碼管理混亂,版本基本無法控制。 

根據我們的教訓和經驗,構建基礎應用平臺的關鍵點主要有兩個: 

第一,具備獨立的組織機構進行基礎應用平臺的研發,只有獨立的機構才能保證平臺的完整性和持續發展。瑞友科技在成立之初就成立了技術部進行基礎技術研發。爲了更好的適應全球業務的需求,保證公司的創新機制,2008年11月,公司成立了瑞友科技IT應用研究院,持續推進基礎技術研究和創新。 第二,戰略驅動,公司必須從戰略層面認可這樣一種業務模式,不是短期行爲,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有了這樣的驅動力,當我們遇到一些困難時,會放棄某些短期利益,來持續推進平臺建設,而不是半途而廢。很多外包服務類企業因爲各種原因最終放棄了自主核心技術的研發,就是沒有從戰略層面去考慮問題。GAP平臺的發展同樣遇到了類似問題,建設初期由於版本的不完善,技術部和業務部會發生很多衝突,但是由於戰略保證,我們堅持下來了,隨着更成熟的版本陸續發佈,項目組的使用效果越來越好,進入2006年,GAP發佈了2.5版本,平臺進入規模使用階段,目前GAP平臺的最新版本是3.6,公司95%以上的定製化項目都在使用GAP平臺進行研發,效果顯著。 

 

當然,很多公司會由於資金的壓力,無法構建自己的基礎平臺,這種情況下與第三方具備平臺能力的公司進行合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