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踢人物傳】英雄不問出路,從化工員到微軟企業護航專家(第16期)

wKioL1M7w-jhiph3AADW0KTKRE4545.jpg


【編者有話】
     本期的嘉賓韓立剛老師,從業十五年的時間,完成了從化工技術員到微軟企業護航專家的轉變。是什麼原因促使他進入了IT行業,又是怎樣的信念與學習方式讓他成爲了IT領域的專家?讓我們來看看韓老師的傳奇經歷吧——


【本期人物檔案】

個人信息:

 51CTO賬號:onesthan

 姓名:韓立剛

 性別:男

 所在地:河北石家莊

 教育信息:本科

 關鍵詞::河北師大軟件學院網絡教研室主任 微軟最有價值專家MVP 微軟認證講師MCT

 職業信息:
 從業時間:1999年

 行業:微軟高級技術培訓中心
 職位:微軟認證講師 CCNA網絡工程師講師
 公司:
石家莊佳誠網絡教育培訓中心
 關注技術:
微軟  網絡  虛擬化 安全 數據庫

【韓立剛的聯繫方式】

 他的課程http://edu.51cto.com/member/id-2.html

 博客地址http://91xueit.blog.51cto.com/


wKiom1M7xX-Dc1X1AAOcAsuYK4Q757.jpg

【 韓立剛是這樣的人】


【挨踢人物傳】韓立剛:英雄不問出處,從化工員到微軟企業護航專家

Part 1 我的IT從業路

大學生活

   1995年考入河北科技大學,化工工藝專業,學了4年的化工,英語通過4級考試,大學期間沒有補過考,是典型好學生,順利的拿到畢業證。
第一份工作

   1999年畢業了,通過找關係進入了國有企業-石家莊化肥集團,學化工專業進化肥廠上班,專業對口,所學有所用武之地,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憧憬。公司4000人,是個傳統的國有企業,我的父親大學畢業時期,進入這個單位,在當時是衆人羨慕的鐵飯碗。同期進入化肥廠的一共有16個大學生。每個月350元的工資,350元的獎金,當前700元還能勉強過得去,剛畢業期望值也不高。後來就過上了在國企上班的悠閒的日子。上班後,去生產現場轉一圈,回辦公室,沏茶,人多的時候聊天,人少的時候發呆,上班後盼吃午飯,吃完午飯盼下班。下班後東走西轉,找同學玩,就這樣1年過去了。


困頓的現實

    單位效益不好,獎金由350降到200元,由200降到90。直到後來,車間主任--我的領導,都選擇了跳槽。單位天天喊着末尾淘汰,結果來回降工資,把有能力跳槽的都給淘汰了,沒有能力的留下來了,我想這也是一種淘汰,叫“逆向淘汰”。350元的工資+幾十元的獎金,扣除房租120元,所剩無幾,吃一碗板面,是否要雞蛋都需要斟酌一番,生活變得非常拮据。不可能支付將來家庭的日常開銷,買商品房更不可能。和我一起來到化肥廠的那16個大學生都紛紛辭職,各奔前程。我意識到我的悠閒自得的日子結束了。



迷茫和彷徨


    面對紛紛跳槽的同事,自己像呆在撞了冰山的泰坦尼克上一樣,我的救生艇在哪裏?是考研究生進一步深造,還是學些適用技術跳槽。仔細斟酌,考研需要拿出大量精力準備,考上考不上還是未知數,考上後還需要父母交學費,於心不忍,況且研究生畢業後是否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還是個未知數。於是選擇學適用技術,靠自己的能力找一份好一點的工作。

    2000年的時候,計算機剛剛普及,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代表的先進技術,隱約覺着從事計算機這一行將來有前途。但又沒有人指路,從書店找計算機方面的書學習,自學delphi編程,photoshop,autoCAD,3Dmax。沒人教學的很慢,大多半途而廢。後來想想這些工具軟件,只是工具,是裝飾裝潢專業的人搞設計的工具,自己不是這個專業,學了這些工具軟件,也很難做出像樣的設計來。



榜樣的力量


    直到在同學結婚的宴席上遇到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常立峯,聊起他現在的工作,在培訓中心講授CCNA MCSE MCDBA的課程,收入,2000-3000元/月。看着這個高中時期學習比我差,高考補習了一年才考上了一個專科的同學,在對比我和他現在的狀況,立刻想到一句話“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

    當時就下決心,我也要從事IT這一行,同時對自己的學習能力也是十分自信,從這個高中同學身上看到了希望。心想,站在眼前的這個人就是我的榜樣,就問:“你都會什麼,我也學,拜你爲師”。於是給我說了一堆名詞。路由器 交換機 CCNA CCNP MCSE MCDBA MCP等等 ,總之一個也沒記住, 這些詞對於學化工的人來說都很陌生,真是隔行如隔山。

    於是報培訓班,參加微軟系統工程師(MCSE)的課程學習。負責招生的老師,給我們講:“微軟系統工程師(MCSE)的課程,學完後可以考國際認證,這可是在全球都認可的證書”。於是仰望着掛在牆壁上的國際認證證書,抱着對未來美好憧憬,報培訓班學習,期望知識能夠改變我的命運。MCSE學費2500元,花去了將近8個月的工資。


看着遠方 風雨無阻

    參加培訓班,老師講課就是念PPT,演示很少,聽完課程,似懂非懂,暈暈乎乎。在化肥廠上班就不閒聊 發呆了,開始抱着微軟的認證課程學習。好在單位領導對我這個化工技術員上班時間學習計算機並不反對,同一辦公室的人,人心樸實友善,沒人打小報告。車間購買了一臺計算機,安裝Windows 98,中午不休息,就使用這臺配置非常低的電腦熟悉Windows 操作,後來從太和購買了一套MCSE認證實錄的視頻,一共6張光盤,邊學邊記筆記,局域網,廣域網,集線器,交換機,從來沒有看到過,理解起來難度相當大,現在想來,那時的學習確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收益很大。

    將不會的記錄到一個筆記本,去培訓中心找老師問明白。當時英語已經生疏了,學習過程中見到一個生詞就記錄到一個小冊子,就像memory這樣的單詞也要在邊上註釋“內存”,因爲上學時這個單詞的意思是“記憶”。時間久了,也就能看英文文檔了,就這樣開始了計算機的英語的學習。

    下班後就草草吃晚飯,去培訓中心參加培訓,週六週日,機房人少的時候做實驗,颳風下雨照去不誤,遇到實驗做不成功,把老師拽到機房請教,直到搞定爲止。因此培訓中心的老闆對我印象很深,說我的培訓費交的值。


對國際認證的重新認識

    課程學到一半,就有學生開始有事不來了,有的學生拿到考試的題庫,開始背題庫參加考試了,令人費解的是,哪些背題庫的人,考試速度驚人,成績高的驚人,大多15分鐘交卷,1000分通過。考試系統要是有智商,肯定發出一聲感嘆,我哩個去~~~,這速度!是人類麼?

    那些課程都沒學完就通過考試的學員,拿到證書,就感覺學有所成,高高興興拿着證書回家了,修成正果了,就再也不願到教室學習了。

    看到這種情況,我清醒的認識到,這麼容易就能拿到的國際證書證明不了什麼,最多能夠證明你曾經花了一筆考試費。用人單位也不會認爲這種證書有什麼含金量。那些浮躁的同學,拿到證書,就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培訓中心的教室學生稀稀拉拉,完全沒有了剛開班時的火爆。但這對培訓中心又有什麼損失呢?


依然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雖然身邊一起學習的同學越來越少,但依然相信知識改變命運,證書氾濫技術不氾濫。我也堅信我和他們不一樣,我要成爲微軟產品的專家。一節課不落聽完全部課程,踏踏實實完成了書上的實驗,同時自己設計實驗,來驗證所學理論。學完所有課程,完成了所有的實驗,參加考試之前還是看了微軟的題庫,畢竟考試費用高,通不過還需要再交考試費,不能拿着自己的錢開玩笑。和其他同學不同的是我不背題庫,弄明白了題的意思和道理。順利的通過了微軟的考試。這樣通過的考試,在用人單位面前出示證書纔有自信。


求學過程中的機會

    在學習微軟MCSE課程中,培訓中心負責人讓我準備一下,暑期帶CCNA的實驗。我說:“我沒有參加CCNA的學習,帶學生實驗,肯定不行”。培訓中心負責人說:“我們免費讓你學CCNA,暑期給我們帶學生實驗,你這種學習態度,學什麼都能學精通,好好準備,沒問題”。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免費學習,很高興的答應下來。帶學生實驗必須自己先搞通所有的實驗,能夠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既是壓力也是動力,這種經歷爲以後的登臺講學奠定了基礎。


重新求職


    半年以後,學完微軟的MCSE課程,考取了證書。


    拿着證書,開始在石家莊的人才招聘會尋找新工作,待遇的期望值是超過1000元,就從化肥廠跳槽。

    人才市場,到處都是招收銷售的職位。IT技術崗位少,面試了幾個公司,投了幾份簡歷,都是石沉大海,連個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去了5、6次的人才市場,看到有家公司“微軟(河北)高級技術培訓中心”招聘微軟認證講師,我就投份簡歷,我的基本條件都不夠,要求計算機專業的,我是學化工的。就給用人單位工作人員留一份簡歷,要了一公司電話,請求給你一個面試機會,最後答應3天后通知。

     3天過後,面試的電話還是沒打來,我就主動給這個單位打電話,問什麼時候面試。最後人力資源的覺得不好意思推脫了,就說下午面試。面試時沒問技術問題,問了些是否能出差,能否加班,我的回答是“能”。

    於是第二輪面試開始,這次是個老師,問了些技術問題,感覺我的技術還可以,不過距離他們的對老師的要求還差些。答應我再聽一遍他們培訓中心老師的課程,然後再上講臺,試講課程。通過後就留下。

    接下來的2個月,就在化肥廠請了兩個月的長假,在培訓中心開始上班,其實就是學習,又是起早貪黑兩個月,有時候學的太晚了就直接睡到教室。同一本書聽不同老師講,收穫大於1,因爲每個老師講的側重點不一樣。培訓中心每個月給我800元,當時非常知足。沒有受過這種待遇,在這學習,還開工資。


跳槽成功

    兩個月結束後,暑期上講臺講課,得力於自己做學生時的踏實的實驗功底,第一次上課沒有讓學生趕下臺。但是對學生課下提問的其他問題,仍然有回答不上來的時候。我們稱這種讓學生的提問難住,支支吾吾答不上來的情況稱爲“坐蠟”。

    在培訓中心當老師,技術進步最快,因爲有問題可以向老前輩請教。講了一年後,課上“坐蠟”的次數逐漸減少。後來的培訓,有些學員是企業的網絡管理員,面對他們工作遇到的問題,也能夠應答入流。隨着經驗的增加,在課堂上看着那些年齡比自己大,工作時間比自己長的學員,依然能坦然上課。

    參加工作最忙的一個月,講了4個星期的課程,出差兩週,基本工資+課時費+差旅費,工資3800元。這些錢頂我在化肥廠10個月的工資,頓時感覺自己拿出半年的工資參加培訓真是值得。自己的努力也沒有白費。

    講微軟課程2年後,成爲微軟認證講師(MCT)。同時對微軟的其他產品也進行了學習,同時培訓中心開設這些課程,郵件系統Exchange 2000,Exchange 2003,微軟的企業高級防火牆ISA 2000,ISA 2004,微軟的SQL Server 2000的管理和開發。
成爲微軟企業護航專家

    2005年,到上海蔘加微軟的10天培訓,目標是培養全國各地微軟企業護航專家,10天魔鬼式封閉培訓,通過了7次考試,成爲微軟的企業護航專家,爲河北省,河南省兩個省的微軟正版用戶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這些企業遇到自己的搞不定的問題,打微軟的技術支持電話,微軟公司派單,我代表微軟去給客戶解決問題或培訓,每一次故障解決,面臨的都是新問題,因此鍛鍊了快速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7年的企業客戶培訓和護航服務,積攢了大量經驗。

    我像一個信息中心,收集衆多企業IT部門遇到的問題,同時將這些經驗通過課堂爲其他企業的IT部門分享。同時這些案例置於課堂,又成爲教學案例,因此深受學生喜愛。


編寫Windows Server 2008視頻突擊系列圖書

    2009年開始,感覺應該將自己所學和經驗整理成書,爲廣大IT從業者提供一套完整的關於Windows Server 2008的系統教程,於是開始和清華出版社編輯聯繫,確定編寫一套配有Windows Server 2008的視頻教程的圖書。

    於是在工作之餘開始了圖書的編寫,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是開機,然後起牀,洗漱完開始編書,每天晚上加班寫書到11點,中午不休息,沒有周六週日,三本書一口氣寫成,半年一本書,三本書耗時1年半。抱着爲讀者負責的態度,把握不準的,需要做實驗來驗證,因此有些章節需要1個星期的時間,設計案例, 我可不想讓讀者,拿到我的書,照着書中的步驟做不成功,罵我。

    自己的圖書出版了,拿着厚厚的沉甸甸的書,給父母看,看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寫書了,父母非常激動和欣慰。這不是因爲我拿些稿費, 而是這三本書能夠證明我的計算機水平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上了個臺階。1年半的起早貪的辛苦,值!

    有個人在QQ上說,寫書的人技術很牛,我給他說:“開始寫書時不一定牛,但寫完後,技術肯定牛”。寫書過程也是學習過程,是對技術的整理和系統。

    爲清華出版社編寫Windows視頻突擊系列圖書。書中自然少不了企業服務中的案例,《Windows Server 2008系統管理之道》、《貫徹Windows Server 2008網絡基礎架構》、《掌控Windows Server 2008活動目錄》等系列圖書。以案例爲導向的圖書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被衆多高校作爲計算機本科教材,被一些學校選作研究生教材。

    講了無數遍的CCNA之後,增加了企業實戰型性技術和網絡安全,將CCNA進行了發展,2011年出版《奠基計算機網絡》,因其實用性強,通俗易懂,舉重若輕,被衆多學校選作教材,2013年再次印刷。


成爲微軟MVP

    2011年 申請成爲MVP, 由於編寫的Windows Server 2008視頻突擊些列圖書,同時作爲微軟公司動手實驗營(HOL)講師,爲河北的企業信息中心的員工進行新技術推廣。樂於分享微軟技術,幫助他人,出版微軟圖書,被微軟公司授予“微軟最有價值專家(MVP)”榮譽稱號。


形成獨特講課風格

    當年參加培訓班學習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課程和Cisco網絡工程師CCNA的課程,老師就照着PPT念,講課內容完全和課本相符,很少對知識進行擴展,比如告訴我們安裝抓包工具就能夠排除網絡故障,但是沒有給我們演示,如何排除網絡故障。我們學完了網絡工程師課程,學習了TCP/IP協議,也不懂得如何設置Windows的網絡安全。當時的老師照着書中PPT講課沒錯,但是稍微一擴展,學生的收穫將會很大。

    我當老師後,下決心將當年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難理解的理論,都設計出實驗來,課堂上爲學生演示,高深的變得直白,神祕的不再神祕。由於所講的課程包括網絡,操作系統,安全,羣集,虛擬化,時間長了,就把這些課程融合起來,再結合爲企業解決問題的案例,穿插在課程。學生感覺在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而不是單獨學這些知識。

    我相信,老師講課有深度,學生學完有高度,老師演示的到位,學生理解的到位。老師走過的坎坷,學生就可以繞過。


研發IT系統集成課程體系

    14年磨一劍,始終在教學第一線,始終在企業IT服務第一線,深知企業需要什麼樣的IT技術。

   有不少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畢業找工作,發現不能立刻滿足用人單位對IT人才的要求。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看一下在學校學到的專業課程和用人單位的要求。

計算機專業課程:C語言,數據結構,離散數學,數據庫原理,編譯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原理,數字電路、模擬電路等。可以看到學校的課程設置偏理論、偏底層,學完這些課程要是不去製造計算機都有點屈才,這些理論再講10年課本都不需要更新,學校做到了以不變應萬變。

智聯招聘2013年100家企業對IT人才的技能要求:
從事微軟企業護航服務,微軟、思科廠商認證培訓多年,廠商培訓結合企業的具體應用凝聚成我獨到的“IT系統集成課程”體系。本課程從智聯招聘網的100家企業對IT人才的技能需求進行整理,歸納了以下課程體系。
內容包括網絡CCNA-->Windows Server 2003-->2008-->Linux -->mySQL-->SQL server-->企業郵件系統-->網絡安全-->虛擬化-->羣集,涵蓋了常規IT技術的70--80%的內容。
IT系統集成課程都是學校不能學到或學不精,但企業又非常需要的內容。


wKiom1M7xZuirvKBAAN7eoG4BBA146.jpg

Part 2 我的從業經驗總結

破釜沉舟,絕處逢生

   逆境不一定是壞事。

   如果化肥廠沒有那麼困難,每個月能夠給我1200元,也許我也就混下去了,現在那個單位已經倒閉,如果我混日子,到現在我40歲了,沒有其他技能,也就成了下崗工人。

   現在也有很多剛畢業的學生和我當年一樣,處於剛入職場,工作不穩定,工作不理想的階段。這個階段非常關鍵,有些人選擇了卓越,有些人選擇了平庸。這些困難和逆境也正是你奮發圖強的動力。


認真思考 選對方向

    每次見到我的那個高中同學,都要請他吃飯表示感謝,他也許不知道他是我的榜樣,爲我指引方向的高中同學,要不是見到他,我還不知道自己向那個方向努力纔有出路,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堅信自己與衆不同

    一開始我就立志要成爲某一領域的專家,不浮躁,對認準的目標,持之以恆努力,不要受身邊人的影響。當年我要是像其他培訓班的學生一樣,課沒上完,背背考題拿到證書回家去,我估計現在還是拿着證書,找不到相關工作。肯定會說培訓中心騙人,熟不知是自己騙了自己。
爭取機會 不要輕易放棄

    剛剛拿到微軟認證證書,應聘微軟認證講師的工作,不滿足用人單位的基本要求,不是“計算機專業”,如果自己不爭取,也許就沒有機會走向微軟認證講師的道路。

    現在我的學生找工作,遇到這樣的問題,用人單位的要求,只能滿足一部分,我就鼓勵去爭取機會,2-3個月的試用期,不會的東西也能學會。不要等着什麼條件都具備了纔去應聘。


證書不能證明什麼

    我在一個論壇看到一個人發的帖子說,我考過了微軟的MCSE證書,MCDBA的證書,CCNA的證書,CCNP的證書,爲啥我還找不到工作!?一看這種情況,我第一感覺是這個學生被培訓中心人忽悠了,學習爲了考證,認爲拿了證書好工作就在前面等着。  

    IT技術和英語最不需要證書來證明實力了。你要是在單位遇到問題不能解決,你都不好意思拿出你的證書來。證書只是敲門磚。

    IT這個行業相對其他行業公平。我慶幸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還有這樣的行業,靠自己的努力謀取一個好的職位,你有多高的水平都有機會展示,能夠獲得相應的報酬,不用靠父母的背景,社會關係去謀取好職位。因爲你對出了故障的服務器大喊:“我爹是李剛”,沒用!



突破IT職業發展的瓶頸


   搞IT的人,一般會沉溺於IT技術,並以掌握了某種技術爲樂,其實學習不是目的,學習的目的是產生個人價值(掙到錢)和社會價值(服務社會)。

   IT技術+行業應用 才能產生巨大的社會價值,比如出租車領域應用的行業軟件,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因此搞IT的人還要更多的是思考使用IT技術解決企業、社會中需求,爲所學的IT技術找到商機。

    搞IT的人,隨着經驗和能力的提升,待遇通過跳槽或本單位加薪的方式提高。當薪金增長到一定程度,隨着你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你發現你的收入並沒有和你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比如你掌握的IT技能包括網絡、Windows、Linux、Oracle、虛擬化、網絡安全,而你們單位只讓你負責維護數據庫Oracle,公司不會因爲你會其他的技能給你加薪。你就會覺得搞IT的也就這樣了。

    微軟公司的財富源自他們研發的Windows操作系統或產品可以賣給全世界的用戶。財富=產品價格×銷售數量。同理我們掌握的IT技能要想產生更多的價值,你把自己的技能當做產品,剩下的就是銷售了,找到一個好單位上班,你的產品只銷售了一次。如果你服務於N家企業,你的財富應該N倍。

    實現這個轉換的就是銷售,不管你銷售軟件還是硬件,其目的是爲客戶解決問題。用你的技術幫客戶解決問題,客戶就非常相信你的技術,自然也就信賴你銷售的產品。先有付出纔有回報,銷售不只是請客送禮。

    搞IT這一行的,如果自己覺得收入少,沒前途,有這幾個原因。1.技術不行。2.沒有找到合適的公司或途徑施展才能。3.缺乏思考和市場眼光。



要想成爲專家就要不怕學習過程中的困難


    當我從智聯招聘,搜尋高薪崗位時,必然想到這個崗位對應的人才稀缺,這類崗位對應的技能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

    有人學網絡,學微軟的課程,首先的問的是難不難。我則不這麼想,要想成爲某一領域的專家,必須是有一般人不能輕易達到的水平,有難度就對了。如果某項技能1個月,任何都能學會,我建議你也就別在這方面發展了,這個領域水淺,養不出大魚來。人人都能輕易學會,這個領域的待遇怎麼會高呢?


老師比學生辛苦

    主動學習是老師,被動學習是學生。

    有些人幹了很多年IT工作,從來沒有系統的學習過網絡,也沒有系統的學習過網絡操作系統,遇到啥問題就從網上找答案,照着文檔配置成功了,從來不知道爲啥,這種方式,再幹多少年也沒有提高,更不可能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有些人是通過提問式學習,遇到問題問老師。

    有人只羨慕哪些牛人的技術,卻沒有看到人家背後的辛苦。微軟webcast講師講課,有個學生問:“老師,你是怎麼這麼快掌握這些新技術的?天才!”。老師沒有直接回答,問:“五一長假你去哪玩了?”,學生回答:“植物園,你呢?”。老師說:“我假期備課了。”,老師也不是天才,只是比學生花費了更多的時間。

  背後百般的努力,換的職場瀟灑。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如果不入門時,參加培訓班,聽課是最快的方式,如果打算在培訓班中成爲專家牛人,就錯了。當你在課堂學完某課程後,要想更深一步學習,就需要自己找資料,做實驗,在工作中增加經驗,每天進步一點,就是不聰明的人,時間長了就成專家了。

    半年後,我從學生走向講臺,和我一起參加MCSE培訓同學還有人重聽,他是把希望全部寄託在課堂上,寄託在老師身上了,自己課下啥都沒幹。


長期目標和當前工作

    有些在職的網絡管理員,工作瑣碎重複,每天忙忙碌碌,忙得連自己思考自己的發展方向時間都沒有了,沒有時間提升自己的技術。即便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也被當前的工作中斷了。將自己的目標作爲長期計劃,然後分解爲短期目標,比如近半年的任務是精通虛擬化技術,下半年計劃學完Oracle數據庫的管理,在一個時期專注一個目標。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始終要牢記,一有空閒就向自己的目標努力。
一定要有職業規劃

    我見到一個應聘者,應聘公司的項目經理,負責招聘的說名額滿了。他說應聘,程序員,人家說名額也滿了。他又說,應聘銷售職位。人家說,名額也滿了。他是就問,你們這還有什麼崗位名額沒滿,人家說,還缺兩個保安,他說,也行,就保安了。我驚呆了,這人適應能力太強了,他到底能幹啥?

    爲了生活,我們也許不得不做當前不喜歡乾的工作。在忙碌之餘,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機會總是爲又準備的人留着。騎驢找馬,我們也不能懸在半空談理想。


戒驕戒躁 虛心才能進步

    我的學生,有的會出現這種情況,粗略的學過一些課程,或聽說過某些技術,就認爲會了,讓他幹具體工作,解決實際問題,就不會了。讓他再深入學習,覺得覺已經不新鮮,學習已經聽說過的東西,不願再學。時間久了,從事工作還是簡單勞動,於是得出結論,這一行沒前途。假如現在給他一個管理銀行數據庫的工作,月薪2萬。他又不敢去,技術不行,責任重大,那月薪2萬,不敢拿。


學會的標準是什麼

    參加培訓班的學生,培訓中心承諾可以免費重啓n次。有個學生已經聽老師上課3遍了,覺得都聽懂了,看老師做演示也看明白了。覺得自己還是沒有學會,問我學習方法。

    我問他:“你聽明白了,自己是否做了一遍,是否整理出實驗文檔”,答“沒有”。這種學習,聽多少遍,看老師做多少次演示。自己也覺得沒學會,因爲你從來沒有做成功過。只要你曾經做成功了,整理出做實驗的文檔,即便是忘了具體步驟,你也算是會了。如果2年後需要你重新配置一個服務器,你拿出自己當年做實驗的文檔,很快就能搞定。

    因此學會的標準,不是你聽明白了,看老師演示了,而是自己做一遍,整理出文檔,日積月累,你的技術只進不退。使用硬盤來幫我們記憶死記硬背的那一部分,我們的大腦來記憶理解的部分。


課堂上應該重點聽什麼

    學過Linux的人都知道,命令不好記, 在課堂上,學生看到老師熟練的使用命令行進行各種配置,佩服的五體投地,認爲學習Linux最大的困難是命令難記,把重點放到記命令上。這就抓錯了重點,比如學習Linux下的磁盤管理,課堂上應該重點弄明白 物理卷,卷組,邏輯卷的關係,使用邏輯卷有什麼好處,而不是抓緊時間記憶哪些創建卷的命令。


學習是一生的事情

    曾經以爲出了校門,再也不用應付考試,整天學習了。走入社會才發現,職場就是考場,學習貫穿始終。學習急不得(不能浮躁),也等不得(不能停滯不前)。

    有人認爲過了30歲,學習能力不行了?在我們師大,有個外教60歲了,還在學中文,從拼音開始,我很受觸動。再看看那些中科院院士,70歲 80歲頭髮花白還在搞科研,我們過了30歲就不能學了?那是爲自己的惰性找了個理由。
我敬佩的人--單田芳和郭德綱

    真正喜歡才能走的長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工作就是娛樂,如果這份工作的收入還能讓自己過得不錯,那就更是幸運的事情了。如果單純爲了掙錢而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多一分鐘就是加班。

    說評書的人,還有哪些相聲藝術家,大多成名後,成爲什麼曲協主席,拿着國家的俸祿,就再也不從事自己的本行了,相聲和評書對這些藝人來說是謀生的手段,並不一定熱愛。

    評書藝術家單田芳是我的偶像,從藝半個多世紀以來,共錄製、播出100餘部評書,共計15000餘集,整理編著17套28種傳統評書文字書稿,取得成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要不是對評書藝術的熱愛,絕對不能有這麼高的成就。

    郭德綱 稱自己是非著名相聲演員,卻是我們喜歡的相聲藝術家,他是不拿國家工資靠自己實力來贏得觀衆的相聲演員,是哪些成了名的著名相聲藝術家,不在需要靠相聲來生存,拍幾個廣告,比辛苦說相聲來錢更快。要說熱愛相聲藝術的我想還是郭德綱。哪些靠相聲出了名,就不再說相聲的主名相聲藝術家,並不是熱愛相聲的人。


身邊有高人 少走彎路

    路還是需要自己走的,但有時需要別人指點方向。少走彎路就是捷徑!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知識和技能有了廣度,在深度上就有可能不夠,在某一點有了深度,廣度上就不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百度上也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就需要想那些專注於某一領域的專家請教。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這些人可能早已知道答案。

    51CTO是個專家雲集的平臺,每個人專注的領域不一樣。和這些高人結爲好友,在工作中遇到問題能夠給指點一下,是件幸福的事情。我就經常向國內知名虛擬化專家王春海老師請教虛擬化方面的問題。


學IT需要高學歷?

    我的學生有 職專畢業 高中畢業,技校畢業,大專畢業,大本畢業,還有研究生,也有高校老師。

    IT應用技術並不難,你雖然不擅長參加高考,沒有上大學,或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這並不影響你學IT應用技術。因爲IT應用技術沒有太多高深的理論,聽老師講一遍,看老師做一遍,自己再照着視頻做一遍,就能學會,學習環境只需要一臺8G,或16G內存的筆記本電腦。
不過對於那些高中或初中畢業的學生,最好邊學IT技術,一邊參加個成人教育,提升一下學歷。在國內,雖然文憑代表不了啥,但是沒有文憑,用人單位會把你看成農民工。


我的學生 成長之路

    有個學生問我:“培訓班的招生人員說,學完CCNA課程就能找到2000-3000元的工作,是真的麼?”我說:“不是真的,大學學了那麼多本書找工作都很困難,如果一本書就能讓你找到2000-3000元的工作,哪大學別念了,直接學一本CCNA上班就行了”。

    大多學生容易有這樣的想法,我學一個課程,考完之後就能找待遇非常好的工作。首先來說,剛剛學完,解決問題的能力差,知識還沒沉澱成自己的,再就是剛剛學完,知識面單一,比如只會網絡,綜合能力差,待遇怎麼會一下子高呢,但是工作2-3年後,隨着知識面的擴展和經驗的積累,待遇自然提高。如果你水平高了,待遇不高,就有可能被其他單位挖走,或者你也就有了跳槽的資本。

    給大家講一個我的學生成長之路。
    化肥廠有個同事杜傑,是化肥廠子弟,職業中學畢業後,化肥廠倒班,當年我學微軟MCSE課程時,他翻了翻我的書,說看不懂。

     我從化肥廠跳槽2年後,再去化肥廠辦檔戶口案手續,見到他。化肥廠依然沒有希望,我給他說了我的情況。鼓勵他早作準備,不能再混下去了。他問我是上一個電大,弄個本科學歷好還是學MCSE課程好,我建議兩個都學,畢竟在中國,有些單位學歷還是基本要求,儘管是證明不了能力。學MCSE課程也要學,學習將來用的上的技能。

    他看了我現在的狀況,就像我當年看到我的榜樣一樣。就參加培訓班,做了我的學生。這時的他下決心學了,那幾本厚厚的微軟認證課程的書,他也能鑽進去,學會了。

    學完後,在一個單位做了數據庫管理員(DBA),由一個倒班工人到數據庫管理員,待遇由800元升到1500元,雖然提升的不高,但工作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原來從事的是高溫高壓,有毒有害的崗位,現在成了IT從業者。對我非常感謝。我說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只不過指了一個方向而已。

    我給他說,你從化肥廠跳槽出來,這是好事,但你不能鬆懈,這個單位隨時有可能裁人,你也就隨時準備走人。技術上繼續提高,爲下一次找工作準備。於是天天上班拿着書學,下班有時間也學習。他母親說,比上學時還用功。

    1年後,這個單位的數據庫管理員崗位沒有了。他去北京發展,去了一個臺灣和日本合資的一個公司,試用期月薪3000,轉正後4000,試用期期間又是猛學,技術成長迅速。

    3年後,他結婚,見面後問起他的工作,待遇如何?他說又跳槽了,月薪7000,這次是被這個公司當做人才挖去的。

    一個職業中專的倒班工人,4年後,經過3次跳槽,月薪達到7000,成了部門經理,手下管着4、5個員工,這些人都是正規大學畢業。

    現在再見到他,月薪已經1W多了。

可以看出IT這個行業,英雄不問出處。

【相關閱讀】

《挨踢人物傳》開篇:尋人啓事+意見徵集

【挨踢人物傳】李晨光:興趣鑄就專業,努力決定成敗(第15期)

【挨踢人物傳】當你的才華還無法撐起野心時,那麼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第14期)

【挨踢人物傳】Vage:高級DBA的突破之路(第13期)


《挨踢人物傳》意見反饋

51CTO論壇版主、社區專家團申請管理制度



【下期預告】


第17期《挨踢人物傳》將在2013年4月29日發佈


快捷通道:
查看全部"挨踢人物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