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選擇頂你還是拍你啊?

寫在前面:

雖然我還年輕,我不經常參與憤青,但是不代表我沒觀點和不憤青。

事件起因:

如今信息時代,企業環境中使用企業郵件往來溝通和處理日常工作比比皆是,郵件客戶端的穩定性和易用性就顯得尤爲突出。

今日(週六)早晨6.45接到生產中心電話,說郵件無法正常發送出去。自從更換和升級爲Outlook2010郵件客戶端後,類似事件已發生過兩次,此前都快速處理解決,第三次出現讓我意識到事件不正常,帶有必然的偶然性。

事件解決:

解決事件的思路和流程很重要,技術是爲其提供保障和促進解決速度。

1. 第一時間在線(電話)支持解決。

1.1、電話中確認網絡連接是否正常(方法:打開幾個網頁。其他公司選擇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獲知網絡正常;

1.2、建議關閉客戶端和重起PC(Outlook有時會假死掛機無服務狀態),重啓無效;

1.3、告知刪除原未正常發出郵件,新建郵件試發,依然無效;

1.4、新建另建發送人,同樣數據,發送正常;

1.5、告知,馬上安排到達現場處理。

2. 回顧歷史事件。

2.1、電話一掛,馬上回顧以往是否發生事件,獲知以前已出現2次,兩次不是本人前去,事件結果得知,郵件模版數據有問題,當時未在意,都覺得有點無語。當時採取的是刪除新建恢復。

3. 初步分析事件始因。

3.1、趕往現場;路上回憶第三次發生,讓我認識到前兩次未識別根本原因,採取的是臨時有效解決措施。

3.2、判斷可能原因-Outlook客戶端有問題;客戶端有可疑衝突,但不固定;操作存在問題,但這個可能性太小了(因爲我嚴正聲明過,辦公軟件使用是崗位必備技能,IT不可能提供360度全方位應用解決。嘿嘿!)。

4. 現場測試、解決和記錄。

4.1、到達現場,採取臨時辦法第一時間處理重要或必須的郵件發送問題;

4.2、然後分類測試,網絡查找原因,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居然是它-360惹的禍?(殺千刀,挨萬剮的傢伙-讓我週末沒睡成懶覺!_!),然後測試最終解決。

4.3、解決措施:第一步,在Outlook中,選項——加載項——轉到:把360 outlook add-in的加載項刪除就好了;第二步,把360安裝目錄下:\Program Files\360safe\safemon\OLCheckMail.dll 強制刪除掉(有人遇到,刪除後重啓又加載現象)。(此解決方法已經過網絡中使用人使用評估)

4.4、記錄解決方法,放入知識庫中。

5. 調查觸發原因。

5.1、360,你是現場第一嫌疑員;其不穩定的兼容性直接導致類似原因。

5.2、生產中心工作人員,你是現場第二嫌疑員;誰安裝的360安全衛士?(公司已全面刪除和限權使用)

5.3、我和團隊是第三背後的直接推手;我們是否有必要提升更嚴格權限?還是我們獲得行政政策支持?

事件周邊:

事件涉及郵件客戶端和360,個人認知偏見,歡迎拍磚。

郵件客戶端(大衆應用和企業環境):

Foxmail,國產現屬於騰訊。

優點,免費,符合國人習慣,簡單易用,速度快,對郵件界的雜亂無章兼容性做出了很大改善;缺點,數據板塊一直是弊病,數據包分塊但不獨立,7.0以後可能存儲幾十個G(理論無限制),必須整體全拷貝,汗死,郵件快速搜索不給力,企業運用降低企業感。7.0版本後感覺往OUTLOOK靠攏,失去獨有個性。

Outlook,微軟產品。

優點,專業,功能強大,整合度很大,企業感很強。缺點,付費,功能多,用戶體驗度有所下降,適合具有規模的企業整體架構運用,才能發揮其大部分功能。

IBM Lotus的郵件端,IBM LOTUS羣件服務中的郵件端。

優點,專業很強,企業感很強,羣件整合行很好,功能很多。缺點,貴,用戶體驗度很低,據我熟悉的朋友,都抱怨操作很複雜很繁瑣。

360:

PC應用系列軟件

個人、家庭、對安全等要求不高的小型企業等首選的免費系列應用套件,你推進了安全領域的進步,改變了安全領域的營銷模式,你佔據安全領域大半江山,360,我頂你。但期間偶爾暴露出收集私密數據,我拍你啊!

Mobile應用系列軟件

這個我接觸不多,但同周邊用戶得知,用戶體驗度較低,主要是CPU佔用太多。合作配套推出的手機感覺像笑話,不知如何定位和用途,摸不透。我拍你

服務領域

你進入搜索行業,作爲用戶,我雙手歡迎,但是緊接着暴露出來的問題,讓我很無語。

一上線就自爆數據上升的多快,是多麼的公平多麼的爲用戶着想,我想說一句-路長着,別先自爆,很容易招來耳光。

果不其然-360被指違反Robots協議收集敏感數,CNNIC發表數據顯示用戶減少。我想說,你做搜索就做搜索,做啥間諜行爲啊,用戶頂你是因爲你的出發點,但是你言行南轅北轍,當我們用戶傻子啊?我拍你

收集企業敏感數據,我個人認爲,360該拍,企業自己也該拍!俗話說的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360誘惑,你企業沒有相應的評估,出事了,來說是360全責,無語!真的無語!欲問其責,請先自問。數據事實真相不做猜測。

個人縱觀360的發展,時時都帶有侵略用戶的戰略,布了一個長達數年的局,先免費,累計用戶拓展,然後拓展功能,收集數據,再進入搜索領域,競爭市場和分庭抗禮。企業應該有企業道德和底線-長存之根本。

事件體會:

1、企業用戶,對免費的應用,首先要做適當的風險評估,決策前請先讓相關領導(最好是決定是否出錢的人-老闆)知道做出決定的相應影響。

2、企業IT負責人,不要因爲怕被罵,或以前出現類似拒絕而不告知其相應影響。未出事還好,自我感覺爲企業節約了成本;出事肯定悲劇,領導認爲你沒告知影響做出正確的決策,其二你的煩惱會逐漸上升。你要知道,領導在乎的是結果和影響,而不是過程。

3、企業運用中,根據企業情況制定相應的應用策略,最好採取技術+行政政策推行,效果更佳。站在IT角度,切記勿相信赫茨博格的Y理論,要預防和管爲主。
 
哎!寫了2個小時,書都沒看,不頂你覺得過意去不?哈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