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踢人物傳】李晨光:興趣鑄就專業,努力決定成敗

154743776.jpg


原文首發原創與51CTO技術論壇:http://bbs.51cto.com/thread-1097396-1.html


【編者有話】
     本期的嘉賓李晨光擁有十多年的IT從業經驗,世界Top500企業的資深網絡架構師,全國IT傑出博客、IT原創圖書作者、CCF高級會員代表、IBM講師。本期嘉賓今天帶來了他的成長故事,讓我們來看看一個追着興趣一路前行的人,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啓示和建議——


【本期人物檔案】

個人信息:

 51CTO賬號:李晨光

 姓名:李晨光

 性別:男

 所在地:北京

 教育信息:研究生

 關鍵詞:51CTO 全國IT傑出博客、IT原創圖書作者、CCF高級會員代表、IBM講師

 職業信息:
 從業時間:2001年

 行業:設計製造
 職位:資深網絡架構師
 公司:
世界Top500企業信息部門
 關注技術:
開源技術、網絡安全,虛擬化與雲計算

【李晨光的聯繫方式】

 51CTO家園http://home.51cto.com/index.php?s=/space/350944

 新浪微博李晨光的微博

 博客地址http://chenguang.51cto.com



wKiom1MdU4GT-TTyAAHXIqXIlsc739.jpg




【李晨光是這樣的人】


李晨光:向着興趣一路前行


0引子 你是挨踢嗎?

       十多年前選擇未來方向時,計算專業還是炙手可熱的行業,畢業後工作十幾年突然發現如今的IT行業從業人員,竟被冠以“挨踢”頭銜。也許是自嘲吧。如今,已有有很多人不願意加入IT行業,還有人拼命想跳出這行業,但可知在國外從事IT行業的任何人都會被尊重,種種原因在這裏就不做分析了。
       衆所周知IT不容易,程序員沒日沒夜的編寫代碼,運維人員如同消防隊員四處救火,銷售人員圍着甲方磨破了嘴皮子就是爲了能銷售自己的產品,都累得跟三孫子似的,還要時刻承擔着公司效益下滑時,被首先拉出來打板子的風險。所以自己就別再冠以這個阿Q似的稱呼了。還有些人戲稱自己屌絲IT男,但“屌絲”到底原意是什麼呢?實際他的本意不是好詞兒,三青子,左青龍右白虎的那種人不是那麼好當的。所以大家要正式自己三觀,正視自己的職業。


       目前,全國每年畢業計算機專業的人數就高達40多萬,高居高等教育各專業之首, 2014年就業壓力尤爲巨大,爲什麼都這樣我想多少大家也明白些,在校生學到的技能和社會需求脫節,社會認可度下降,學了4年後畢業卻等於失業!造成這種現象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根源還是自己,在有電腦有圖書館等學習資源的四件時間裏,虛度光陰不注意提升自己,又豈能怨學校、怨社會?說到這裏,今天拿出當年我求學歷程與大家共勉。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入計算機神祕世界

       1994年,物理老師組織的我校的第一次電腦打字學習班,帶我進入了計算機的神祕世界。在高中參加了兩次計算機競賽雖然沒拿到獎項,但卻讓我和校機房管理員建立了非常好的關係,只要有課餘時間,我都能去機房訓練,當時同學非常羨慕能有這樣的“特權”(要知道在20多年前能用上486電腦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一件事啊)我更加喜歡上電腦了(當時都叫電腦),那時候甚至能將所有電腦外設(顯示器,機箱,鍵盤還有5.25英寸軟盤包括各個磁道扇區的作用)用筆畫出來。當時爲了能深入學習電腦各個部件的作用還專門購買了微機操作指南,將重點內容標記出來然後講自己朗讀的錄音記錄在磁帶上,這樣就能在空閒時間反覆收聽以加強自己對這些硬件的理解。例如硬盤是如何啓動系統的,各個磁道又有什麼作用等等。

       當時沒有任何人會給你提示要這麼做,我就是有種不斷探索的精神,讓我想盡一切辦法去實現我喜歡的東西。


2.從普通愛好者到專業人員的蛻變

2.1 初識互聯網

       香港迴歸那一年我剛好進入大學深造,同時互聯網開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普及開來。學校附近的網吧,當時是很時髦的一個地方,小小70~80平米的屋子裏擠滿了前來上網的學生(大多是來湊熱鬧的,因爲很多學生都不知道怎麼上網)有這樣的機會我怎麼會放過,儘管每小時15元的價格,我還是省吃儉用講每月節省的伙食費全都用來感受互聯網給我帶來的樂趣(直到後來做了兼職網管纔沒有自己花錢上機)。

     2.2
競賽=實戰

       第二年校園藝術節開幕了,期間增加了一次網頁程序設計競賽的活動,當時我還不知道什麼是網頁製作,輔導員知道我電腦水平還不錯,替我報上名。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差距,前來參賽的代表隊都是各院系的計算機高手,還有全國數學建模大賽的過獎選手,昔日的同學在競賽是一下子變成了對手,各自都使出了看家本領。

       年級輔導員安慰我們說,互聯網剛進入國內,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要想拔得頭籌就要比別人加倍努力!高中三年的計算機學習經驗讓我信心百倍,爲了備戰,我在圖書館泡了一天找到了1本清華大學出版社翻譯的HTML教程(當時這類書籍非少),這本書翻譯的不是很理想,沒課的時候我帶着一塊麪包一瓶水在圖書館找個安靜的角落,開始針對動態網頁摘抄一些實用技巧.....盡情的享受着各種書籍所帶來的樂趣。白天在書店吸取營養,晚上就利用同學的電腦開始對記錄的操作方法(在寢室23點熄燈以後開始通宵夜戰,沒有自己的機器,每分鐘對我都是寶貴的,其實我也要感謝室友的容忍,呵呵當時用的是機械鍵盤,明白了吧.....),就這樣一行行代碼逐一開始錄入,有問題得就標記出來,分析原因,實在搞不定了再找學長或老師尋求幫助(當時可沒有谷歌和百度可查).......就這樣半個月下來我這裏寫滿了兩本記事本,上面祕密麻麻記錄各種網頁設計技術原理實現方法。

       我記得,當時專業盜版軟件不太好找跑了兩三個電腦城的軟件市場才找到了合適的工具找到了Frontpage、Hotdog等Html編輯器以及Photoshop及濾鏡,學習資料找齊了接下來就開始設計製作(設計製作前臺後代都是一個人不向現在分的細)。一個禮拜之後終於提交了作品,功夫不負有心人,首戰告捷,獲得了二等獎,儘管獎金很少,我覺得之前我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自那時起每年都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計算機程序設計網絡賽事,每次都取得不錯戰績,特別是大四上學期獲得了校園計算機動態網站設計大賽的特等獎。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參加比賽,每次都會遇到各種困難,一次又一次的克服,慢慢的使自己逐漸變得強大(至少在當時學生圈子裏是公認的,呵呵!)。

       每次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計算機賽事能夠能檢驗你的實戰能力,當時記得我還在校計算機中心、圖書館機房以及一些網吧做兼職網管,週末都會去哪兒上班,與系裏的其它同學相比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接觸到的設備(各種網絡路由交換設備,專業服務器等等)和技術也比較多,尤其是可以免費在計算中心的CERNET暢遊是最好的“福利”。

 2.3
兼職=社會實踐

       做兼職管理員非常幸苦,尤其是兼職多個機房的管理員,首先是有好的技術,老師纔會選你替他幹事,其次有好的人品,人家才放心,最後要有好的身體,爲了能多上機當年沒少和機房管理員套近乎,整理機房搬設備調試機器這些活兒沒少幹,那時一天也沒覺得苦和累反而覺得很值。

       當年的那些設備非常沉,一臺專業的HP服務器4U,60-70公斤,還有塔式SUN服務器雖然帶輪子,移動起來也不容易。當時爲了吸取知識,這些辛苦在我眼裏都是值得的,而且每個月都能得到一筆不小的收入。這爲在大三時我購買第一臺屬於自己的PC打下了基礎。當時我是系裏唯一一個自己賺錢購買pc的愛好者。一臺賽揚CPU的中檔pc當時價格大概在7000左右。也是這臺機器伴我多次參加全校的計算機程序大賽多次獲得不錯的戰績。


       社會需要有工作經驗的人才,而大學生這塊兒正是他的短板,我就是通過不停的實踐解決來應對,做兼職機房管理員也好,爲圖書館開發軟件也好,在公司兼職打工也好,參加校園各種競賽也好,這些活動都是社會活動,我把每個活動看成一個項目,要麼不參加要參加我就往最好的方向努力,哪怕失敗了也不後悔。就是帶着這總不服輸的勁頭,大四找工作時,只有我的簡歷在社會實踐一覽裏寫的慢慢的,例如XXX、XXX幾個項目是我主導完成,獲得過XXX的什麼獎項。而不是像其它同學一樣寫着“精通XX語言,學過XXX技術,考過XX的證書”,要知道用人單位根本不在乎這些Pager和華而不實的描述。

       正是由於我酷愛電腦,使得我在高中階段就完成了對計算機系統體系結構的初步瞭解,學習了BASIC語言和FoxBASE數據庫,能夠開發出小型的計算軟件,就連指法也能達到專業打字員的速度,這在當時(1997年)是一個不小的進步。這爲我進入大學能提前學完專業課以及參加各種比賽和兼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興趣帶出的動力一定是發自內部,從內部迸發的一種激情,有了他,你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達到你的目的.

3.戒驕戒躁

       當今社會比較浮躁,充斥在“快餐文化”,喜歡速成,人與人之間也缺乏真正的用心交流,可以告訴大家根本沒有XX天就能學會的編程語言或技術,大家好像看到這類培訓班或書籍,就眼前一亮覺得找到了希望,如果不是經過自己總結出來的知識而是人家直接告訴你的根本靠不住很快就會忘記。

       很多人問我學好Linux是否有什麼寶典或者竅門?我的回答是勤奮-多動手(就是多上機實踐)、多動筆(多記錄你操作的過程和結果)、多思考(多給自己提幾個爲什麼)、多總結。

       在1999年我是我們學校最先接觸Red Hat Linux的學生之一,當時沒有什麼Linux的資料,就是有兩本非常厚的《Unix技術大全:系統管理員卷》和Internet卷。然後就是Yahoo上能搜到的有限的幾個網站,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學習或借鑑,那時只有自己硬是生啃,一點點看man 幫助,閱讀國外網站上有限的資料,上ICQ和向老外們請教,沒別的辦法,慢慢的你就適應了,一點點掌握了。

       世界是公平的,我們不是天才,不可能什麼都會都能做的最好,只要你把自己感興趣的做好就行。我現在從事IT這行也是從興趣到專業從專業到職業這樣一步步走來。

       有句話說“興趣是可以慢慢培養”,這句話我覺得在計算機這行並不適用,如果你對他沒興趣,那麼越早轉行對你越有利。我帶過不少學習Linux的學員,有搞本專業的來學,也有學英文專業的,有學化學專業的學Linux,發現有的學生悟性好,一個網絡服務器的配置給他講一遍,今後再遇到類似問題他能舉一反三將。有些則只會按照你告訴他的去操作,一旦情況發生一點點變化就不會應對。又怎能在工作中吃得開?如今的學習環境和20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大家還有什麼理由學不好呢?

4.總結

      這篇短文回顧了我的大學求學和成長經歷,希望能給在校生和求職者一些幫助。“成功無他途,唯有努力幹”這是我的導師留給我的,將其作爲結束語,共勉之。


你的興趣是什麼,有做了哪些努力,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吧~


【相關閱讀】

《挨踢人物傳》開篇:尋人啓事+意見徵集

【挨踢人物傳】frankfan7:和自己賽跑的人,不要怕、不後悔!(第9期)

【挨踢人物傳】rickyfang:一個IT老人眼中的IT辨證論(第8期)

【挨踢人物傳】向立天:從電視編導到技術總監,只要努力,你也能鑄就傳奇(第7期)

《挨踢人物傳》意見反饋

51CTO論壇版主、社區專家團申請管理制度



【下期預告】


第16期《挨踢人物傳》將在2013年3月31日發佈

下期嘉賓是微軟最有價值專家(MVP),51CTO學院非常受歡迎的講師~

快捷通道:
查看全部"挨踢人物傳"



凡是在人物傳主題裏回覆@當期人物傳嘉賓的用戶,都將獲得10個無憂幣的獎勵

本期的嘉賓是    @李晨光    (請在人名後面保留一個空格,否則無法成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