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勢交互】12. MYO臂環

MYO的工作原理與之前所介紹的體感交互方式都不同,它是通過捕捉用戶手臂肌肉的生物電變化來進行體感控制的設備。MYO使用的eEMG(表面肌電圖)技術最早應用在航空領域,當使用者在前臂上帶上MYO並執行不同的手勢時,前臂上的肌肉會發射出各不相同的電子信號,MYO內置的高敏傳感器捕捉到這些信號,並通過嵌入式算法進行處理,進而識別出不同的手勢,通過藍牙將手勢指令發送到主機。目前MYO可以識別出用戶的握拳、左右揮動手臂、平攤雙手甚至是手指的動作。但由於肌肉信號十分微弱,所以MYO的核心技術在於肌肉電信號的採集與處理。

 

 

MYO工作原理

 

 

MYO結構圖

 

MYO主要由8塊大小厚薄不一的生物電傳感器單元組成,每個傳感器又分爲三個電極。24個電極就是MYO捕捉用戶手臂肌肉運動時產生的生物電變化的關鍵所在。除了8個傳感器,MYO內置三軸加速器、三軸陀螺儀,使用同手機一樣的ARM處理器處理生成的數據,採用藍牙4.0進行數據連接,使用Micro-USB接口充電,重量爲95克。

 

MYO目前支持四種操作系統,桌面WINDOWS/MAC OSX/Android/iOS,而硬件則要求藍牙4.0,PC臺式機可以搭配MYO臂環專用USB藍牙適配器進行使用。MYO的官方售價爲199美金,有黑、白兩款選擇。MYO官網網址:https://www.myo.com/。

 

MYO在手勢交互領域開啓了一種全新的思路,放棄了傳統的攝像頭識別,很好的避免了場地限制因素帶來的困惑,同時MYO是無線並穿戴設備,所以可以把手放到最舒適的位置進行操作,相對Leap Motion,在舒適度方面有非常大的優勢。而且生物電下的操控確實非常便捷,對於能識別的手勢,識別速度非常快,控制鼠標時,移動起來很平滑。

 

但就目前體驗來說,MYO的技術還不夠成熟,部分指令需要重複操作,才能識別出來,同時誤操作較多,操控流暢性體驗很不好。臂環厚重,長時間佩戴會在手臂上留下壓痕,出汗以後會很不舒服。

 

總的來說MYO是一款新穎的體感交互方式,但與期望達到的流暢性還有很大的差距。MYO更多的像是一個可以完成某些特定動作的遙控器,而不是可以流暢的完成各種手勢交互的設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