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撤離,爲什麼人民幣會貶值,匯率下跌-貨幣總量和貨幣風險雙重影響

本國貨幣匯價基本上也是有供求關係決定的,本幣需求量上升時,幣值升高,需求量下降時,幣值下跌。當一個國家的資本大量外流時,必然是大量本幣被兌換成外幣後逃離,本幣需求量下降,外幣需求量上升,必然導致本幣相對於外幣的貶值,即本國貨幣匯價下跌。
舉個具體的例子:比如中國人大量對外投資, 比如我們去美國建廠投資。

我們需要美元 那麼我們要去外匯市場把RMB換成美元 這樣在外匯市場 本幣的供給增多了 自然本幣貶值

還有種外流的方式 比如中國的外資公司把資本撤離了 比如美國關閉了他們在中國的分公司 那麼他把公司拿去賣了得到一堆RMB 然後再去外匯市場換一堆美元回家自己用 這樣同理增加了RMB在外匯市場的供給 導致本國匯率下降

資本大量流入的時候 同理可以推出本國貨幣上升
外匯的交易可以看成一個市場 跟賣蔬菜的市場是一樣的
我們要去外面投資 我們就要去各個商業銀行 或者 國際的銀行裏面把RMB換成美元,各個銀行的RMB多了 自然人民幣的價格(匯率)也就跌下來了啊 這個也就是相當於人民幣的供應增多了
另一方面,大量資本流出會導致本國的外匯儲備下降,外匯儲備能力的不足,必然導致本國貨幣的貶值!請理解,所謂的本幣貶值是指本幣相對外幣來說的,一旦外匯儲備不足,會導致干預外匯市場的能力下降,從而使本國貨幣的穩定性降低、增大風險!而當貨幣風險加大時,在外匯市場中,本國貨幣的風險性突現,吸引力大幅下滑,會遭到一定程度的拋售,從而對本國貨幣形成貶值壓力。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係,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髮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