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需要“好人”,而是需要稱職的人!

企業到底需要不需要好人?企業應該從什麼角度評價員工?相信這是很多企業、大多數老闆都會遇到的困擾!這幾天和老闆朋友交流對幹部員工的看法,不僅老闆口頭上少不了對幹部是“好人”的評價,連我也會有“他的確是一個好人”的迴應。隨着談話的深入,我發現:在我口中的“好人”與老闆口中的“好人”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老闆講的“好人”是對員工的一種肯定,我講的“好人”則是“該員工不稱職”的別名。
由此可見,雖然使用同樣的稱謂,區別卻如此之大!讀者除了感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之外,是不是也會同時感慨中國人對管理標準的誤解有多糟?!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企業中都有哪些好人。就我個人經驗看,大致有以下幾類:1、專業敬業的好人;2、沒有原則誰也不得罪、八面玲瓏的好人;3、專業沒有、特長很少就是工作之外處處熱心腸的好人;4、除了稱爲“好人”之外,什麼長處也沒有的人……
第一類“好人”如果是技術人員,那就可以稱之爲真正的好人,如果是管理幹部,那就是“不稱職”的別名。
第二類“好人”無論是幹部還是員工都是“不稱職”的。誰也不得罪就一定是放棄原則、出賣企業利益、得罪老闆的員工。誰也不得罪其實是誰都得罪了,特別是管理幹部無原則,就會讓員工不能多幹好事,幹好事的員工卻有可能逃避處罰。
第三類好人,是大衆口頭上真正的好人,但對企業則是可有可無的人。筆者曾經在一家企業勸退過一位質量科長。他是從國企出來、經政府機關有關人員介紹進廠的。他工作上不堅持原則,檢查產品質量也不敢得罪人,工作幾年在質量管理上沒有任何建樹。在做年終述職報告時,他列舉了自己一年來的主要成績:幫助同事修理手機多少部、修理電視多少次、做好事多少次……沒有等他彙報完畢,我就打斷了:這些好事只能證明你是一個好人,不能說明你是稱職的質量科長!
第四類好人,基本上就是企業養的閒人。他真不是壞人,他是實在沒有專長、沒有能力,但他的人品沒得說,從不幹壞事,從不得罪領導,領導叫幹什麼就幹什麼,但只能幹些簡單的傳話跑腿的活;也不得罪同事,他除了以“好人”的名聲混日子之外,實在找不到更好的活法。國企這類人很多!如果私營企業這類人多起來,離企業垮下去的日子也不會遠了!

在一個組織中不稱職的“好人”對組織的破壞作用更大!誰都不得罪才能換來“好人”的標籤!“好人”做錯了,人們原諒他,因爲他用無原則賄賂過他人的過錯。壞人有標籤,大家防着他,壞人的作用就有限!“好人”無原則,就會導致組織渙散、制度虛設,不盡職的無處罰、幹得多的無獎勵:因爲“好人”奉行平均主義,獎勵了能幹的,不就得罪了不能幹的?無原則導致企業倒閉無疑是“好人”太多造成的!許多國企垮掉就是最好的證明。
企業員工不分好人壞人,只分稱職與不稱職員工。企業不能用道德綁架員工,員工也不能用“好人”身份掩蓋自己的不稱職。企業必須創造價值才能生存,員工必須創造價值才能在企業有立足之地,不稱職的管理幹部即使人品再好也對工作開展無益,相反他的無原則倒有可能讓團隊執行力下降。
企業對員工的評價只能基於他的履職結果即工作績效進行。
所以,老闆朋友,知人一定要善任!員工如果不能爲企業創造價值,即使人品再好又有何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