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150法則

 
 
150法則(Rule Of 150)

  從歐洲發源的“赫特兄弟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民自發組織,這些組織在維持民風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他們有一個不成文的嚴格規定:每當聚居人數超過150人的規模,他們就把它變成兩個,再各自發展。

  “把人羣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羣的一個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150法則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比如中國移動的“動感地帶”sim卡只能保存150個手機號,微軟推出的聊天工具“MSN”(也是一種SS)只能是一個MSN對應150個聯繫人。

  150成爲我們普遍公認的“我們可以與之保持社交關係的人數的最大值。”無論你曾經認識多少人,或者通過一種社會性網絡服務與多少人建立了弱鏈接,那些強鏈接仍然在此次此刻符合150法則。這也符合“二八”法則[3],即80%的社會活動可能被150個強鏈接所佔有。

         有個朋友通過網上曾經向我推薦過一個web2.0新興網站,八佰鄰http://www.800lin.com ,是一個宣稱要打造真實社區鄰里互助,倡導鄰里情一家親的網站,剛好目前在關注sns的網站,朋友問我對該網站的評價,就花時間看了看,把一些拙見順便記錄在這裏了。

         簡單瀏覽後,發現八佰鄰所提供的功能還非常的有限,或者不客氣的講,它還沒有成型,可能是因爲剛剛起步的原因吧。但是八佰鄰所提出的真實社區鄰里互助的主題卻比較超前了,在目前衆多宣稱是SNS、是社區網的網站中,八佰鄰所提出的理念還是很新奇的,不知道是不是爲了炒作一個概念,其實,剛剛打開800鄰網站時,註冊的功能有些繁瑣,既要填寫個人信息,又要選擇生活社區創建家庭,否則幾乎無法使用八佰鄰的功能,或者說讓我不知道這個網站到底讓我做什麼的,既然是朋友推薦的,在耐心摸索琢磨後,才相對清晰了,原來,它正是很好的利用了150法則,將人羣的聚類分成了幾個實體,分別是:個人、家庭、社區、圈子、區域、城市,根據人數的不同進行了合理的分化。從功能上來看,八佰鄰的家庭空間讓我想到了做家庭空間比較早的記錄一生http://www.jiluyisheng.com 記錄一生應該說是做家庭做的很早的了,甚至可以說是myfamily的中國版,記錄一生炒作的概念是F2F,family to family,單就家庭空間來看,八佰鄰的家庭空間和記錄一生的家庭空間比較起來的話,八佰鄰還差得多,記錄一生的家庭空間讓使用者更有家的感覺,更溫馨。記錄一生的盈利模式很明確,就是通過前期的工作將家庭用戶吸引到這個平臺上,當用戶達到一定規模後,再基於此打造其所說的F2F的電子商務平臺。而八佰鄰呢,儘管朋友說這也是個商業性質的網站,但我還是感覺目前八佰鄰更像是一個公益的平臺,似乎還在爲吸引用戶而盲目的增加功能,尚沒有網站的產品特色,而唯一我看好八佰鄰,也是八佰鄰炒作的一個概念就是:真是社區鄰里互助。這個是相當難倡導的主題,祝福八佰鄰能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關注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