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能幫助貴州實現跨越式發展嗎?


前不久在貴州貴陽舉辦的“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暨全球大數據時代貴陽峯會”,很是讓人意外。此次峯會,國家總理***親自發來了賀電,分管信息化的副總理馬凱、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做了現場致辭。此外,馬雲、馬化騰、雷軍、周鴻禕、郭臺銘等百餘名知名企業家悉數到場。

大家很是不明白,爲什麼一個GDP排名常年靠尾,幾乎跟前沿科技、信息技術毫無沾邊的內陸省份,怎麼忽然之間就成爲大佬們爭相前往的的“數據之都”。

一、貴州大數據的獨特優勢

貴州地緣“得天獨厚”。在對外宣傳中,貴州省、貴陽市領導曾多次就發展大數據的優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貴州屬於亞熱帶的季風溼溫氣候,夏季平均氣溫低於25度,夏天超過30度的這樣的氣溫,都只有二三天,是爽爽的貴州、雙雙的貴陽。全年的風速以微風爲主,極少受到霧霾和沙塵天氣的影響,空氣質量常年優良。同時,貴州也遠離地震帶,具有地質結構穩定、災害風險低的特點,大數據企業選擇落戶貴州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稟賦,適合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對高知識、高投資、高收入的羣體有較強的吸引力。

不僅如此,這裏還具備了資源優勢。貴州已經探明的礦產資源有128種,能源資源是水煤結合、水火互濟。電力價格具有相應的相應優勢,貴州工業企業、電子信息企業用電平均價格明顯低於國內其他地區。能源優勢能夠爲大數據企業提供廉價、穩定的電力資源,信息流和能源流在貴州能夠得到較好的結合。

但貴州光有地緣優勢沒有用,資源再好也沒有用,它需要有人去爲貴州的優勢找出口,將貴州的優勢變爲貴州的競爭力。

二、貴州大數據的推動者

說到貴州大數據,就不得不提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陳剛。正是他是將貴州的地緣優勢、生態優勢與大數據做好巧妙的結合,使之成爲了貴州的對外核心競爭力。

陳剛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無機化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2000年進入北京市政府工作任委外經貿工委委員、北京市外經貿委副主任。2003年開始任北京市朝陽區委副書記,200610月任北京市朝陽區委書記,20127月任北京市委常委直到20136月。

同月,陳剛從從北京市委常委一職轉任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任職後不就,在陳剛的牽線搭橋下,貴陽市人民政府與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自201398日貴陽建設中關村貴陽科技園以來,貴陽市共引進北京地區項目146個,總投資968.979億元。其中意向類項目19個,意向金額395.3億元。合同類127個,合同金額573.679億元。截止20153月,意向類轉爲合同類的5個項目,轉化率26.32%。現有129個合同類項目,合同金額544.679億元”。

陳剛是一個有着豐富政府資源整合經驗的管理者。在陳剛任職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之後,“貴州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若干政策的意見》和《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規劃綱要(20142020年)》,對未來7年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的前景進行了規劃。其中,貴州省大數據產業分爲三個階段性目標,2014年到2015年爲基礎構建期、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2016年到2017年爲集羣聚集區、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3000億元,2018年到2020年爲創新突破期、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

看到這裏,我想大家已經明白,爲什麼貴州大數據峯會會有如此衆多的重量級嘉賓赴會了。除開貴州具有的地緣、資源優勢外,更多的是對貴州資源的整合利用。這也是互聯網+思維的又一應用。

陳剛,就是貴州資源與大數據進行整合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三、貴州的跨越式發展機會

517日,***總書記在貴陽考察時對向他做“貴州大數據產業“介紹的陪同人員表示“我聽懂了,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

習總書記的表態,從根本上肯定了貴州大數據發展的戰果,也爲貴州的大數據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保障。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貴州大數據產業必將得到快速發展。

可以說,貴州大數據發展只要不出現方向上的決策失誤,未來必然成爲貴州發展高科技,“彎道超車“的支柱產業。

一年前,阿里巴巴馬雲評價貴州大數據說,在大數據產業上“貴州做了一個世界級的戰略定位。”。此次峯會,馬雲重申了他的這一觀點。

馬雲說“看到貴州從一個概念、一個想法到今天真正全面進入大數據時代,真的特別了不起。十年以後,很多人會說,中國的經濟也好,世界的經濟也好,都是貴州‘惹的禍’。如果你不參與大數據建設、大數據技術、雲計算,不把自己的企業真正變成一個互聯網的製造業,我相信,你一定會像今天一樣抱怨和埋怨。”。

一個被國家領導人肯定的產業,一個被世界級商業領袖看好的產業,正在貴州落地生根,這對貴州人民來說,絕對是大好事。

何璽認爲,貴州大數據產業是近年來貴州發展史上最有價值的產業規劃。貴州如果很夠把握好這次機遇,或將迎來“跨越式發展”時期,就有可能在未來實現“彎道超車“,成就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四、貴州大數據能否持續發展

當前的貴州大數據產業,具有太多的不可確定因素。我們知道陳剛是一個年輕的政府領導,對科技有這先天的親近感,所以由陳剛提出並主導的貴州大數據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力。

但何璽有兩個擔心的地方,一是陳剛任職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時間已過兩年,按照常委,書記5年的任期來看,他在貴陽的時間還只剩下2年多,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他能否將貴州的大數據產業做成規模,成爲真正的大數據之都,這是需要時間來驗證的;二是政策的延續性,大數據產業要發展並非一朝一夕能夠達成。它需要政府,企業等社會單元的推動和建設,方能持續發展,保持競爭優勢。如果屆時陳剛任滿調離貴陽,接任者是否會對他制定的大數據規劃感興趣,是否會持續推動貴州大數據的發展?

大數據產業除了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更是市場的產物。

貴州當前的大數據產業,是機遇也是挑戰。挑戰在於人們對數據的認知,包括數據在法理上的界定,什麼數據是可以公開使用的,什麼數據是需要私密保護的,這個需要政府牽頭來做法理上的界定,從而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當前國內的大數據業務,大多聚焦在數據應用與服務端,在數據的組織與管理,分析與發現等核心技術上還比較薄弱,如何引導和推動國內企業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使貴州大數據產業真正的做大做強;

第三,大數據不是孤立的產物,它與當前的雲計算、物聯網,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如何將大數據很好的與這些新興產業進行結合,做好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分析與挖掘“價值,做好“大數據生態”建設,從而貴州爲大數據的未來發展捋清方向,也儘快確立貴州大數據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要推動一個產業不容易,要做好一個產業更不容易,而持續做好一個產業更不容易。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我們要豎大拇指!

寫在最後。貴州大數據產業能否持續發展,成爲貴州人民的支柱產業,幫助貴州人民實現跨越式發展。

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