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預算如何獲得 620 萬 PV 和 144920 個粉絲

文章翻譯自 Medium ,作者是 Ali Mese,原文地址:點擊傳送

本文是關於如何更好的寫文章,零預算線上推廣以及一部分現在很熱的 Growth Hacker, 看完受益良多。無論是自己運營自己得博客,或者是網站,裏面的方法都可以用到,下面是譯文

先來個小故事:

自從 2014 年 9 月 12 號發表了一篇文章 How quitting my corporate job for my startup dream fucked my life up 之後,發生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當天有 1,009,964 個人瀏覽了我的文章,然後 Facebook/ Twitter/ IG/ Medium 各種社交網絡上都獲得了很多粉絲

我將會從以下幾個點來寫我是如何重複獲得巨大流量和訪客,然後再把他們轉化爲訂閱用戶的。這些結論來自線上推廣,運營社交媒體的經驗和工作夥伴以及顧客的總結

這裏寫圖片描述

上圖是我在 Medium 上一些文章的數據。首先,我必須承認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變成熱點。在所有的 26 篇文章裏,只有 5 篇文章獲得了6 位數字的訪問量。其中兩篇分別達到了 81 K 和 54 K, 剩餘的文章平均閱讀量 在 8.3 K 左右

但是總體數據還是不錯的,因爲我知道很多大博客、大 V 每篇文章的平均訪問量也就在 1K ~ 10 K

這篇文章不適合你,如果…

如果你是想找專業的寫作技巧的話,我並不是一個職業的作者,更別提腦洞大開寫些什麼特別有趣的東西了

這篇指導是針對像我這樣業餘的人,沒有特別的寫作技巧,沒錢買流量買點擊,但是又想在茫茫的網絡裏吸引更多的人。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我所學習到的心得,但是請注意,瀏覽量和關注者與文章的質量有時並不正相關

這是爲了這樣一羣人準備的:他們相信在自己的小房間,小書桌上,可以產生比公司僱傭的職業作者們能產生更多的流量和訪客。讓我們準備好,在這個極其聒噪喧囂的網絡世界裏,抓住屬於你的用戶,並讓他們成爲長期讀者

以下內容分 4 個部分

在寫作之前:準備好迎接風暴
寫作:寫作風格,引發巨大流量的文章要素
準備發佈:發佈之前你要做的一些事情
發佈後的一些思考

1、準備好迎接風暴

寫作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在你發佈文章之前的準備工作跟寫作一樣重要

「二次機會」效應:瀏覽量意味着 0

人們在閱讀你文章的同時,瀏覽器上往往還打開着很多其他標籤,這些都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而且瀏覽量降低速度很快,在第二天幾乎已經沒有人記得你文章的名字

這裏寫圖片描述

放置合適的「增長引擎」十分重要(比如讓用戶留下 Email,國內的話留下微信公號),這樣你才能得到「二次機會」,可以第二次連接到你的讀者,並且讓他們知道,這是你寫的文章

郵件寫還是不寫?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忽視了之前做市場的朋友 Noah Kagan 給我的建議,直到發現自己博客主頁上 50% 以上的獨立訪客流失率之後,我纔想到,我要放一個郵箱訂閱入口,去搜集訂閱用戶

在我意識這事之後已經有些遲了,直到現在我才蒐集了 32K 個郵箱地址,我本可以蒐集更多

儘管很多人在抱怨郵件,甚至喧譁 Email 已死,但我不得不承認, Email 仍然是目前爲止最有效的市場工具

這裏寫圖片描述

上圖是我如何獲得第 100 個分享。這些分享的動作都源自我的郵件訂閱用戶,是他們得二次轉發把我的文章帶到更多人的面前,纔有機會獲得更加廣泛的傳播

現在設置一個郵箱訂閱入口還爲時不晚

其他「增長引擎」

要根據你的目的找到合適的「增長引擎」

當你的用戶在閱讀你的文章的時候,或者他們閱讀結束後,你想讓他們做什麼?

關注你的 Instagram ?創建一個賬號?閱讀另外一篇文章?看一個視頻?填一張表格?推薦一個朋友,分享或者是評論?

假如你的目的是,讓大家分享到 Twitter,你有在你的文章放置 Twitter 分享控件了嗎?假如你是電子商務從業者,你有把你賣得最好的產品鏈接放上去了嘛?

不是每篇文章都那麼出色,但是我在每篇新文章裏都強化了「增長引擎」,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者、粉絲、客戶

商業品牌 VS. 個人品牌

這也許是在發佈文章之前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了。假如有機會能重頭開始的話,我十分願意以商業品牌出現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個人品牌

貼上個人品牌之後,每次你想分享一些心得或者其他,你不得不以 「我」開頭,但如果是商業品牌的話,你可以用「我們」「我」開頭用久了,你慢慢會覺得自己傲慢又愚蠢,你覺得自己太多了,或者你的聲音太大了。當然我不認爲個人品牌是個壞事,你只要確定適合自己便是

準備好你的技術

特別是在自己個人博客寫東西的同學,任何時間都有可能會引發巨大得流量,而且是在短時間內。你有確定過自己博客的主機、帶寬能承受突然涌入的巨大流量嗎?你有測試過你的郵件訂閱列表用戶都能正常收到郵件?你的網站是響應式佈局的嗎?

2、讓我們開始寫作

簡約而不簡單。
以前爲了加深讀者的映像,故意炫技,句子又長又晦澀,編輯每次都要在旁邊留下評註
「這是什麼意思?」。顯然沒人能讀懂我想要表達的東西,甚至我的句子變得越來越長

這裏有兩個點讓文章保持儘量簡單:

a. 一個句子不超過 25 個單詞。25 個單詞是個界限,每次不得不寫長句子的時候我都會檢查一遍。如果超過的話,我會把它分成兩個小短句

b. 每個段落不要超過三行。這也是我一直保持的一個習慣,但我並不強烈推薦大家都這樣分段,這在寫作上很不專業。但是我們保持專注閱讀的時間越來越短,有些人甚至連 140 個字的 Twitter都讀不下去,我儘量保持每個段落都能表達完整的意思

把你的文章當做一個創業公司

每一篇文章都會有一個獨特的讀者而且每一個讀者都有自己的問題。就像解決客戶需求一樣去解決他們的問題。開始寫文章之前,我都會定義一個具體的問題,讓文章聚焦,也許是你自己,也許是你的朋友或者你聽到的故事

你有在寫關於自我音樂出版行業的東西嗎?在開寫之前,你需要問一問自己,那些音樂人都在面對什麼樣的問題?最好讓你的讀者感覺就像你坐在他旁邊說故事

把你的寫作當成運營創業公司一樣看待

完美三重奏:長篇,數據支撐,心得分享

堅持長篇寫作(1000~1500字)總會有回報。分享心得甚至能使分享率提升 45 %,如果是由數據支撐或者特別有趣的案例分享的話,分享率還能進一步提高

這裏寫圖片描述

看看唯一一篇沒有心得分享的文章的數據就知道了

好文章要素:令人好奇的標題以及抓人眼球的又符合文義的圖片
可以測試一下。當把文章裏的圖片都刪掉之後,你的閱讀數據會發生什麼變化?標題裏出現「如何」以及「爲什麼」總是有效,「清單」式的標題永遠不會令人失望,快餐化時代大家都樂意獲取結構化的內容

取一個好的標題很重要,選取一張有意義的圖片同樣重要,當你兩者兼得的時候,簡直就是完美

摘要

對我而言,摘要是目前爲止文章最重要的一部分

你有幾秒鐘的時間讓讀者相信你並非只是標題黨,你只有幾秒鐘的時間來打動讀者,他纔會決定是否要打開你的文章

把讀者一步步的帶進你的故事裏,慢慢得改變他的思維讓他忘記他正在瀏覽一篇文章。從一個令人震驚的科學事實,一個糟糕的細節,或者一個私人故事開始,總之就是要引人入勝

或者試試從故事中間開始。現在的時間?當事情發生得時候你跟誰一起?看看 Andrew Wilkinson 在最近一篇文章裏是如何開場的

這太愚蠢了,你是在做一件改變生活方式的大生意!投資人激動的對我咆哮,我甚至能在他眼裏看得到他的憤怒
我花了幾分鐘的時間讀完了這篇文章

高調結束

現在輪到你出最好一副牌了。到這裏讀者已經特別疲憊,瀏覽器上還有如此多的標籤打開着等待他瀏覽,手機上也已經刷出了無數的消息提示

放鬆並且放慢節奏,寫更簡單的句子,讓段落看起來更短而且意思儘可能的明確。總結一下你的內容並且讓他們想起你真的不是標題黨

3、準備發佈

當你的文章終於寫完之後,真正的遊戲現在纔開始

我該請求讀者推薦和分享嗎?

這是我在文章末尾長做的一件事,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了這個

對於某些文章,這個簡單地請求已經提升了接近 32% 的分享率。假如用戶沒有分享,並不是意味着他們完全不認可你。這有很多因素,也許有些用戶本身沒有分享的習慣。但是如果你善意得提醒他們了,他們也會很善意的把文章分享出去

在低谷期發郵件

郵件發送時間與你的訂閱用戶,時區,行業等等相關。

通常來說,星期天的 0:00 時,全球的用戶都會開始尋找一些新的讀物,看看新的一週有什麼事情正在發生

當然,我還是強烈建議你分組測試一下在不同時間發送郵件會有什麼不同,有很多這樣的增長黑客工具來監測用戶行爲

這裏寫圖片描述

舉個例子,上圖是我的一封郵件在兩個不同時間發送出去得到的打開率。分別是 38.4% 和 10.8 %, 差別巨大,充分說明了時間相關性

4、一些思考

我總是聽到一些朋友們在說「內容爲王」,有一段時間我甚至無法理解它的真正含義。對於現今這個極度嘈雜的世界,我發吸引人們注意力這件事正變的越來越難,我開始感覺到成爲一個好的說故事人的重要性與緊迫性。這不僅是在說我的文章如何,我發現我甚至很難抓住我三歲外甥女的注意力

內容確實爲王,你能靠一個簡單的故事或者文章吸引住上百萬人的注意力,永遠不要低估自己,沒有推廣預算?這不是藉口

在你小小的房間裏,小小的書桌上,你可以吸引遠比公司僱傭的專業寫手還要多的流量。內容爲王,而你就是王的主宰

看完了覺得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贊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