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训机构存在的意义

     自从互联网在中国成长起来以后,许许多多的培训机构相应而生,有些能教,有的则是为了骗钱而存在,现下更有以招聘为名,收钱培训的机构。这个行业已经开始泛滥了。

     经常听到有人争论应届生该不该去培训,昨天认真的想了一下,我的分析起始如下:

     1.培训的内容大多都是什么?

     2.培训的人都具备什么特征?

     3.培训的人都去了哪?

    据我所知,培训从考研到考证,从金融到IT都有,这都是需求,对于他们来说,能提高考试成绩,能在未工作的情况下提前学习到一些工作经验,更能弥补大学基础教育与行业实际差距(说大学是基础教育是因为大学课程多为基础和原理,在不自行探索扩展的情况下,只能说是从行不从业),可以看出,这是对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追求,更是对就业的一种忧虑。我国的信贷水平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与消费水平、生活物价的提高对应的应该是薪酬的增加,这造成一种从业压力,所以许多应届生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能。

   培训的学生大多是对就业有忧虑感的,所以更多的想为未来做规划。期待能进一家大公司,或能学项技能安度生活。希望毕业能获得较高的薪酬,获得相对较好的福利待遇。

   培训的人大多进了普通公司,及少数才能进BAT等大公司,究其原因是:大公司有相对完善的新员工培养体系,要求的是新员工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反观普通公司有一些简单的培训流程,甚至没有培训,更多的是期待员工带艺就职,从而节约成本。而对员工的忠心度并没有那么关注。

  有需求就有市场,培训盛行的当下毕业生该如何提高自己呢。这是自己所需要思考的,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不光要看工资,还要看能力和心态。






















<注:无续,各人感想,不喜勿喷,留座文明看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