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選擇個好老闆

假如你讀了前面三個章節,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瞭解了“機運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靠自己去創造;懂得了“如何運用無形的財富”,把握住“現在”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工作興趣是可以培養的”,用不着一開始就堅持自己的理想。那麼你在工商界,一定可以找到一個立足的地方,但這並不是說,你將來就一定會混出一點名堂來。

如果你跟隨的老闆,是個缺乏現代化經營頭腦的人,是個只知投機取巧、不知腳踏實地求發展的人,是個自私自利、不肯提拔員工的人,你將來的前途還是有限的。因爲老闆有發展,當夥計的纔有前途,老闆發了財,當夥計的纔有福利可言,如果老闆是個沒有出息的傢伙,當夥計的也就慘兮兮了。

因此,如何選擇一個有發展潛力、有企業家之風的老闆,也成了現代當夥計的人必修的一課。我之所以特別強調“現代當夥計”的,是因爲以前當夥計的人,幾乎沒有這種權利。在過去,不管你學手藝也好,學生意也好,選擇權多半操在父母的手裏,即使你有建議權選擇行業,但選擇誰來當你的老闆,還是由父母來決定的。而且選定之後,還要簽約,一定要在老闆那裏工作多少年,中途時不能隨意改變的。事實上,你想改變也不太可能,因爲那時候都盛行“老夥計熬出頭”,每家店都有每家的徒弟,新人想半路插進去也不容易。

現在就不同了,真可說是“鐵打的公司流水的夥計”,每家公司幾乎天天都有新人進來,老人出去。老闆固然天天在物色有才能的新人,當夥計的也幾乎隨時都在動腦筋另謀發展。只要一聽到哪家公司待遇好,馬上就會想轉過去,所以,現在的工商業中,當夥計的流動率特別大,而且是有週期性的。甚至於有些老闆也興風逐浪,常發動“挖角”之風,彼此挖來挖去,使夥計的流動率更加大了。

如果有人問:現在的制度好,過去的辦法好?這需要專人去研究,不再本分討論之列,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現在夥計們因爲有了較多的選擇機會,“屈才”的情形就相對的減少了。再加工作機會競爭劇烈,每個人的潛能可以儘量的發揮,對整個工商業的發展是比較有利的。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正因爲當夥計的選擇機會多了,主僱之間的情誼就顯得淡薄了,老闆們都是唯才選用夥計,夥計們也多以待遇多寡決定去留,像過去那種留戀“老頭家”“老夥計”的情分幾乎不存在了。

當然,這是整個觀念的改變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的投的,但站在當夥計的立場,我認爲“唯利是圖”的選擇並不是一種百分之百的正確途徑。

這話聽起來似乎不太順耳,當夥計的賺工錢,誰不喜歡待遇好的工作?

話是不錯,但待遇的好壞,向遠處看,並不決定在一時,而是應該有長遠的打算。如果這裏待遇好,就到這裏,那裏待遇好就到那裏,不僅顯得你這個人太自私自利,而且也證明你這個人沒有多大志氣。

稍微有點理想的人,我相信絕不是待遇一項就可以滿足的,一定會考慮到這個企業有沒有發展,自己的工作有沒有前途,除非你是個沒有出息的人,相當一輩子夥計。

一個企業有沒有發展,主要關鍵在老闆,因此,只要你能選擇到一個有魄力、有才能的老闆,即使一開始的待遇少一點、工作苦一點,你也應該堅持下去,不必爲了幾塊錢的事,興起跳槽的念頭。

現在有人常發這種論調:老闆再能幹,終究是一個人,如果沒有員工的齊心合力,老闆再能幹有什麼用?

乍聽起來,這話似乎很有道理,如果深一層去想,你就會發覺這話說的幼稚、荒謬,不通之至。

不錯,老闆需要當夥計的支持與合作,他的企業纔有前途。可是,當夥計的爲什麼會支持他?爲什麼會全心全力替他工作?那是因爲他有一套辦法,非使你支持他不可。

假如老闆是個窩囊廢,既不懂得現代經營方式,也沒有拓展事業的雄心,明明是抱殘守缺,偏偏又剛愎自用,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員工們能提高工作情緒嗎?員工們能齊心合力的支持他嗎?

所以,只有能力強、統御力高明的老闆,才能使當夥計的心服口服,替他拼命賣力去工作。由此也足可證明,企業的興衰史決定在老闆是否有能力使員工奮力工作,爲企業目標而貢獻自己的才智、力量。

俗語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辰擇主而事。其道理即在此。因爲只有跟着有能力、有前途的人工作,你自己纔會有前途。如果你以十幾年的時間跟隨一個老闆工作,他的事業不但沒有擴展,甚至於每下愈況,那麼你這十幾年的時間就等於虛度了。

固然,等老闆垮了,你還可以替別人工作,但你這十幾年的經歷就要大打折扣了。

工商界的人事任用,雖沒有一成不變的制度,也沒有真正按資歷的長短在升遷調補,但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人事管理規則,除非有特別的例外,一般人的升遷都是按規則行事的,你半路插到一個新企業去,必定有很多吃虧的地方。

基於這個道理,你在一開始選擇老闆時,必須要慎重其事,從各方面去探聽、觀察他是否可作爲自己終身事業的依靠,千萬不能爲了多點薪水、佔了個虛名而自鳴得意,一定要想遠處看、遠處想,這個老闆究竟能有多大的發展。

這個問題似乎是玄了一點,初踏入工商界的年輕人,自己找個理想的工作都是困難的不得了,哪裏還有資格去身量人家老闆是吃幾碗飯的?何況將來的發展,連自己的命運都不可逆料,又怎能去預測老闆的發展呢?

這件事,說起來的確很難,但是,加入你在某一環境中,身臨其境的去體會,用心去觀察,你一定可以看出老闆是個什麼樣的人。“慧眼識英雄”,如果你不具備這種才能,分不出優劣好壞,可能你天生的智慧有問題,你只配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夥計,反正在任何所謂企業,幹得都是一樣,你也就不必費神去評量老闆的前途了。

說了半天,究竟什麼樣的老闆可以跟,什麼樣的老闆不可以跟呢?才能、領導力的強弱,並不是短時間能夠觀察出來的,總得有些實際的標準才行。何況小夥計跟大老闆之間的距離是那麼遙遠,彼此見面的機會都很少,從何觀察起呢?

我們把這些依據的標準、觀察的方法留待後面再談,現在先舉兩個例子,讓各位去領悟、體會一番,看看你有多少心得。

在三十多年前,有一位叫李鶴鳴的青年,他是某大學的機械工程系畢業生,後來又到德國修得碩士學位。這樣一位才學兼優的青年,當然成爲各方面羅致的對象,但李鶴鳴的志趣是在企業界,想爲發展國家的工業盡一份力量。

當時,有一家制造紡織機械的公司正缺少一位設計工程師,李鶴鳴毫不猶豫的前去應徵,而且順利地被錄用了。

這家機械製造公司規模相當大,而且在當時的名氣也很大,李鶴鳴認爲在這樣一家大企業內服務,一定有一展長才的機會。可是工作了幾個月之後,他發現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一回事。原因是這家工廠太大,層層截至的事也特別多。他只是一名工程師,上面還有總工程師、老闆等,自己設計的圖樣必須要通過兩關,纔有被採用的機會。

在一個大企業中,這種層層截至的編制,應該是制度健全的現象,原無可厚非,但總工程師是由技工幹起來的,苦幹的精神有餘,而創新的精神不足。凡是在設計上有任何改進,他都抱着存疑的態度,除非是他由經驗得來的教訓,纔會研究改進,否則,老的設計都認爲是好的。如果你根據學理去改進,他總認爲是不切實際的。

總工程師是老闆幾十年的老人,也可說是老闆的心腹,他的話,老闆沒有不聽的,尤其是關於技術方面的事,老闆都委由他全權處理。李鶴鳴想創新的構想就更行不通了。

李鶴鳴學有專長,又有遠大的抱負,當然不會爲這點挫折而灰心。他當時想,總工程師是老闆一手提拔起來的人,對機械方面的確有豐富的經驗,只是缺乏新的知識。但老闆並不知道他的缺點,所以對他信賴有加。如果能有機會跟老闆說明這一點,他的觀念一定會改變,不會再認爲老的都是好的。

當然,這種建議需要有技巧,如果言辭運用不當,很可能讓人誤會他是在攻擊總工程師,甚至想取而代之。

有一天,正好他設計的一個圖樣批下來了,總工程師在上面批了很多意見,而且凡是有意見的地方,正式李鶴鳴創新的地方。

青年人大都修養較差,而且不能長期的忍氣吞聲,李鶴鳴當時拿着批下來的圖樣,直接去見了老闆。幸好他以前就有過這種打算,儘量使自己心平氣和,所以一開始說的相當委婉,不帶一點火氣味。

老闆聽了笑笑說,“我知道你對機械方面的學理懂得很多,但你要知道,你所知道的都是從書本上得來的,缺乏實際經驗作基礎,我希望你能跟着總工程師多磨練磨練,不必急着求表現。”

李鶴鳴一聽這話,心裏就涼了半截,知道老闆的成見,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服的,但他又不甘心放棄這個進言的機會,所以鼓起勇氣說:“請你相信我,我絕沒有一點看不起總工程師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以他豐富的經驗,與新的知識密切結合在一起,對我們公司的發展將更有益”。

“因爲世界的機械工業,不斷在進步,我們這方面的技術已經落後了很遠,在不急起直追,永遠也沒有趕上人家的一天。”

“我知道,留學回來的學生都這麼說,”那位老闆毫不動容,好像事不關己似的,“改進是需要的,但不是空中樓閣,要以實際的經驗作爲基礎。不知你有沒有聽說過,有一位留學港回來的學生,替一家木廠設計一部鋸木板機,鋸出來的都變成木條了。這就證明了一點,光靠理論和書本上的知識,往往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這種事只是一個特殊的例外,不能因噎廢食。事實上,我們在國外所學的,並不完全是書本上的知識,也經過實地的實習。”

“我懂得實習時怎麼一回事,我們這裏也有學生來實習過。”

“外國的實習,跟我們這裏是完全不同的,那跟實際工作並沒有什麼兩樣。”

“我沒有到過國外,”老闆的語氣不好聽了,“但我相信經驗是時間積累起來的,而且經驗是不會發生錯誤的。”

話不投機,再談下去也是白費口舌,李鶴鳴氣呼呼的離開老闆的辦公室,他雖然沒有因此而辭職,但對這家公司的發展已失去信心。

他是抱着發展機器工業救國的壯志進入這家公司的,現在他發覺事與願違,在這個環境中,根本沒有他一展所長的機會。他從德國學成歸國時,曾在一家大學教過書,當時他覺得教育工作雖是百年樹人的大計,但對於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抗日戰爭,實在是有點緩不濟急,所以他才放下教鞭,進入工商界。現在他遇到了挫折,不禁興起悔不當初的心情,與其在工商界混生活,倒不如教書有意義了。

正在他彷徨不定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又轉變了他的決定。

有一天,總工程師派他到一家紡織廠區做售後服務。這家紡織廠的老闆叫張雲叔,是個殷實而又有魄力的企業家,而且眼光銳利,頗有識人之名。

李鶴鳴去的那一天,正是星期天,工人都休息了,他到了紡織公司的辦公室一看,只有一個衣着樸實的中年人在看報紙。他向前道明來意,那個中年人放下報紙,便領着他到機器房去,指着一部紡織機說:“就是這一部,請你來檢查檢查,什麼時候能修好?”

李鶴鳴放下工具箱,一看那部發生故障的機器,是他們公司用舊機器改造的。抗戰時期物資缺乏,改造舊機器是常有的事,唯一的缺點就是時常發生毛病。機器也像人一樣,換一個零件,而且又不是原廠製造的,總是不能百分之百的合適,因此需要經常的維修。

幾個月以來,李鶴鳴對這方面已有相當的心得,也知道容易發生毛病的是哪些部位。他脫掉外衣,便鑽到機器下面去開始檢查,由於他在專心工作,竟忘記了陪他來的那個中年人。直到他修好機器爬出來,發覺那個中年人還站在外面等他。

李鶴鳴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他在修機器時,應該先跟人家說一聲,讓人家回屋裏去休息,不必陪他在這裏等。不過,他也覺得這個人未免太老實了,既然修機器的事他幫不上忙,何必站在這裏窮等?

“真對不起,”李鶴鳴說,“耽誤您休假的日子了”

“沒有關係,”中年人說,“其實工廠裏的人也沒有全部休息,有的人還在加班,怎麼樣,修好了吧?”

“可以試試看了”

中年人接上電源,李鶴鳴親自操作這部老爺機器,果然又開始了正常工作。

試完機器,中年人很親切的對李鶴鳴說:“看你年紀不大,好像對這種機器倒是蠻在行的。”

“就機器而言,這是構造簡單的一種,”李鶴鳴把對方當成公司的小職員,所以有點炫耀地說“尤其這種改造過的機器,容易出毛病的總是那幾個地方,檢查起來並不是很困難的事,貴公司的技工也可以做。”

“你別小看這些機器,年輕人,這是我們工廠的命脈,我們把它當成寶貝似地,怎麼放心讓技工去亂修亂整?”

“這也難怪”,李鶴鳴有感而發,“今天我們工業界所使用的機器,多半是東拼西湊的,一方面固然由於物資缺乏,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機器工業界不爭氣”

“哦?”中年人好像頗感興趣,側臉望着他說,“如果爭氣的話,我們就有新機器用了,是嗎?”

“當然全新的是短時間內辦不到的,但至少我們可以把舊機器變成跟新的一樣。譬如舊機器改造過後,我們不必非照他原來的設計不可,也可以加以改進,加入新的設計,這樣就可以增加機器的效率。同時也避免換上不合適的零件,增加機器故障率的現象。”

這是,兩人已走到辦公室的門口,但李鶴鳴仍意猶未盡,又站在門口外面說:“假如我們想製造新的機器,也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不能抄襲別人的設計,應該根據自己的物質條件,製造適合我們自己用的機器。當然啦,製造太複雜、太精密的機器不是短時間能夠辦得到的,但像目前我們用的紡紗機器之類,我認爲並不是很困難的事。”

中年人頻頻點着頭,似乎同意他的看法,但卻沒有接着話題談下去,只問問他的學歷、家庭情形,便說他另外有個約會,與他握手告別了。

``````````````````````````````````````````````````````````````````````````````````````````````````````````````````````

李鶴鳴覺得很沒趣,自己的高談闊論,沒有引起別人的重視。而且他今天的興頭特別好,還有很多話想說,可是,對方卻似乎沒有興趣聽了。

當他離開這家紡織公司時,又不覺自我安慰:對方只不過公司裏的小職員,星期天都要在這裏值班,他這番話對方當然不可能理解。不過,他稍微感到遺憾的是,除了一開始問過人家面前說貴姓外,既不知道人家叫什麼,也不知道人家在公司裏擔任什麼職務,就冒昧的在人家面前說了這麼一篇大道理,似乎是太狂了。

第三天,李和鳴接到一張請帖,是張雲叔請他吃飯。他看了之後,感到非常奇怪,雖然他聽人家談起過這個人的名字和事績,但彼此毫無瓜葛,爲什麼突然要請他吃飯呢?再說,張雲叔當時在工商界已頗有名氣,跟他老闆是同一時的人,他爲什麼會這樣鄭重其事地請他這個“後生小子”吃飯呢?他相信這其中一定有重大緣故,但他想不透是爲什麼。

那天他如約到了張雲叔的府上,出來應門的竟是那天見到的中年人,而且一見面就熱切地握住他的手,好像歡迎老朋友似的。

等到了屋裏,中年人才自我介紹,他就是張雲叔,而且沒有請任何人,只請他一個人吃便飯。

李和鳴感到很不好意思,紅着臉,連聲說那天“太失禮”,自己竟有眼不識泰山,大放厥辭。無論如何希望他不要把自己那些話放在心上。

“不”,張雲叔很親切地說,“我就是聽了你那天的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所以才約你來深談。”

李和鳴瞭解張老闆約他吃飯的本意之後,便毫不留情的將自己的所學,以及理想和抱負,全部說了出來。

張雲叔靜靜地聽着,有時點點頭表示讚許,偶爾也插上幾句扼要的問話。直到李和鳴把想說的話全部說了出來,他才用誠懇而堅決的語氣說:“我希望你到我的公司來工作,不管什麼條件我都答應。”

“我沒有條件,”李和鳴表現出的也很灑脫,“我只希望能有一個和自己理想的工作環境,把自己的所學貢獻給國家、社會,別無他求。”

“好,我不會委屈你的才能,”張雲叔頓了一下,又正色接道,“不過,我要先把話說明白,值此國家多難之秋,發展工業極爲不易,我們的工作也很苦,物質供應也常有缺乏的情形,要實現理想,不能如想像的那樣得心應手,必須克服很多困難,我希望你在心理上事先要有個準備。”

“我知道,我決不怕任何艱苦和困難,只要工作的有意義就行了。”

一個表示求才若渴之意,一個展示了自己的抱負和決心,兩顆心很容易的結合在一起。李和鳴回去之後,馬上提出辭呈,不久就投入張雲叔的企業。

這時李和鳴還不到三十歲,他加入張雲叔的紡織公司之後,專門負責生產線的設計,以及機器的製造和安裝。張雲叔對他真可說是信任有加,從來不干涉他的工作。

有一次,他負責設計一部紡織機,由於經驗不足,全憑書本上的指導來設計製造,結果機器是製成了,但效果並不如想像的那麼好,李和鳴當時心裏很難過,覺得愧對老闆,把自己關在房裏,一天沒有吃東西。

到了晚上,張雲叔得到了消息,特地趕來看他。一見面,他按着李和鳴的肩膀說:“我正準備爲你開慶功會,你怎麼躲起來了?”

李和鳴一聽,更是心如刀絞,而且不知該說什麼好,沉默了好久,才用力擠出一句話:“我失敗了!”

“誰說的?”張雲叔故作誇大地說,“我看了試驗報告,比我預期的還好。”

“但比我當初向您保證的效果差了很多,我想不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我可以老實告訴你,和鳴,”張雲叔在他身旁坐下,握着他的手說,“當你興致勃勃的提議,要自己製造一部機器時,我認爲根本是辦不到的事,但我不忍掃你的興,同時我也想到,沒有失敗哪有成功,如果一直不敢讓你試一試,我們就永遠不可能自己製造紡織機,所以我最後答應了你的計劃。”

“答應歸答應,”張雲叔帶着加快的神情說,“我對這件事卻一點信心也沒有,不過,我相信一個原則,即使失敗了,對我們也是有利的,因爲你還年輕。所以我當時希望,只要你能按照圖樣,把零件湊合在一起,製造一部機器,即使不能使用也算成功了。結果竟使我喜出望外,你製造的第一部機器不但能用,而且效果還相當好。我聽到消息之後,高興得不得了,到處在找你,你卻一個人躲在屋子裏自怨自艾,真是太不知足了。”

這番話是安慰也好,是出自內心的真話也好,當夥計的聽了能不感激涕零嗎?

現在我們可以來檢討一下,李和鳴跟了張雲叔三十幾年,在紡織界雖然創立了自己的公盛名,但對他這位有過知遇之恩的老闆,仍然敬若師長。固然是由張雲叔的仁厚、魄力和栽培後進的精神所使然,但李和鳴選對了老闆,能不說是他成功的主因嗎?

一個學有專長,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進入工商界之後,如果沒有理想的工作環境,沒有老闆的大力支持,他的成就必然是有限的,最後很可能在懷才不遇的情形下,糟蹋了自己。

不過,今天工商界的情形,並不像當年李和鳴選擇老闆那麼容易,現在的年輕人也不一定有他那樣的幸運。因爲今天的一個大學畢業生,進入工商界之後,並不像當年那樣引人注目,一個工作機會有十個人在角逐,得到個工作都不容易,哪裏還有選擇機會?

話是不錯,但這並不能證明現在學有專長的人,就沒有選擇老闆的機會了。如果你抱着樂觀進取的精神,不爲“找工作難”的魔影嚇破了膽,你仍有很多選擇的機會。

目前,工商界雖然是人才濟濟,而且每個企業也都訂有新進人員的考試辨法,但老闆求才之心仍是非常迫切的,常用一些例外的手段來羅致人才。

現在最常用的一種辨法,是由自我推薦信中挑選人才。這是不需要任何人事關係的,只要你寫的信,能展示出你的才華,老闆就可能與你約談。因爲任何企業的組織,並不像公務人員那樣呆板,只要是老闆要的人才,他就隨時可以吸收你。

今天工商業愈來愈激烈,一個有作爲、求發展的老闆,永遠不會覺得自己企業的人才太多了,這一需求關係,就是青年人最好的利用機會。

當然,這種情形只適合學歷較好、學有專長的人,對那些商職畢業,甚至於國中畢業的青年人,要想一下子獲得老闆的重用,是不太可能的事。但並不是說,這些青年人就沒有企業的機會了,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現在我們再舉一個例子:

徐新盛是個高職畢業生,現在是一家貿易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奮鬥故事,也許能給學歷較差的人作爲借鑑。

徐新盛自幼父母雙亡,是跟着他伯父長大的,初中畢業後,又以半工半讀的方式,讀完高職,他的學校生涯就此結束了。

一個高職畢業的學生,要到社會上找個事做,的確是不太容易,於是,他在電子公司做過工,也送過報紙,當過推銷員。

有一天,家境不太好的伯父告訴他:“你這樣混下去不是辦法,今天干這個,明天干那個,簡直跟流浪漢一樣,總得找個固定工作長久幹下去才行。”

“我自己也不知道幹什麼好,”徐新盛帶點牢騷地說,“好的工作找不到,太差的工作我又不願意長幹下去,只好東一頭、西一頭的碰運氣了。”

“你這種想法,就是沒有出息的想法。什麼叫好工作?什麼叫壞工作?”他伯父板起面孔責斥他,“只要你喜歡的工作,都是好工作,問題是,你究竟有沒有好好地想一想,你將來打算幹什麼?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知道幹什麼,你想碰運氣豈不是妄想!”

“我怎麼沒有想過,”徐新盛不服氣地說,“可是,光想有什麼用?”

“你想幹什麼?”

“我想做生意,但沒有本錢,想也是白想。”

“你想做什麼生意?”

“我想做貿易,從事進出口的生意。”徐新盛把在離開校門時的理想順口說了出來,事實上,他對這一理想已經開始絕望了,經過將近兩年的流浪式生活,他人爲,以本身條件來衡量,除了替人家做工之外,做生意的事根本連想都也不必想了。

“你既然想做貿易,爲什麼不朝這方面下功夫?”

“下什麼功夫?”徐新盛不解地問,“我連賺生活費都賺得很辛苦,哪裏還有心思想其他的事?”

“照你這樣下去,你這輩子也別想做成功。現在你認爲是沒有本錢,什麼生意都不能做,對不?”

徐新盛用沉默表示了答覆。

“我來問你,”他伯父用眼睛瞪着他說。“假如現在有錢,你有本事開一家貿易公司嗎?你對這一行懂了多少?”

“我可以從很小很小的生意做起,一面做,一面學習。”

“就憑你有這種想法,別說我沒有錢,就是有錢,我也不會給你拿去當試驗品。你既然想做這一行,爲什麼不找一家貿易公司去做夥計,學學這一行的決竅?”

這是很切實際的一番話,徐新盛以前也不是沒有想過,而且也到幾家貿易公司去應徵過,但人家嫌他學歷太淺,沒有錄用他,所以他對這件事也死心了。

“我何嘗不想這樣做,”徐新盛很委屈地說,“可是,我的學歷太差,人家都不肯用我,有什麼辦法?”

“那些比較有名氣的大公司要找個人,大學畢業都能擠破門,你想擠進去,當然是不可能的事。可是,有些不貿易公司,不見得非大學生不用。進去之後,學的本領卻是大同小異,你爲什麼不去試試看?”

年輕人都有一份好勝和虛榮心,一離開學校門,都想進一家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在別人面前提起來“我在**公司做事”,顯得特別光彩。徐新盛當然也免不了有這種念頭,所以一直不進那些無藉藉之名的小公司,寧願在外面到處打工等機會。

事實上,這種機會是非常渺茫的,要想進入大公司的人,除了人事關係之外,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憑學歷考進去,一條是憑本領自己打進去。

徐新盛的第一條路顯然是走不通,如果他不從小公司磨練自己,第二條路他也別想走得通。換言之,他想進入貿易界做事,唯有從小貿易公司慢慢學習開始。

跟伯父的這次談話,使徐新盛了解了這一問題的關鍵,他幾經考慮之後,決定到一家小貿易行去找個事做,由最基本的工作慢慢的學起。

他的學歷雖不高,但要到一家小貿易公司找個工作並不難,不久,他就由朋友介紹進入一家小貿易公司工作。

這家公司是經營手式藝品外銷,規模真是小得可憐,而他擔任的工作,也是最起碼的工作,擔任與手工藝品製造廠聯絡。外商來了訂單之後,老闆就把外商需要的產品單子交給他,教他去找供應的廠商。說起來,這與正式貿易荼還差了一大截,但他接觸這個工作之後,才知道自己懂得太少了,一切都要從頭學起。

就拿挑選產品來說,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有時他看着很不錯的東西,帶回樣品之後,老闆可以挑出很多的毛病。

此外,他也發覺自己需要的其他東西也太多了。貿易商多半是與外商打交道的,語言能力是最起碼的能力,如果你跟外商語言不通,你在這一行中,很難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尤其是當夥計的要出頭就更難。

就以他老闆來說,也不過是商職畢業,但人家的英文卻說得那麼流利。自己跟他的學歷等於是一樣,爲什麼說不好呢?

受到這種無形的激勵,好勝心強的徐新盛,決心要把自己的英文學好,晚上在貿易公司下班後,回家草草吃過晚飯,就趕到補習班去補習英文。

當時有人勸他,說他的工作不適合上補習班,因爲他有時候到各地去找客戶談生意,往往幾天不能回臺北,無法每天到補習班去上課,繳了學費不上課,實在是一種浪費。徐新盛當時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最後還是決定到補習班報了名,他覺得這樣做雖然花了些冤枉錢,但多少總可以學到一點東西,比一點不學好多了。

俗語說:“人慾等到有空暇時纔讀書,終生將永無讀書之日。”尤其是一個人到了社會上工作,每天都有固定的上班時間,下班之後,已是筋疲力盡,誰不想休息找點娛樂,說起來,根本再沒有讀書的時間。而一個人的成敗關鍵,往往就在這一點上,如果你咬咬牙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多學一點東西,你成功的機會就大一些。因爲一般人的聰明才智都是差不多的,你能多苦一點,就能多一點成功。如果你除了固定的工作時間之外,什麼也不想學,也不願做,只想消遣娛樂的事,久而久之,你就會比那些肯用功的人差了一大截,在工作競爭上輸給別人。

美國人倡導“工作時認真工作,娛樂時盡情娛樂”,這個原則是沒有錯。可是,假如你認爲每天除了固定的八小時工作之外,其他時間都用於娛樂的時間,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尤其正在創業的年輕人,一天除在公司工作之外,其他的時間都用於娛樂,那你就很難成爲受老闆重視的夥計。

我認爲,所謂“工作時工作,娛樂時娛樂”,正確的解釋應該是:在工作的時候應該全心全力地去工作(這應該包括上班時的工作與下班後的自我充實在內),不要心裏想着玩的事;在娛樂時不要記掛工作的事,譬如你一個星期到外面去郊遊一次,而在郊遊時還想着工作,這就不應該了。

徐新盛把下班後屬於自己的時間,也認爲是工作的時間,所以他才肯把辛辛苦苦賺的錢交給補習班,而且能抱着“學多少算多少”的態度。他想:別人兩年可以學成的,他不妨下三年或四年的時間,如果他現在不學,三四年之後,他仍然還是不會。

人,一生之成就大小,就看你對自己投資多少而定,現在工商界有很多小學畢業的人,不但能通幾國語言,而且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來,對企業管理分析頭頭是道,這並不是天生的才能,而是他對自己已投下了大的資本(時間和心血)。

徐新盛把辛苦賺來的錢,不用於享樂,而用於充實自己的能力,這就是一種投資,只要把英文學好了,他在貿易界就算有了一筆大的本錢。但這是犧牲自己休息時間換來的,任何人有這種犧牲精神,都可以獲得這樣的成就,這是絕對可以肯定的。

徐新盛一面努力工作,一面苦心學習英文,半年之後,老闆對他開始注意了,認爲這個青年人很有出息,爲了幫他完成心願,老闆把他調到公司裏辦業務,不必再出去找客戶。

這樣他可以按時上下班,每天晚上都可以到補習班去補習英語。

如果你認爲這是他的機運好,碰到一個好老闆,那你的想法就錯了。誠然,一個好老闆纔會爲夥計設想,這是沒有錯的。但反過來說,一個好夥計纔會對老闆產生吸引力,相反的,如果你是塊鐵,老闆不是磁石,彼此不會發生吸引作用。

所以這種事是雙方面的,一個宅心仁厚,有雄心大志的老闆,對年輕有爲,肯吃苦耐勞的夥計,一定會產生愛惜之心,這就是非常自然的。也正因爲有這種微妙的關係存在,企業界才發生不少感人的故事,徐新盛後來的發展就是這個很好的例子。

老闆把他調到公司力業務以後,並告訴他爲了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學習英文,徐新盛當然心裏非常感激,在公司裏的工作表現的更勤奮了,主顧之間的瞭解就又更深了一層。

老闆觀察他一段時間之後,決定給他更多一些磨練機會。第一步,他規定徐新盛在只有他們兩人的時候不準講國語,全部用英語;第二步,遇有國外客戶來談生意時,也要他參加,在一旁聽他跟客戶交談,練習他聽講的能力和談生意的方式。

這樣雙管齊下,徐新盛的英文進步得很快,不到三年的時間,他已可以獨當一面,跟外國客戶談生意,而且發音、用句,比老闆還要高明。

這時候,徐新盛已成爲老闆的得力助手,對貿易方面的知識也豐富了,他準備幫老闆好好的擴展一下生意,但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由於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手工藝品在國外的銷路大減,已連出去的幾批貨,有的吃了倒帳,有的遭到退貨,這家原本規模不大的公司,頓時陷入週轉不靈的困境。

公司的業務幾乎在全停頓的狀態,員工的薪水發不出來,老闆只好準備把公司結束,事實上,他不結束也不行,員工們見老闆沒有生意可做了,都紛紛要求辭職,較爲能幹的員工早就另謀出路了。

老闆把徐新盛視爲自己人,所以在準備結束前的一天晚上,他約他出去吃宵夜,順便把這個決定告訴他。並順便問他:“你準備作何打算?”

“我現在什麼打算也沒有,”徐新盛說,“等我幫您把事情料理完了再說。”

“這怎麼好意思呢?你是知道的,我這裏一點希望也沒有了,而且,這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處理清楚的,我看你不必在這裏白浪費時間,儘快到外面去另找工作吧。”

“您以往對我那麼好,我怎能在您最需要人幫忙的時候離開您呢?”

“反正我明天就把生意結束了,處理債務的事,你也幫不上忙。”

“我可以替您跑跑腿,整理整理存貨。”徐新盛頓了一下,用熱切的眼神望着他說,“我有一句話,一直想問您,可是始終不好意思開口。”

“什麼事?”

“您把生意結束了,是不是有什麼新的打算?”

“唉,現在哪裏還談什麼新的打算,”他老闆嘆息着說,“眼前的事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纔好,把債務料理清楚之後,我恐怕已經是焦頭爛額,東山再起的日子很難了!”

“那您爲什麼非把生意結束不可呢?”

他老闆愣了一下,覺得他這個問題很怪:“像目前這種情形,我不把生意結束掉行嗎?同仁們都各奔前程了,又欠了人家這麼多債務,真可說是要人沒人,要錢沒錢,有什麼辦法可以維持下去呢?”

“事情的確是非常棘手,”徐新盛沉思着說,“但名義上即算是結束了,您的問題也並沒有完全解決。”

“我知道,我只能憑良心,做多少算多少,而且生意結束後,也好跟債主講話。”

“我的看法跟您不一樣,”徐新盛說,“生意結束之後,不管是對您自己還是對債主,都沒有一點點好處。”

“噢?”他老闆帶着訝異的神情說,“這是什麼道理?”

“如果你不把生意結束,等經濟不景氣這段時間過去之後,您的生意仍有恢復的一天,因爲外國的老客戶關係不會中斷,做起來比較容易,到那時候,債主的錢就可以全部歸還了。假如您現在把生意結束,外國的客戶的聯繫勢必終止,債主們也無法拿到全額的債款,這不是兩蒙其害嗎?”

“我何嘗沒有考慮過這一點,我在國外找一個客戶不容易,一旦失去了,將來再恢復一定很難,但我考慮再三,實在無法再維持下去,非把生意結束不可。”

“爲什麼?”徐新盛很急切地問,“是濁擔心債主不答應?這一點您可以放心,我可以幫您去說服他們。”

“債主當然是個問題,但並不是最主要的阻礙。”

“還有什麼更大的難題?我怎麼一點都看不出來?”

“這叫我怎麼說好呢?”他老闆又嘆息一聲,望望徐新盛,爲難的搓着手說,“現在公司裏只有我們兩個人了,如果要把生意維持下去,只我們兩個人怎麼行?要僱用新人吧,又發不起人家薪水,世上哪有做事不要錢的員工?”

“您是爲這個發愁?”徐新盛欣然說,“我想在目前這段時間,這個問題好解決。”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人幫忙,這個公司怎麼維持下去?”

“就目前來說,我們的生意不可能太好,甚至於一個月也不一定做成一筆生意,有我們兩個人就夠用了,不必再另外請人。”

“不,”他老闆急急地說,“我不能耽誤你的前途,以你現在的能力,會有很多大貿易商爭着聘用你,何必跟着我受這洋罪?”

“我有今天這份能力,是您培養、訓練的,我應當爲您盡點力,只要您決定把生意維持下去,我決不會離開您。”

“這。。。。”他老闆很爲難地說,“我跟你實說了吧,新盛,我現在連一個夥計也僱不起,你在這裏,我又不能讓你白乾。”

“總經理,您說這話就未免見外了,”徐新盛有點不悅地說,“我覺得您這個生意是您辛辛苦苦一手發展起來的,結束了實在太可惜,所以才答應幫您的忙,我這種幫忙是無條件的,我明知您付不出薪水,還會伸手向您要錢嗎?”

聽了這番激昂的話,他老闆感動的眼睛都溼潤了,淚珠在眼眶裏轉動着,半天沒有說出一句話來。

“您下決定吧,總經理,只要您覺得需要我,我決不會離開您,待遇,前途我都不會計較,一切等您生意好起來再說。”

“有你這番話,我心裏真是太高興了,”他老闆把眼裏的淚水擠掉,勉強的笑着說,“不過,我知道你家境不好,你伯父身體有病,家裏的生活需要你賺錢維持,我這樣拖住你,算什麼?你的好意,我心領了。”

“您不用顧慮我家裏的生活,只是苦一點而已,並不是活不下去,”徐新盛很懇切地說,“說句不好聽的話,我現在若是發生意外,或是出門被車撞成重傷,家裏的生活又怎麼辦呢?”

“你怎麼可以說這種話?這兩種情形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我說這番話的意思,是表示我的決心,我相信,只要想辦法,困難一定可以克服的,並不如想像的那樣難。只要您覺得這個生意應該維持下去,就該下定決心這樣做,不必考慮這,考慮那,別說有我幫忙,就只剩下您一個人,也是堅持到底。”老闆受了徐新盛的鼓勵,一下子鼓足勇氣:“好,我們就決定這樣辦,如果這次能把生意再做起來,可說完全是你的功勞,我一定要好好的。。。。”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徐新盛急忙插嘴道,“您現在計劃計劃,我們該怎樣着手?”

“不必計劃,一切跟過去一樣,”他老闆又恢復了生氣,說話跟過去的神情完全一樣,“所不同的是,公司裏只有我們兩個人,都是夥計,也都是老闆。”

這番話的意思是,兩人已不分彼此,大家盡力去做,能做多少算多少。但徐新盛仍守住自己的分寸,完全以夥計的身份自居,凡是跑腿、用力氣的工作,他都搶着幹。

這個時候,外銷生意既然很差,徐新盛建議老闆爭取觀光客的生意,並由他去爭取導遊人員,把觀光客帶到他們店裏。這種生意當然不可能太多,但維持兩個人的開銷已沒有問題。同時在這段時間,他還做了一些爲將來生意的鋪路工作。

例如,有些觀光客是貿易商或零售商,他都偏下他們的地址,一方面告訴他們,將來他們需要從臺灣進口產品時,他願意提供服務,代他們徽購產品;他對每一個留下地址的觀光客,過些日子都去信聯繫一下,提醒他們在臺灣有一家做手工藝品生意的公司,隨時在準備爲他們服務。

經過一年多的艱苦支撐,徐新盛終於幫老闆度過了難關,外銷的生意又逐漸好起來,當老闆重新整頓公司擴大業務時,徐新盛被任命爲總經理。

當然,在這樣一個規模不大的公司擔任總經理,並不能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站在另一個角度來看,對青年人卻深具啓發性。

青年人初到工商界做事,希望得到解決好的待遇,希望進一個聲名較好的大公司。這種想法當然不能算錯,俗語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追求較好的工作,希望有個較好的工作環境,乃是人之常情。如果你毫無所求,隨遇而安,反而成了反常的現象。

不過,真正要創業,並不一定非大公司不可,在小公司裏照樣會有大的發展,只要你有上進之心,而老闆又是個具有創業雄心的人,不管公司的規模多麼小,你將必然有前途。

目前工商界中有不少共過患難,在一起打天下的老闆與夥計,事業都發展得相當不錯。當然也有辛苦十幾年,仍在小公司當夥計的人,這全看你對老闆的選擇而定。

如果老闆胸無大志,做生意是爲了混一家人的生活,根本沒有求發展的念頭,你就是跟他一輩子的苦,也不可能有前途。

因此,你一進入工商界選擇老闆時,你一定要睜大眼睛,留心觀察你的老闆,他有沒有求發展的雄心?有沒有經營現代企業的觀念?

如果有,他即使受到一時的挫折,也沒有關係,只要你能幫他度過難關,你將來就是他創業的功臣,必定受到重用。反之,如果他只是在爲老婆孩子的生活打算,一天到晚斤斤計較蠅頭小利,你還是另謀出路的好。

幾年前,我有一個朋友自軍中退役下來,便到一家小飯館去當夥計,這種工作本來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準備找到好的工作之後就不幹了。可是一年之後,這位朋友對其他工作都不感興趣,有人替他介紹很多相當不錯的工作,他都不肯去。

當時我覺得很奇怪,曾當面問過他:“在這種小飯館裏有什麼混頭?而且天天端盤子洗碗,辛苦得不行了,也只是混生活而已,有什麼好留戀的?”

這位朋友回答的很妙:“我現在等於是押了一注,賭賭自己的眼力和運氣,如果押中了,將來就有好日子過了。”

他所說的賭注,就是在老闆身上。原來那個小飯館的老闆,是以前某大飯店的“掌廚的”,因爲受了很大的一個刺激,才決心開了這個小飯館。當然他開飯館的目的不是爲生活,而是想“混點名堂給別人看看”。

我這位朋友頗有識人之明,而且也有創業的抱負,他想,雖然在這裏苦一點,假如老闆幾年之後生意擴大了,他也可以熬出了頭。所以在這段時間,他除了生意忙時執行客人,他還兼跑街收帳的工作,可說相當辛苦,但他始終不發一句怨言。

老闆是個創業的人,對這種能幹的夥計特別欣賞,再加上我這位朋友在外面收帳,與商號、團體建立了很好的關係,去年他們的生意改組擴大時,他已被升爲業務經理。

這又是選對老闆的一個好例子。由此也可以證明社會閱歷豐富,對人的評價會有深一層的看法。年輕人不可能到達這樣的火候,也許難看出老闆是一種什麼類型。不過,人多半有一種直覺,如果你是個有志於創業的青年人,你會對那些有雄才大略的老闆,自然發生一種敬仰之心。

一旦你對老闆產生了這種感覺,你就不妨下定與他共患難的決心,以他的成敗作爲自己的成敗,即使真的是看走了眼,也必定在其他方面有重大的收穫。

說起來也實在值得人同情,青年人一離開校門,踏入工商界,對這個萬花筒般的環境,真可說是兩眼墨黑,不用說找工作不易,要選擇個好老闆尤其難。因爲在形勢上,青年人是站在被動的立場,只有被老闆選擇的份兒,嚴格地說起來,似乎並沒有選擇老闆的權利,你看好人家,人家不要從也是枉然。

這樣說,選擇好老闆的說法不是不成立了嗎?其實,不然。

你既然決心要到工商界工作,這個龐大的環境中,總有你立足之地。換言之,凡是你參加任何企業工作,總有老闆在上面領導你,而身爲老闆的人,大都有發展事業的雄心,所以你遇到好老闆的機會特別大。

萬一你遇到的老闆是個沒有“出息”的人,這也沒有關係,你的年齡還輕,有的是機會另作選擇。

在外國,這種例子也多的是,我們可以隨便舉一個例子來印證一下。

推銷員出身的漢雷(John W. Hanley),現在是美國孟山都公司的總經理,他對選擇老闆]選擇企業,有套很獨特的見解。

漢雷是哈佛商學院的高材生,但他真正與工商界接觸,是在高中讀書那段時間,這也可能是他在賓州大學畢業後,又轉入哈佛學商的主要原因。

漢雷的父親是個名推銷員,而且終生都是以此爲業,胸懷大志的漢雷,對他父親這種保守的作風,頗不以爲然。在他十幾歲時,就曾對父親表明他的態度:“我長大之後,絕不會像您一樣,替人家當一輩子的推銷員。”

他父親很看重推銷員這一個行業,深恐這個獨生子對推銷員這個行業起了厭惡之心,所以當時鄭重的告誡他:“除非你將來不想在工商界工作,否則,你就應該從推銷員幹起。你知道,推銷員是個需要多方面才能的工作,而且你有多大本事都可以發揮出來,在工商界更可以保持有攻有守的主動立場,進可以當到大公司的總經理、總裁,退也可以做個地區性的高級推銷員,真可說是進退自如。”

“那您爲什麼不到大公司去當總經理?”漢雷順口把憋在心裏的話說了出來。

他父親聽了毫不以爲忤,滿面含笑地說:“人各有志,職位的大小,並不能代表工作愉快與否。”

好勝心特強的漢雷,當然聽不進這種話去。在他的心裏,總經理高高在上,一呼百諾,豈是推銷員所能比擬的。

經歷豐富的老漢雷,在多年的推銷工作中,已練就察言觀色的能力,一眼就看出兒子內心的想法,所以收起笑容,正色說:“不管你將來想幹什麼,你一定要從基層一步步爬上去,基礎纔會打得穩固。如果你連推銷一瓶汽水的能力都沒有,就妄想着當業務經理,那無異是癡人說夢。

漢雷始終沒有把推銷員工作視爲一種了不起的工作,他認爲人人都可以幹,所以他聽了他父親的話之後,心裏很不服氣。第二天,就跑到一家飲料公司去要求推銷的工作,正式跟工商界發生了關係。

在讀高中這段時間,他曾推銷過啤酒杯、鮮花等。他做這些工作,當然都不是爲了生活,而是在測驗自己的推銷能力,看看自己是否能說服客戶買他的東西。

這段時間,他接觸的都是零售店、雜貨店,使他對零售生意有了深刻的認識。不過,他志不在此,進入大學之後就放棄了推銷工作。

漢雷在賓州大學攻的是冶金工程,與推銷工作完全脫了節,他在假期中,曾到一家鋼鐵公司去工作,想學點實際的經驗。

既至大學畢業,他發覺在工廠裏工作,並不比推銷工作更有意義,所以發鋼鐵公司的業務負責人商量,是不是可以讓他做外務工作,到外面去做推銷員?

可是,鋼鐵產品的推銷不同於日常用品,必須對鋼鐵方面的知識有很豐富的歷練,才能贏得客戶的信任。因此,這個公司的推銷員,都是在工廠實務或實驗室工作方面的資深人員,沒有一個是毛頭小夥子。

漢雷當時得到的答覆是:“除非你在公司裏熬到頭髮白了,否則,不可能有當推銷員的機會。”

“這是一項荒謬的人事制度!”漢雷回家後對他父親說,“禿頂白髮的人,並非全部都是智慧的象徵,年輕人也不一定個個都是幼稚可笑的人。”

老漢雷在推銷員這一行中,已經混了三十年,他對自己的工作始終懷着敬重之心,所以聽了兒子的話之後,略帶感慨地說:“你們年輕人大都崇尚衝勁,瞧不起經驗,事實上,有些行業的推銷員,非有豐富的實務經驗不可,否則,他對要推銷的產品決不可能徹底瞭解,如果連自己都不瞭解產品的功能特性,又怎能去說服客戶呢?”

“照你這麼說,我現在沒有當推銷員的資格了?”

“那倒也不是”,他父親笑着說,“你在讀高中的時候,不是就推銷過很多東西嗎?不過,我可以坦白的告訴你,你過去的那段推銷經驗,跟你現在所想爭取的工作,一點也沾不上邊,那種推銷員,你即使幹一輩子,也不夠資格到鋼鐵廠裏去當推銷員。”

“爲什麼?”漢雷對自己過去那段推銷經歷相當自豪,所以對父親的話甚感不服氣。

“因爲推銷員大別可分爲兩類:一類是屬於技術性的,如推銷電腦、生產設備、檢驗儀器等。這類的推銷員,本身就是這方面的專家,不但要能爲客戶解答使用及保養上的各種問題,而且對這些產品的設計、製造,也都瞭如指掌。另一類是靠口才和機智的,如推銷香水、飲料等消費品,只要你反應靈敏,隨機應變,就能把產品推銷出去。這兩者完全是兩回事,前者可以做後者的工作,後者轉成前者,那就難上加難了。”

漢雷此時已是大學畢業生,理解力已相當成熟,他父親一說他就明白了,但他心中仍感到很不服氣:“既然如此,也不至於熬白了頭髮纔夠資格當他們的推銷員。”

“但實情的確如此,”他父親很認真地說,“事實上,不但要熬上很多年,而且還得是優秀的人才,有些人幹一輩子還熬不上這個推銷員幹呢。因爲這類的推銷員,大都是公司裏高級幹部的候選人。”

“您說的也許是實情,爸爸,”漢雷的臉上仍帶着悻悻之色,“但這樣的煎熬我決不接受。在年輕時噹噹推銷員磨練磨練,本是無可厚非的事,如果到老了再去拋頭露面,奔波勞苦,那未免太淒涼了。”

“這是觀念問題,我不跟你擡槓,不過照你的想法,你最好自己當老闆。”

“我正是這個意思,”漢雷望着他父親的灰白頭髮,頗爲感觸地說,“我真不明白您是怎麼個想法,爸爸,您跑了那麼多地方,訓練那麼多推銷員,對工商界的關係又那麼好,爲什麼不自己開個代理店呢?”

“我這輩子已不作此打算了。”

“您還不能算太老,如果您願意,我可以全力幫您的忙,我相信一定可以開創出一個局面出來。您有豐富的經驗,我有衝勁,咱們兩個可以說最好的搭檔。”

老漢雷看兒子興致勃勃的樣子,恨不得馬上就開始。他不忍掃他的興,很慈祥地說:“你既然有這樣大的抱負,我們將來不妨試試看,但不是現在。”

“爲什麼?”

“因爲你現在在商場的經驗還不足以當大任,等你當一段時間的推銷員之後,我們再研究生意的事。”

漢雷一聽他說話的語氣,知道目前無法說服父親,只好嘆一口氣說:“好吧,等到您認爲我堪當重任時,咱們再談。”

“如果你想磨練自己的推銷才能,我可以推薦你到一家大公司去試試。”

“什麼公司?”

“普羅克特·蓋勃公司,”他父親說,“我曾替他們訓練過一批推銷員,所以我對這個公司比較瞭解,如果你想學點本領,我建議你到那裏去歷練一番。”

這時候,漢雷對推銷員這種工作,認識並不深刻,對工作環境的選擇也沒有成見,有他父親既然說好,他就一口氣答應了。

可是,一進普羅克特·蓋勃公司之後,他馬上覺察到工作氣氛與別的地方不大一樣,最顯著的是,每個人都顯得非常緊張忙碌,好像有種什麼力量在後面驅策他們。

漢雷是個永遠不肯服輸的人,而且軋觸特別敏感,一遇到外力,就馬上起反應。他當時懷着好奇的心情,想深入觀察一下,是什麼力量促使這些員工工作得如此起勁?

普羅克特·蓋勃公司,是美國著名的清潔劑製造商,規模相當宏大,一個新進人員,想全部瞭解這個公司的內涵是相當不容易的。而且,使員工的工作情緒高漲的無形力量,也不是從皮毛可以看得出來的。

漢雷一參加進去,便被這股無形的力量激發起雄心。他想:自己將來如果要開一個公司,一定要培養起這種無形的力量,纔會使公司有大發展。

漢雷一面工作,一面觀察,他初步的瞭解是:各級幹部對下都督促很嚴。換言之,由於各級主管對工作執行得很嚴格,都具有認真負責的精神,所以員工才個個努力奮發。可是,什麼力量使各級主管如此認真負責呢?

經過一年多的細心研究、觀察,漢雷終於發現了這股無形力量的成因,那就是普羅克特·蓋勃公司的人事升遷制度。

在這個龐大的公司組織裏,幾乎人人都感受到一種保證:你有多大的才能,必定會得到多大的報償。尤其那些年輕有爲的新進人員,更有一份強大的信心;只要自己有才能,必定很快的獲得升遷。

在這個公司裏工作的人員,只要你在本身工作上有傑出的表現,馬上就會被升到更高一級的職位,不論年資,甚至於也不重學歷。

不過,不重學歷一項,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因爲該公司在選拔人才時,都是從大專院校出來的,都是學有專長的人,只是在升遷時,是以個人能力爲標準,不是依照學長、學弟的順序,也許低了幾屆的學生,比學長們升遷得更快。

漢雷對自己的才能是深具信心的,因此,他很快的就對這項人事制度發生了興趣,他相信,只要他在這個公司裏幹下去,他一定是有前途的。

這時候,正好普羅克特·蓋勃公司推出一種新產品——汰漬清潔劑,大力在市場上銷售,漢雷抓住這個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推銷能力,一面與同業競爭,一面與周仁之間展開業績競賽,一年中,他在同一推銷地區中,連獲三次第一。於是,他調升的命令下來了,公司任命他爲洛杉磯地區的高級推銷員。

所謂高級推銷員,相當於我們銷售公司的各地分銷經理,手下有若干名推銷員,負責指揮地區的推銷工作,漢雷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即脫穎而出,不僅證明了他的才能出衆,也證明了該公司的確是用人唯才,漢有騙人。

在此後的三的年中,漢雷又獲得兩次升遷,其職位已接近地區經理的工作。有一天,他父親特地跑來找他,當時漢雷覺得很意外,因爲他父親這時正身體不適,怎麼會老遠的路來看他?

“您有什麼要緊事嗎?爸爸?”

“嗯,”老漢雷點着頭說,“我覺得身體愈來愈不行了,所以趕來了卻一個心願。”

“心願?什麼心願?”

“你忘記啦,在你到普羅克特·蓋勃公司之前,我們談過的事嗎?”

漢雷思索了一下,記不起當年他跟父親談過什麼心願的事。

“當初我不是說過嗎,等你有了推銷經驗之後,我幫你開個代理店,”他父親說,“現在我認爲是時候了。”

“噢,您是指的這個,”漢雷恍然大悟,然後帶點歉意地說,“現在我的主意變了,不是想再開代理店。”

“這是爲什麼?”他父親大感驚訝,“你不是一直希望自己創業嗎?”

“我以前是有這種想法,經驗豐富這幾的的磨練,我有了另外的想法。”

“什麼想法?”

“我想在這個公司裏幹下去。”

“你楊當一輩子的推銷員?”

“不,如果我努力幹下去,也許能進入老闆階層的職位。”

“你的想法也許是對的,”他父親深思着說,“但你要明白,約翰,由推銷員爬上老闆階層的職位,是一條很艱難而且遙遠的路。”

“我明白,但我相信,只要公平競爭,我就有很大的機會。”

“難怪你會有這種想法,你在三年多的時間裏,已快有當地區經理的希望,所以你對前途充滿了信心。”他父親表情嚴肅地說,“不過,我對這種事看的比你多了,瞭解的也比你深,開始的順利,並不見得以後也這樣順利,這並不是制度的不公平,而是必然的現象。”

“必然現象?”漢雷好奇地問。

“是了。這道理很簡單,中低級主管職位多,升遷的機會自然大,而愈高級的主管,職位愈少,到了總經理這一級,也許只有一個人有機會升遷,如果競爭的人有三、四位,能爬上去的就不是全憑才能可以奏效的,這需要很多其他的因素來配合才行。這就像走一條錐形的路,一開始寬寬敞敞,很多人可以同時前進,路愈走愈窄,能同時前進的人也就愈來愈少,到最後,只容一個人通過,想想看,那要勝過所有的同事,才能爬上最高職位,這是多麼困難的事!”

這時,漢雷還不到三十歲,正是年富力強,野心大似天的時期,再加上他有一股永久不服輸的牛勁,他父親的這番告誡,他當然沒有放在心上。他有很強的自信:只要是公平的競爭,他決不會輸給任何人。

據漢雷這幾年的瞭解,普羅克特·蓋勃公司的領導人,所提供的工作環境,就符合大公無私的競爭原則。他相信,在這樣的老闆的手下工作,自己一定是有前途的。

基於這一信念,漢雷決定放棄他自己當初的理想,不肯再跟父親合夥開代理店。他曾冷靜的分析過,在父親的幫助下,開個代理店也會有發展,也可以馬上當老闆,但要發展成普羅克特·蓋勃公司這樣大的規模,卻是非常困難的事。如果他在這個公司努力幹下去,有一天升到總經理的職位,比自己開代理店當老闆不知強上多少倍。不論是聲望地位,都不是代理店可以比擬的。

當時,普羅克特·蓋勃公司,已是全美大企業中排名第十九位,他們培養管理人才的優良制度,是當時出了名的。漢雷看準了這一點,所以下定決心要在這個企業中熬出頭。

他父親一持無法說服兒子,只好鬱郁而歸,兩年之後,老漢雷便因心臟病發而過世,漢雷這時已升爲地區經理,距他希望的職位又近了一大步。

這次的升遷,對漢雷是一個很大的鼓舞,他已可以直接與公司的高級執行主管經常會面,研討業務的推展,對展露自己的才華,也獲得了直接的機會。

不過,這種機會仍是他自己爭取來的。他負責的芝加哥南半部推銷業務,自接任經理以來,銷售業績經常都是超過配額的,這當然很快就引起上級主管的注意。

當時普羅克特·蓋勃公司西部地區的業務部設在辛辛那提,負責人是亨利·普瑟,他一看漢雷接任經理之後,竟連續創下這樣好的業績,自然對他發生了興趣。

有一次,普瑟在考察西部的業務行程中,特地與漢雷安排了一次見面的機會,想深入瞭解一下,這個在公司裏升遷很快而又年輕的屬下,空間有多大潛力?

有一個大公司裏當夥計,這種與上級主管面對面的談話,往往是決定未來命運的重要關鍵。漢雷當然瞭解這一點,所以在與普瑟見面之前,他作了一番充分的準備工作。

他首先綜合各方面的觀點,判斷出普瑟是那一類型的人,然後再決定應對的原則,據漢雷瞭解,普瑟是個心思細密的人,做事情講求原則,重視計劃,不喜歡打濫仗式的天才人物。他並不是不欣賞才能,而是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夠重視細節的安排。他常對屬下說:“只會造空中樓閣的人,永遠蓋不出一棟房子來。”

漢雷自己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對這個從未見過的上司,已產生了敬仰之心。此外,也多少在心中興起一些隱憂,如果這個主管太能幹了,真如他想象的那樣雄才大略,對自己的升遷將是大大的不利。因爲主管太能幹了,必然也升得很快,自己幹得再好,也只有永遠跟在他後面補缺,不可能跑到他前面去。

可能所有能幹的夥計都有這種心理,他希望有個優秀的主管,但又希望主管在某些方面不如他,將來纔有超越的機會。漢雷就是懷着這樣的矛盾心情與普瑟見面了,在見面交談之後,漢雷的心情完全放寬了。他發覺普瑟不僅不會成爲他升遷的阻力,而且還可能大大的有利。

普瑟是個具有長者之風的主管,他不但愛惜人才,而且還能真心提拔人才。至於他本人野心並不大,他只是以公司的前途爲重,恨不得把所有的優秀人才,都拉到公司裏來,所以他很受公司高層人士的敬重,有幾次老闆想擢升他,他都拒絕了。他的理由是:他並沒有掌握全局的能力,再升上去,反而露出自己的弱點,不如獨當一面,爲公司多選拔一些優秀的人才。

瞭解他的這一處事原則,漢雷對這位上司真有肅然起敬的感覺,因此,他也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說了出來,甚至對家庭生活的安排也告訴了他。他這樣做的目的,是在表明自己做事是有條不紊的,一切的行爲都是有計劃的。

這種外事態度,正對了普瑟的胃口,所以他在臨別時,對漢雷說:“只要你能保持最佳的業績,我保證你不會被埋沒的。”

這個保證,證明了漢雷在這次交談中,應對的非常成功,也爲他將來的快速爬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有很多才能出衆的夥計,結果始終不能被重用,對上級的應對是否恰當是重要因素之一,言多必失固然需要忌諱,該講的不講,也等於失去推銷自己的機會。

還有些才能出衆的夥計,多半壞上傲氣太重,在心理上不能保持平衡,對能力卓越的主管嫉妒,對不如自己的主管輕視,這兩者也都是當夥計的大忌。不管你將來是補主管的缺也好,或是超越主管升到更高的職位也好,主管的推薦、提拔,都是決定性的關鍵,除非你跟老闆另有特殊的直接關係,否則,你與主管處不好,不管是什麼原因,吃虧的總是你自己。

漢雷很能體會此中三味,所以他爬升的特別快。他在西部地區的經理職務只幹了兩年,便又得到晉升機會。

由於“汰漬清潔劑”銷路直線上升,普羅克特·蓋勃公司決定擴大推銷網,在東南部地區設立分公司時,普瑟便力保他去擔任經理。

這個職位等於跟普瑟平行了,成了公司裏獨當一面的負責人,再升上去,就進入公司的核心組織了。

策劃東南部地區業務推廣的負責人,實際上有兩個人,一是業務經理漢雷,一是廣告經理赫利斯。兩個人在名義上雖然相同,但在實際工作上,赫利斯是配合漢雷推動業務的,比漢雷的職權小一點。

但漢雷發覺赫利斯是個廣告方面的人才,所以推心置腹的跟他合作,並從他那裏學習到很多宣傳技巧,這對他主管的業務推廣工作大有裨益。

在東南地區分公司經理在內,漢雷充分發揮了他經營方面的長才,他最大的特點是:對部屬有一種強硬的驅策力。凡是跟他做過事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在普羅克特·蓋勃公司其他部門,你可以馬馬虎虎混日子,只是沒有晉升機會,但可相安無事,若是在漢雷手下工作,他決不允許你有混日子的念頭。

這種對部屬驅策力的形成,慢慢塑造了漢雷在普羅克特·蓋勃公司的形象:他有積極進取的精神,是個永不服輸的人。

在這樣一位主管手下工作,幾乎每天都使你沒有喘息的機會,他有用不完的新構想,而每一個構想都是需要人去實現的,根本使屬下沒有偷懶的機會。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新成立的東南地區分公司的業績,已領先其他地區,老闆當然大爲激賞,馬上擢升他爲總公司肥皂及銷售部門的經理。這個部門,是普羅克特·蓋勃公司最主要的業務部門,其總銷售量幾乎佔該公司總業績的百分之七十。

這時漢雷才三十三歲,竟成爲這樣一個大公司的重要幹部,這證明他當初選擇的一點也沒有錯,只要你有才能、肯苦幹,這個公司的老闆們一定對得起你。

這次的晉升,等於使漢雷進入了普羅克特·蓋勃公司的核心組織,經常與總經理摩根有面對面討論問題的機會,這使漢雷發覺,在總公司直屬部門做事,比分公司要困難得多。

漢雷做事富有冒險精神,活力足,衝勁大,不是蕭規曹隨那一類型的人,他接任肥皂及銷售部門經理以後,當然有一番新的改革,但改革計劃一到總經理摩根手裏,往往會遭到很大的阻力。這些過分激進的計劃,甚至於會被全部否決。

摩根這個人,是屬於老成持重那一類型的,他秉持普羅克特·蓋勃公司的團隊管理的傳統作風,穩妥地去發展業績,不太重視個人英雄式的作風。尤其那些改變公司傳統的革新做法,不管是組織方面的,或是產銷方面的,他都抱着懷疑的態度。

像普羅克特·蓋勃這樣一個大公司,經過多年的經營發展,自然有其優良一面,但不可否認,也有不少需要改革的地方。漢雷即是本着這種精神,要對公司做一番新的改革。

也許有人懷疑,漢雷以三十三歲的年齡,即升到總經理核心組織的經理,速度不謂不快,難道摩根沒有發現他是個什麼樣類型的人嗎?如果早已知道,爲何還如此重用他?

這個問題要分兩方面來分析:一是摩根的心理狀態:他是公司的舵手,站在整體利益方面,他當然希望用那些有才幹、肯負責的主管。

至於彼此性格不同,這不是主要問題,反正大權在他手裏握着,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完全由他決定。他認爲:不管漢雷衝勁如何大,好脫不了他手裏的繮繩。

在漢雷這一方面來說,由分公司經理,升到總公司這樣一個重要部門的經理,無論心理上、看法上,都有了重大的轉變。在分公司經理任內,他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分公司的業務上。換言之,他的主要任務是如何督導推銷員拓展市場。當了總公司的經理就不同了,無論製造、研究、廣告、財務等各方面,都是以總公司的整體利益爲着眼點,策劃和改革,也是以公司的長遠發展爲重心。

如此一來,他所想的問題重心,已接近摩根的思考範疇,因此在意見上,難免有相左的情形發生。

他和摩根意見衝突最尖銳的一次,是關於肥皂部門獨立的事。漢雷認爲,肥皂和清潔劑部門混在一起,由於品牌太多,促銷活動難以全面推動,而且對新產品的推出也會發生很大的阻力。如果這兩大產品分別設立主管部門,則職責明確,督導容易,對業務發展必然有很大的益處。

但他的這個計劃被摩根否決了。

摩根的理由是:“分設兩個部門,人事費用必然大幅增加,以前一個推銷員可以同時推銷這兩類產品,分立後,一個推銷員只能推銷一類產品,這種構想的缺失不辨自明。”

“這是學生演算數學式的分析,”漢雷很坦率地說,“實際上並不如此簡單,以前一個推銷員,由於推銷品牌太多,甚至於連產品名字都記不清,他在推銷時,只好把熟記的產品多推銷,也許他每天推銷的都是汰漬洗潔劑,連一塊肥皂也沒有推銷出去。假如讓他心無旁騖,專心推銷洗潔劑,他可以所有產品的名字,推銷量必然會增加。我相信增加的收入,足可彌補人事上的支出。”

經過一段時間的辯論,摩根終於被漢雷說服了。

結果把肥皂部門獨立之後,果然銷路大增,成爲該公司主要的業務部門之一。

漢雷是勝利了,而且也因此次構想的成功,使他獲得更高的職位,被升爲副總經理,主管肥皂部門和清潔劑部門的業務。

然而,這次的勝利,卻爲漢雷未來的前途種下不利的影響,這是他自己當初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

這就是當小夥計與當大夥計的主要不同。當小夥計的時候,中休把本身業務做好,就能獲得上級的常識。可是,當了大夥計之後,老闆們對你的評量觀點就不同了,他們不僅希望你能開展公司的業務,更重視你的德行,看你將來掌握更大的權力之後,是否能保住公司的傳統和根本。

當然這種情形也有例外,如果老闆是個具有冒險精神的人,並不重視公司的傳統做法,那麼你的衝勁自然會受到他的常識,否則,老闆會對你產生戒心,當他物色經營接班人時,他會選擇一個較持重的人。

尤其在我國的企業中,大多數老闆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除非他的企業在經營上發生困難,面臨不可收拾的困境,他們總是希望物色能“秉持老闆意願”發展事業的人。否則,你的衝勁瑞大,構想再新,老闆們爲他的下一代着想,也不敢把總攬全局的經營大權交給你。因此,當大夥計的,要能給老闆一種安全和依賴感,纔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漢雷當了副總經理之後,照當時公司的人事分析,他深信:有一天,他必然可以獲得普羅克特·蓋勃公司的經營大權。

基於這一信心,漢雷不僅在管理上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在待人處事方面,也表露出他獨特的個性。他衝勁十足,而又堅持自己的原則。這種做法,很容易使人認爲他孤傲成性,不易與人各諧相處。雖然事後證明他反採取的管理措施都是正確的,但給人的印象,卻產生了不良的副作用。

事實上,漢雷本人也感受到了。當他升任副總經理之後,他發覺做什麼事都會遇到阻力,尤其他與總經理摩根之間,有很多構想,愈來愈不能調和。即使他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也要費很大的脣舌去說服摩根。

有一次西部的經理普瑟到總公司來開業務會議,他是第一個常識漢雷而且全力推薦他的人,現在漢雷在公司的地位雖然比他高了很多,但漢雷懷着感激知遇之恩的心情,仍單獨到他下榻的旅社拜訪求教。

在閒談中,漢雷無意中透露出自己內心的苦悶。普瑟聽了之後,沉思半天,才試探着說:“你在總公司裏,已是身居要津,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您是知道的,”漢雷說,“我爭取晉升的機會,不是想過做官的癮,而是想爲公司多做一點事,如果自己的理想、抱負不能實現,地位再高又有什麼用?”

老於世故的普瑟,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他當時笑笑說,“在分公司做事,跟在總公司做事是完全不同的,分公司是人承命辦事的單位,只要根據總公司指示的原則,自己可以充分發揮才能,到時候能達到總公司的業務目標就可以了。但在總公司裏做事,就不是這樣簡單了,你一定要總觀全局,以整個公司的利益爲着眼點。”

“我是抱着這個原則在做事,”漢雷帶點委屈地說,“可是,有人對我並不諒解,事事都在刁難我。”

“你不應該有這種想法,約翰,”普瑟以長者的口吻說,“摩根這個人我非常瞭解,他決不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你們在意見也許有相左的時候,但他決不是對你有什麼不滿,而是事情的看法不一致。”

“不管他是對事對人,對我來說都是很大的阻力。有很多應該改進的地方,都因此而擱置了。”

“你也要爲摩根想想,”普瑟說,“他是公司裏的元老,最瞭解公司的情況,有關公司重大經營方針的改變,他不僅要看有利的一面,也要衡量可能發生影響不利的一面,不能任憑你們這些年輕人像野馬一樣的橫衝直闖。”

“可是,顧慮太多,整個公司業務就無法有新的突破。”漢雷顯然不能體會握有決定大權的摩根,他是一種什麼心情,所以仍不滿地說。“何況,有些事情急需改進是顯而易見的,直到現在還是抱殘守缺,不肯改進。”

這話批評的已經很露骨了,而且涉及到公司整個的經營大計問題,老成持重的普瑟,不禁悚然動容,對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這個年輕人,產生一種新的看法。他認爲今天漢雷所表現的態度,是個只顧自己理想,不肯設身處地爲別人設想的人。假如他將來成爲摩根的話,這個公司將來會成爲一個什麼局面?

想到這一點,普瑟心情突然沉重起來,他爲公司提拔了不少的人才,其用意是至善的,可是,如果他提拔的人才,將來掌握了公司的經營大權,把公司弄得天翻地覆,他是否也有責任呢?

以公司前途爲重不亞於總經理摩根的普瑟,第一次發現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他沉思良久,才表情嚴肅地說:“你應該知道,約翰,這個公司不是摩根一個人的,還有董事長和其他老闆在注視他的一舉一動。他固然要重視下面的實際情形,但他也要對老闆們負責。任何一件重大革新,他都要三思而後行,不可能說做就做。”

“這個我瞭解,”漢雷略顯激動地說,“可是,像西維得公司的案子,拖了快半年啦,到現在還沒有下文,這樣的長考,要做一件事實在太難了!”

西維得是普羅克特·蓋勃公司的一個分公司,是專門供應肥皂的,客戶多半是旅館和百貨公司。關於這件案子,普瑟已早有所聞,他聽說總公司有意改革這個分公司的分紅制度,至於如何改革,傳說不一,他並不知道詳情,也不知道這是出自漢雷的主意。

“我倒想先知道一下這件案子的內容,”普瑟說,“有很多人跟我提起過,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

“其實,內容很簡單,”漢雷用這句話開了個頭,接着便娓娓談他自認爲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構想。

西維得肥皂公司的業績,在普羅克特·蓋勃整個企業體系中,只佔了一千萬美元左右,還不到公司總業績的百分之一,說起來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這個分公司的幾個經理,卻跟其他規模不大、業績多的分公司的經理們待遇相同,分的紅利也一樣。漢雷在他擔任東南區分公司經理任內,就覺得這種情形很不合理,所以他當了副總經理不久,就提出了改革計劃。他主張分公司經理的待遇、紅利,應該與每個分公司的業績成正比,這樣才能具有激勵性。可是,摩根對這個計劃並不同意,他認爲這種差別性的待遇,會造成整個公司人事上的摩擦,使公司推動和諧的氣氛,所以把這件改革計劃案壓了下來。

漢雷認爲這是他升任副決經理最得意的構想,摩根竟反應如此的冷淡,使他覺得非常不開心,所以一直耿耿於懷。

普瑟瞭解全盤情形之後,他越發覺得這個年輕人的手段、想法太劇烈了,如果這樣大刀闊斧的整頓下去,勢必使整個公司上上下下的人感到惶惶不安,如果他是摩根,他也決不會貿然這樣去做。因爲普羅克特·蓋勃公司,不但創立日久,而且已具有穩定的基礎,這些年來,一直在穩定中逐漸成長,沒有必要在人事體制上製造糾紛。

普瑟的這一觀點,當然不能使漢雷折服,只是他並沒有與他爭論下去,第一,普瑟對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並沒有決定權,說服他也沒有多大用處,其次,他也不好意思與這位老長官爭得面紅耳赤。

這次談話結束時,普瑟對他提出一個忠告:“摩根是個思想周密的人,你在這方面不妨多觀察、學習,你的才華是一等人,但在表現魄力方面不可鋒芒太露。”

漢雷對這一忠告,並沒有認真去思考。也許他自進入普羅克特·蓋勃公司之後,始終一帆風順,升遷得太快,養成他太強的自信心,所以不太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

對年紀輕,又身居高位的夥計而言,這種心理的形成對自己是非常不利的,因爲這種優越感所發揮出來的光芒,往往會使上級產生戒備之心,使自己對上級生出不敬、不服的念頭。

我們常常會發掘這樣的情形,一個初進入企業的員工,甚或升到中級幹部之後,他們對掌握公司經營大權的人,總是敬而畏之,認爲他的一切作爲都很了不起。可是,當他們慢慢升遷到接近經營者的職位時,甚至於有一天他可能接替總經理的職位時,他對自己當初敬畏的人,會逐漸感到不滿,認爲他那一套,也不見得比自己高明多少。假如自己在那個職位,可能比他幹得更好。

這種心理現象,可能在每個階層都有,只是有的人表現得很露骨,有的人只是心裏想想而已。因爲自私是一般人的通病,尤其對於名利方面,表現得尤爲強烈。

如果你是個副主管,而且扶正的希望很大,必然會產生以下兩種心理狀態:一是希望主管早日升遷,把缺讓給自己!一是瞧不起主管,處處跟他過不去,即使明着不來,也會在私下裏批評他。

這兩種心理所形成的影響,對整個企業是好是壞,在這裏姑且不論,但對自己命運卻往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不管那一種心理,如果表現得太強烈,一旦引起上級的反感,你的前途就會大受影響。

漢雷的心理狀態是屬於後者的一種,他當年認爲摩根訂下的用人制度,是非常完美的,認爲跟着這樣的老闆做事,必定大有前途,可是,當他的職位升到副總經理之後,而且接替摩根的希望逐漸漲高,他開始對摩根感到不滿了。認爲他太沒有衝力,甚至認爲他是爲了保住自己的職位,才處處討好股東老闆,不敢採取過分激烈的措施,實施他擬定的一切改革計劃。

這種不滿的心理,隨着時間的消失而增長,彼此雖沒有抓破臉,當面爭吵,但在業務會議上,常出現針鋒相對的局面。漢雷常爲了自己的構想,據理力爭。

表面上,這是對事不對人,會議過後,大家誰也不會記在心上,事實上,兩個人的意見時常相左,難免會給人一種不協調的印象。

不過,公司裏的人大家都承認,漢雷對工作認真負責,具有進取性、驅策力,的確是一個大將之才。

漢雷自己也認爲,當時沒有人比他對公司的情形更瞭解,也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公司裏哪些措施需改革。要說有的話,只有一個人可以與他差堪匹敵,那就是他手下當過廣告經理的赫利斯。

赫利斯這時也升 副總經理,主管紙製品部門。這個人給人的印象,可說樣樣都不如漢雷,但他有一項長處,對組訓工作辨得相當出色,訓練出不少專門人才,而且每個部門的組織都井然有序,在人事上形成一種穩定力量。

此外,在作風上,赫利斯與漢雷也是完全不同的,他做事比較穩健,重視組織的傳統。這並不是說他不求改進,而是他所從事的改進是循序漸進的,讓人不容易覺察。因此,在公司裏的人看來,他的鋒頭沒有漢雷健,他的名氣也沒有他大。

在這種情形下,漢雷是摩根的接班人幾乎是已成定局了,赫利斯升副總經理的資歷比他淺,名望也不如他,即使很多股東老闆們也認爲非他莫屬了。

然而,當一九七一年摩根升爲董事長選擇他的接班人時,他竟選擇了赫利斯。

摩根的選擇,使很多人大感意外,有不少老朋友私下裏曾問他,何以不選擇漢雷而看好赫利斯?

摩根的理由是:“對整個公司業務來說,赫利斯比漢雷瞭解的深入而透徹。漢雷是由推銷員起家的,而且一直是在清潔劑部門工作,主管的業務也都是屬於這一方面的。赫利斯就不同了,他是做廣告業務出身的,他在清潔劑部門、衛生品部門、紙製品部門都擔任過重要職務,對公司的瞭解比較廣泛而深入。”

這些評語,說穿了,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赫利斯比較瞭解整個公司的傳統精神,能夠保持公司的一貫經營方式。

不過,據傳說,摩根在赫利斯與漢雷之間的選擇上,的確費了一番苦心,他們兩個人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缺點,甚至於很難衡量出誰最適合出任總經理,在摩根猶豫難決時,有一個人的話發生了決定力量。

這個人就是普瑟。

有一天晚上,摩根爲總經理的繼任人選躊躇難決時,他突然想到普瑟是漢雷的保薦人,何不問問他的意見。

於是,摩根打長途電話到西部分公司找到普瑟,問他在赫利斯與漢雷之中,哪一個最適合擔任普羅克特·蓋勃公司的總經理?

普瑟在電話中沉默好久,才表示了他的意見:“赫利斯這個人我不太瞭解,我只能把漢雷的情形告訴你。他富有進取冒險的精神,而且堅持理想,如果你想使公司全面的整頓、改革,他是很合適的人選。”

第二天,摩根就宣佈了赫利斯的任命,漢雷一直想望公司職位的第二把交椅,就這樣落空了。

對他來說,這當然是很大的打擊。但事後他自己冷靜地分析過,以摩根的個性,以及所採取的經營方式,他選擇赫利斯是正確的,如他當了總經理,摩根可能沒有一天安穩舒服的日子。

漢雷以後轉到孟山都公司出任總經理,幹得有聲有色,在這裏略而不提。現在我們回頭分析一下,漢雷在普羅克特·蓋勃公司的失敗,來探討當夥計的應把握的分寸。

漢雷進入這個公司之後,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到最後的重要關頭,竟馬失前蹄,敗於曾是他部下的赫利斯,這是什麼原因呢?

檢討起來,最大的原因是,他沒有認識老闆的個性,或者說是,他雖然認識清楚,但卻沒有認真考慮去適應它。

在經營方式和觀念上,中外企業雖有顯著的不同,但屬於人性範疇的,卻是大同小異。當夥計的不管有多大才能,要想改變老闆的思想、個性,是決不可能的事。這一點是當大夥計的人必須謹記的。

身爲老闆的人,他既然能創立一個具有規模的企業,自有他的一套經營法則和中心思想,決不是任何一個夥計可以改變的。

在表面上看起來,老闆做生意的目的是爲了賺錢,只要你能替他創造好的業績,你就會受到重視,被委以重任。這點當然在原則上是不錯的,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單純,而是有階段性的。在某一階段,你的賺錢才能特別受重視;到了另一階段,這種賺錢的才能就被視爲是次要的問題了。

我們不妨再以漢雷爲例子,他在推銷員、業務經理那一段時間,有本領拓展業務,大量推銷產品,使公司業績大幅增長,所以他特別受重視。可是,到了副總經理階段,他已有資格當選經營接班人了,他拓展業務的才能,就成了次要的條件。老闆衡量他的標準,則着重在他的經營觀念和理性上。

可是漢雷並不瞭解這一點,仍本着過去的作風,把整個公司當作了一個分公司,要按照他的模式改革、整頓,使公司業務要有新的突破,新的進展。

如果老闆跟他是同一類型的人,他的想法當然沒有錯,但不幸的是,摩根並不是屬於他那種冒險進取類型的人物,而他又妄想改變摩根,說服摩根,因此,他失敗了。

由此可以證明,當了大夥計之後,你一定要認識清楚老闆的特性,以及他一貫的經營方針,然後在他的希望範疇中,去發揮自己的才能,適應他的原則。

這並不是拍老闆的馬屁,而是當夥計的人應守的分寸。尤其在我們的企業界中,經理人制度還沒有建立,總經理、經理的任免大權,完全操在老闆手裏,不管你有多大才能,如果你不能秉承老闆的旨意去做事,你就難能在這個企業中長久待下去。

也許有人會說,目前我們企業界的老闆們,多半格調不高。缺乏現代經營觀念,所以纔會造成這種一面倒的現象,難得培養出真正的經營人才。

這話在理論上是沒有錯,但對我們的企業環境、經營傳統卻缺乏實際的瞭解。在我們目前的工商界中,凡是稍具規模的企業,差不多都是老闆胼手胝足擴展起來的。想想看,他幾乎花費了畢生的心血在這個事業上,經營的觀念已經定了型,怎能甘心把經營大權交給總經理,一切聽別人擺佈?除非他的企業面臨倒閉的危機,非請醫生診治不可的時候。

此外,還有一層原因,我們的生意人多不喜歡合夥經營,即使有合夥之名的,也是大小股分縣殊,小股東只是放款性質,難得發生什麼作用。這種現象,是受了“生意好做,夥計難找”(這裏的“夥計”是做生意的合夥人)的古老觀念影響,根據這一觀念,所產生的經營想法,當然是“老闆決定一切,只要你在我的企業中做事,不管職位多高,也要聽我的。”

仔細的想一想,老闆們的這種想法也沒有什麼不對,他冒險投資做生意,辛辛苦苦的奠定了一點基礎,縱然沒有現代的經營觀念,但這麼多年的實際經驗累積,他當然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做法。如果你想跟他做事,就只有去適應他,否則,只有辭職不幹。

我認爲當夥計的人,應該牢牢記住一點:老闆投資做生意,是在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是實現你當夥計的理想。瞭解這一點,也許你會心平氣和一點。如果你是個倔強的人,不發揮自己的本領就不甘心,自己認爲對的非堅持到底不可,那麼你就不適合當夥計,趁早自己想辦法做生意當老闆去吧。

我們過去的學徒制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磨掉一個人的剛性、使學生意、學手藝的人,知道如何去適應別人。現在已沒有這種硬性的磨練,但並不是主你真的自由發揮,而是讓你在實際經驗中慢慢的去體會。如果你工作了十年、二十年,還拿不準當夥計的分寸,你就難得有大的發展。

像美國那種現代企業經營中,都有漢雷這樣的事例出現,我們的企業就更不用提了,夥計當老闆的例子我們也有,但那是順着另外的途徑發展的,如果老是跟老闆頂着幹,你決不可能成爲他企業的經營者。

根據以上的幾個中外事例,我們可以替當夥計的人定出幾個守則,如何去選擇自己適合的老闆。

第一, 孤注一擲,共患難的做法。

剛剛進入工商界的青年人,多半希望進入名氣大的企業做事,親友們問起來“你在哪裏工作”,他可以很神氣的回答:“我在某公司。”彷彿那家大企業的成功就像他自己的成功一樣。

青年人難免多少都有虛榮心,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不過,假如你認定只有在大企業裏做事纔有發展、有前途,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在中小企業工作,可能比在大企業中更有發展。

這裏由很明顯,大企業中人才濟濟,如果你不是非常傑出,很不容易受到老闆的重視,即使主管愛護你,也要按照人事制度一步步地爬上去,如沒有特殊的人事關係,沒有很突出的才能,獲得破格晉升的機會不大。

中小企業就不然了,它們多半組織簡單,人員較少,而且多半沒有建立人事制度,可以隨着企業發展的需要隨時變更,只要你有本領,很快就有晉升的機會。

此外,還有一個好處,由於中小企業員工少,你一進去就有跟老闆直接接觸的機會,你的才能可以受到老闆的直接評估,不像在大企業中做事,有的人工作了一、二年,還不認識老闆是個什麼樣子哩。

志向比天高的青年人,也許會說,在中小企業工作,升得快有什麼用?即使當了老闆,也不過管理十來個人,頂多幾十個人,那有什麼意思?

可是,你忘記了,你這當夥計的都有求發展的念頭,難道人家那些中小企業的老闆,就都是沒有出息的人,一點都沒有擴展事業的雄心嗎?

只要老闆的事業有發展,跟他一起創業的人就都是功臣,只要你真能替他做事,他會虧待你嗎?

不過,在中小企業做事,一定要具備兩個重要的條件:一是俠義心腸,肯吃虧,重義氣。因爲中小企業求發展不易,常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就像過窮日子一樣,少米缺油的情形常會發生,如果你一看老闆連薪水都發不出來了,便拍屁股走路,甚至於爲了幾塊錢的薪水,跟人家老闆翻臉,那你最好到大企業去求發展,別在中小企業裏受用。

在中小企業工作,要有犧牲眼前利益的精神,把公司的發展當作自己的發展,工作比在大企業辛苦,拿錢也在大企業少。你唯一的希望是幫老闆把生意做大,在水漲船高的情形下,你纔有前途。因此,你進入中小企業之後,一定要抱定與老闆共患難的決心,把自己的前途賭在老闆的事業上。

應具備的第二個條件是,選擇一個值得依賴的老闆。這是由第一個條件衍生出來的,如果老闆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你把精力、時間浪費在他身上,豈不是白費心血!

在中小企業中,什麼樣的老闆纔是值得依賴的?值得你把前途、事業賭在他身上?

這的確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而且不容易列舉出非常正確的衡量標準,這全看你是否獨具慧眼,能識得英雄。如果要勉強的列舉幾個標準出來,我想下面幾項是值得重視的:

① 有研究創造的精神。

② 做事細密,反應靈敏。

③ 做事有魄力,但不莽撞。

④ 待員工寬厚,但不縱容。

⑤ 能刻苦耐勞,治事勤奮。

⑥ 在工商界能建立起良好關係。

⑦ 重視商譽,不投機取巧。

⑧ 有擴展事業的雄心和理想。

⑨ 自制力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毅力。

⑩ 有識人與用人的才能。

上列十項標準,是信手拈來,並不是按輕重的順序排列。事實上,也沒有必要在這件事上費思量,因爲任何一箇中小企業老闆,能同時擁有這項標準的,可能少之又少,也許有人具備了前幾個條件,而缺乏後幾項,有人具備了後幾項,而缺乏前幾項。因此,不管如何排列順序,也無法按照前後的次序來作爲衡量老闆的標準。

換言之,夥計對老闆的衡量,主觀的、感情的成分居多,所謂“士爲知己者死”,你只要認定這個老闆值得依賴,可以把事業前途寄託在他身上,你就不妨決心跟隨他到底。客觀的衡量準備,實際上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上面所列的十項標準,中介聊備一格而已。

在工業發達、商場競爭劇烈的今天,商場情況的變化是高深莫測的,一個企業的成敗,往往決定在整個經濟情勢的變動,不是人力能夠左右的。老闆投資做生意是一種冒險,你把前途事業寄託在老闆身上,當然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一定可靠。不過,你應該瞭解,人在一生中,做任何事都是帶有風險的,沒有人敢給你打包票,說你一定成功。只要自己認爲勝面較大的事,就值得冒險一試。

無可諱言,到中小企業求職的人,大都是家庭環境較差,沒有人事背景的貧苦子弟,必須靠自己苦幹來打事業基礎,如果能找到一個使自己依賴的老闆,拿命運來跟他賭一賭,我認爲是很值得的一件事。老闆用他的資金來冒險求發展,你用你的青春、心血跟他合夥,與他共患難,這不也是很公平的嗎?前面舉的第一人例子,徐新盛就是這樣熬出頭的,他在老闆最倒黴的時候,不僅沒有另謀高就,反而自動放棄薪水,幫老闆收拾殘局,這份義氣,能不使老闆感動嗎?

二、選舉具現代經營觀念的老闆

近十年來,我國工商業發展已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工商業的經營管理,已成爲綜合性的科學產物,不管是人事的組合、投資的分析、市場的拓展,都要有一套有系統的做法,不再是以前打仗的時候。

如果老闆不是具備這種新的觀念,他的企業就不可能有大的發展,企業滑天下之大稽發展,員工的前途也就有限了。這樣的老闆,你跟着他工作還有什麼意思?

問題是:你新進入一個企業,或決定進入某一企業時,你對老闆的觀念、做法,並不能十分的瞭解,這該怎麼辦?

這要分兩方面來說:第一,如果你已進入這個企業做事,你可以由同事、主管的身上去了解老闆,也可以根據自己直接的觀察所得,來作你自己的判斷依據。其次,如果你想進這個企業但還沒有進去,你只有從其他方面去獲得資料了,例如傳播文字對這個企業的介紹、社會人士對這個老闆的口碑等。

不過,這兩種選擇方式,只適合學有專長、而又懷着雄心壯志的青年人,對那些爲生活而工作,甚至於只能做最基層工作的人,這種選擇方式就不切實際了。

總而言之,選擇老闆的標準和方式,是因人而異的,一個職校或專科學校畢業的學生,如果要選擇老闆的話,應該在中小企業界去找對象,在大企業中你只有認真工作的份,還談不上對老闆的衡量。

再露骨一點說,一個普通學歷的青年人,要在一個大企業裏獲得重用,恐怕不是三年五年甚至於十年載能夠辦得到的事。要想有較快的發展,只有到中小企業去,雖然待遇可能少一點,而且帶點冒險性質,但卻是磨練自己的好機會。

我始終主張,青年人在進入工商界工作時,不能過分重視待遇,而是要看你在工作中能學到什麼,工作的環境對你有多大助益。只要你學到了本領,找到一個對你很信任的老闆,你將來的待遇還錯得了嗎?

每週更新一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