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交付工程師應該具備的關鍵能力(售前篇)

上次提到應用交付工程師售後時應該具備的關鍵能力,這次來談談應用交付工程師的售前能力。

   相對於售後而言,售前工程師除了需要具備豐富的售後經驗外,還需要強大的溝通能力。可能有些朋友會問,爲什麼售前工程師還需要豐富的售後經驗?下文中會詳細描述

關鍵能力一、認真傾聽

    應用交付產品的售賣和一般網絡或產品者安全產品不一樣,並非“關鍵性”產品,也就是說少了應用也不會癱瘓。所以對一些不瞭解應用交付產品的用戶而言,會簡單的覺得沒這個需求,這樣可能根本就沒有興趣聽你介紹。這種時候,可以換個角度,和用戶聊聊他們的應用也不錯。例如,你們的應用是什麼架構?你們應用用起來有什麼問題?訪問起來感覺慢嗎?應用進程會不會偶爾down掉導致無法訪問? 通過這些話題引起用戶傾吐苦水,認真傾聽,進而分析到用戶應用遇到的實際問題,然後用產品的特性及解決方案來爲用戶提供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這樣的迂迴戰略更容易引起用戶的興趣和共鳴。前面提到的豐富的售後經驗,這裏就能用上,當聽到用戶談到某個問題的時候,直接告訴用戶,某某項目中的用戶也有類似的問題,結果通過我們的解決方案,問題解決了,這樣一來,用戶就會對我們的解決方案感興趣,進而就會有測試,這樣一步一步的進入正常的流程。

關鍵能力二、PPT演講的技巧

  很多工程師都有爲用戶介紹ppt的經歷吧,不知道大家印象最深也是最無奈的是什麼?對於我而言,打擊最大的就是一個人在臺上講,下面的用戶都是打瞌睡。其實也能理解,臺上的人講得都是高深莫測的且枯燥專業名詞,臺下的聽不懂,時間長了自然就成了催眠曲了。如何應對這種情況?我的經驗是:

   1、合理控制ppt內容。

   如果是自己寫ppt,儘量寫得淺顯易懂,儘量少用大量文字描述,多用圖形圖片,ppt的頁數儘量不要太多。正常的一次交流,1小時左右比較正常,如果有個30-40頁,也就是平均1分鐘多鍾一頁ppt,頻繁的翻頁很容易導致用戶集中力不夠,進而導致打瞌睡,這樣的話交流質量會大大降低。所以正常情況下,儘量控制在20多頁,而且還要把時間儘量花在關鍵頁的內容上,不重要的儘量略過,合理分配用戶的集中力,且在保證交流質量的情況下,儘量縮短ppt的演講時間,越長用戶集中力越會下降。

   2、儘量多的用實際案例來介紹功能點。

   在應用交付產品中,包含了大量的特色功能,在向不瞭解的用戶介紹的時候,枯燥的技術描述會讓用戶不明所以。這個時候,儘量採用通俗易懂的實際案例,是最容易讓用戶接受的。比如,會話保持特性,就以在淘寶上購物購物爲例,如果沒有會話保持,購物完之後,點擊付款時候,請求被分配到新的未保存用戶認證及購物信息的服務器上,會發生什麼情況。這樣一解釋,用戶就會立刻明白會話保持的作用。同樣,以實際案例介紹其他技術相關的問題時候,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強和用戶的互動,多提問。

   保持用戶注意力的一個方式,就是讓用戶提問。工程師在臺上一個人講,下面的人心不在焉的情況很多。在講的同時,在關鍵點適當的停頓,並問下用戶有不明白的沒有,有沒有什麼問題,讓用戶提問。用戶提問的是他們關注的或者需要的問題,完美的解答會讓用戶興趣大增,同時提高集中力。不過這也要求工程師有豐富的售後經驗了,能以實際案例來解答用戶的提問是效果最好的。


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不同的用戶,職位不一樣,技術不一樣,關注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用戶可能是技術高手,有的用戶可能半懂不懂,有的用戶又可能完全不懂。對不同的用戶,溝通內容和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對於很懂技術的用戶,虛的話少來,儘量從產品本身優勢進行闡述,多從技術層次進行闡述,同時注意用戶的技術特點:比如遇到用戶很懂網絡,就儘量用網絡的語言進行溝通;用戶很懂應用,就多用應用的案例與去溝通。交流中用戶關於缺點的提問也不要直接否認,換個角度解釋,比如不同公司產品設計的思路有差異,或者公司的戰略路線不一樣的,對於懂技術的人來說,直接否認可能欲蓋彌彰。

  對於半懂不懂的用戶,技術語言就不要太多,多考慮用戶職位關心的東西:比如對於運維人員,中文界面更加方面,對於熟悉cisco維護的人員,類cisco命令行界面更加得心應手等。

  對於完全不懂的用戶,少聊技術,多談談性價比,談談案例,談談解決方案能爲他帶來哪些好處(節假日服務器出故障不用再到現場,應用性能不夠可以臨時用pc頂上,應用出現問題工程師可以幫助他排除故障),換個角度也可以打動用戶。

  其實,現在諸多應用交付產品,同質化很嚴重,所以這個時候,售前工程師就尤爲重要。用什麼方式和用戶溝通,能不能抓住用戶的痛點,能不能讓用戶信任你,這些都是項目進行過程中,售前工程師關鍵能力的體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