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學會寫作》-行文的邏輯

本人特別喜歡有條理的東西,比如“邏輯”、比如“金字塔原理”,前面說了那麼多鋪墊的,究竟如何寫下去呢,這一章節給出了答案。

第一步:開個好頭

第二步:把資料拼出來

第三步:把內容連貫起來

第四步:結尾,華麗收場

01

第一節  把重要的話放在開頭說

語文老師教我們作文毫無意外都會提到要有一個好的開頭、有一個好的結尾,這樣德和會比較高。

事實是這樣的,作者在說開頭認爲“把重要的話放在開頭說”。

他的觀點是文章的開頭是臉面、是起始、是統領。

作者對文章開頭,說了四種方法:

第一種:故事開頭,根據文章主旨構思一個故事,可以是真的,可以是聽過的,也可以是虛構的,儘量在200字內把這個故事講完整,包括起因、經過和結果,還有,作者提醒讀者要在故事最後,點明故事和文章的關聯。

解讀:故事開頭的方式是比較吸引人,讀者喜歡故事的癡迷更甚於被說教,這一塊是我寫歷史人物的薄弱,今年上半年做了一些嘗試,整體感覺有點小進步,

第二種:總結開頭,這方法就是在文章的最開始,開門見山地給出見解和結論,讓讀者知道文章的立場和主意,然後在接下來的段落裏,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展開,解釋清楚。

解讀:這與金字塔原理有點相似就是結論先行,作者說的全全局再細節、先結果再過程其實就是這樣意思,這在生活中,與別人對話也非常適用滴。

第三種:懸疑開頭

作者認爲常見的懸疑開頭,有百年孤獨式懸疑開頭,顛倒時空的界限。還有故意營造不合情理的場面。還有提出疑問造成懸疑(一個人,15天,積累10萬粉絲,這個寫作狂人,到底用了什麼方法)。

解讀:懸疑開頭的方式,個人非常喜歡,如果故事和懸疑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的。方法值得去嘗試。

第四種:自然敘述開頭

自然敘述開頭就是把作者想跟讀者說的第一句話作爲開頭,看似沒有經過刻意的設計,但可能反而更打動人心,因這些未經修飾的淳樸開頭可能是作者說的、最重要的話。

解讀:這樣方式多見與上文,一開始平淡,慢慢進入角色。看到這,我總覺得寫作多種寫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就比較好了。

對這樣章節的總體看法:

1、乾貨還是比較多了,但是對分類上還是顯得單薄。比如還有歷史故事開頭、名人故事開頭、講影視劇開頭、別人的議論觀點開頭、用熱點事件開頭。

2、在每個開頭方法介紹方面,案例仍偏少,如多一點佐證會更吸引讀者去學習。


02

第二節  讓鬆散的材料連貫起來

作者的觀點是要保證文章的內在邏輯的完整性,也就要使鬆散的材料連貫起來,作者認爲最主要的方法是列提綱,除此,作者提出行文的四個連貫性:

第一:語意連貫:不論講了多少故事,但內容一定是連貫的,每句話都能支撐主題,文章就顯得很完整、很連貫。

第二,結構連貫:講述複雜話題,人們會搭建文章的內部結構,長的文章,可以分章、分小節,分層次,分段落,這種層級結構會輔助寫作者更好地連貫內容。所以不管是文章分層練習,還是發現隱含在文章中的層級結構,都是讓文章結構變得連貫起來。

第三,形式連貫:爲了更好表達語意,可以設計很多特殊的形式讓文章更像一個整體。比如在寫總結時需提供各種材料文件,以摘要、大綱的形式展現出來。

第四,引用連貫:除了文字以外可採用多種表達手段,包括表格、結構圖等輔助工具,文字和輔助工具的結合,也能幫助讀者更容易抓住文章的整體結構。

作者的觀點是:解決引用連貫性問題還是需要回到文章邏輯這個最基本的概念上來,一篇文章要有一個整體的綱領,引用的資料要被點綴在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應該喧賓奪主。寫作的內在邏輯考驗是作者調度資料的能力,尤其在複雜的寫作中。要在方法的基礎上,不斷通讀之前寫過的文字,反覆琢磨提綱,邊寫邊調整。

解讀:非常贊同這個觀點,素材有了,主旨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整合這些材料,什麼方式展現會更好,更能支撐文章傳遞給讀者,也就是更能說清楚意思。

不足:文章在總結中提到了五種方法保證整體性,除了上面還有一個“佈局連貫”,但是文章中就沒有體現;還有練習的方法除了提綱法,還有通讀法和修改法,這兩種方法也沒有在本章節體現,從寫作的角度,這是一個瑕疵——前後對應不上。


03

第三節  把孤立的內容變成整體

先說說整體感覺,我是認爲第二節和第三節是可以合併到一起的,合併材料的內在邏輯就是把孤立的內容變成整體,連貫就是爲了整體。

先看看作者的觀點,作者認爲“文章結構是爲了構建文章內容之間的合理關係,把孤立的內容變成整體,簡單來說就是貫穿文章內容的主”。

寫作要三要。

第一要圍繞中心(其實這是廢話)

第二要統一(這在連貫章節提到了)

第三要配套(與上一節重複了)

寫作三不要:

第一,局部腫脹:指該強調的地方沒強調,不該強調的地方卻加重了筆墨。

解讀:張弛有度,把重要的部分佔比要多,其他的鋪墊可以相對輕一點。頭重腳輕的問題也許就是跑題和文章結構把握不到位。

第二,顧此失彼:因觀點混亂,前面講一個意思,後面自己推翻自己。這需要在寫文章前就應該有自己的邏輯及寫作目的,不能一邊建立觀點,一邊否定觀點。要做到建立觀點,圍繞觀點寫,相信自己的觀點。

解讀:對這個問題的一個較好解決的辦法就是提前做好提綱,提煉核心觀點,圍繞這觀點要有哪些案例支撐、要做哪些承接的句子,磨刀不誤砍柴工。

第三,理所當然:呈現與主題有關的內容,卻沒有推理的過程,這樣讀起來讀者會一頭霧水,找不到方向。

解讀:理所當然就是挺怪的,作者覺得這結論挺對,但是爲什麼對,如何推理出來的就沒有,沒有經過嚴密推理的東西,特別容易站不住腳。其實,現在站住腳的文章不多,多看點經典,挺好。

第四,跑題萬里:偏離主題,內容與想要多的不符合,可能是文章觀點太散、也可能沒有中心完全成爲一種羅列、也可能是文章實現太跳躍。

針對以上的四個問題,作者建議三步法:中心原則法、統一原則法、配套原則法。

解讀和不足:

1、從寫作的角度三步法的內容沒有必要單獨說了,在四個問題中就說了,章節顯得囉嗦。

2、四個點定位的還是比較準的,局部膨脹、顧此失彼、理所當然、跑題萬里。


04

第四節   讓所有的鋪墊爲結尾服務

作者認爲,開頭重要,結尾更重要,所有前面的鋪墊都是爲結尾服務的。這不是什麼新觀點。

作者提出結尾的方法有四種:

第一,恍然大悟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原來是這樣的,邏輯上說的清楚,讓人頓悟

第二,開放式結尾,最後不給出結論,突然收尾,留給讀者一個不完整的結局,讓大多數人陷入思考,對人回味無窮。

第三,場景式結尾,讀者留下了極大的思考空間。

第四,揭祕式結尾,可以製造驚喜,讓人印象深刻,稱爲:欲揚先抑。

解讀:作者寫的偏少了,結尾方式還有很多種

1、借用名人名言:很多句都說不清楚的事情,一句名言,就會讓人豁然開朗

案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山河故人》裏說,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不管分開的理由是什麼,形同陌路的我們,也曾是彼此的特別關注,老死不相往來的我們,也曾刻骨銘心地存在過。

2、借用歌曲結尾

案例:哪有什麼好運氣,不過是有人偷偷愛着你,而你正好偷偷愛着他。

男生兩年前找工作,可是那家公司卡學歷,巧的是那家公司的人事經理是姑娘的閨蜜,於是他多了一個跟總經理面試的機會,總經理也是程序員出身,兩個人聊的來,就破格錄用了。

當時,男生覺得自己很幸運。

我想起一首歌,《小幸運》,歌裏是那樣唱着:是誰風裏雨裏一直默默守護在原地,原來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運,原來我們和愛情曾經靠得那麼近,那爲我對抗世界的決定。

3、借用影視劇臺詞,這種也比較多。

4、借名人故事

等等,究竟哪一種方式更好,這說不準,服務好想要說的話纔是最好的方式。

今天的分享就這麼多了。晚安。

藍胖2018.08.08,下一篇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